教育部《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
近日,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美育工作,強化學校美育的育人功能,教育部決定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教育部部署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
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進一步加強學校美育工作,強化學校美育的育人功能。行動要求,以美育浸潤學生,全面提升學生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等核心素養,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讓學生身心更加愉悅,活力更加彰顯,人格更加健全。
通知明確,到2027年,美育課程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常態化學生全員藝術展演展示機制基本建立,跨學科優質美育資源體系初步建成,面向師范類專業學生開設美育課程實現全覆蓋,藝術學科骨干教師培訓全面開展,建設一批學校美育名師工作室,培育一批國家級示范性學生藝術團,涌現一批美育特色鮮明的示范區示范校。再用3到5年時間,優質均衡的美育更加普及,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普遍提高,教師美育素養顯著提升,學校美育氛圍更加濃厚,學校美育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健全,成效明顯增強。通過持續努力,推動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
行動包括8項具體工作舉措。一是美育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構建完善藝術學科與其他學科協同推進的美育課程體系,遵循美育特點,突出價值塑造。二是教師美育素養提升行動,配齊配好美育教師,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三是藝術實踐活動普及行動,完善面向人人的常態化學校藝術展演機制,讓每名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和平臺。四是校園美育文化營造行動,營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把美育融入校園生活全方位。五是美育評價機制優化行動,深化美育評價改革,發揮評價的牽引和導向作用,探索多元化教育評價方式,開展增值性評價、過程性評價、體驗性評價、表現性評價、應用性評價,重在關注學生個體成長,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全面考查學生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六是鄉村美育提質發展行動,探索以縣域為基點、市域為統籌、省域為指導,完善全面提高鄉村美育質量的工作機制,因地制宜推進縣域內優秀美育教師流動授課、優質美育課堂資源共享,促進學校美育優質均衡發展。七是美育智慧教育賦能行動,以數字技術賦能學校美育,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和地方平臺,開發教育教學、展演展示、互動體驗等優質美育數字教育資源,持續更新上線美育精品課程和教學成果。八是社會美育資源整合行動,發掘在地文化,利用公共文化資源提供充足保障,推進有條件的地區、學校與公共文化藝術場館、文藝院團交流合作與雙向互動,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和各類社會資源為學校美育教學、實踐活動服務,搭建平臺引導學生走進藝術場館。
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1、美育教育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不斷被人們所認知。在這個充滿競爭和創新的時代,具有較強文化修養和藝術素養的人更有可能跨出成功的一步。
2、因此推進現代美育教育體制的建設、貫徹和實踐至關重要,有利于我們實現個人成長和全面發展,更有助于促進社會文化和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美育教育的意義
1、美育作為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能夠提高學生的美學修養和審美能力外,還有利于培養人們的綜合素質,促進情感、智力、身體和品德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2、美育使學生受到文化的浸潤,培養他們的氣質和文化素養,同時增加他們幸福感與生活樂趣。
二、美育對于現代社會的價值
1、在當今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藝術與設計已經成為了各個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美育對于現代社會的價值不容小覷。
2、透過美育,我們可以從根本上加強人類智力和才能的開發,并且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更多的發揮。
三、美育對于個人發展的幫助
通過參與美育課程,我們可以逐漸理解美的深度和內涵,感悟人生的真諦。深入探究藝術背后的哲學思考和文化象征,可以不斷拓寬我們思考的視野,提升我們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
四、美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方面的重要性
美育的核心價值之一是培養創新人才。良好的美育課程可以引導學生發掘自己的美學天賦和才華,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地拓寬自己的思路,潛心研究各種藝術形式,并開闊自己的文化視野。
五、美育教育的具體實踐
1、推進美育教育,需要有一系列針對性強的教育方案和課程體系的制定,注重特定群體的需求。
2、例如,針對青少年人群,可以將美育課程貫穿到各個學科中,使學生在課堂上了解藝術文化的同時,也能練就自己的審美能力和思想觸角。
3、在美育教育中,教育者在傳達藝術精神和文化內涵時,也需要注重個人表達和想法的培養,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方式、語言和圖像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以及審美體驗,從而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4、最后,在美育教育中,也要注重注重“身臨其境”和“互動”兩個核心概念。只有在真正站在藝術品前面,參與到藝術創作過程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藝術的魅力,不斷探索和打開自己的審美眼界。
藝術特長生的特長科目都有哪些?
1、音樂:音樂類特長包括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吉他、聲樂、管弦樂器等。主要學習音樂理論、樂器演奏技巧和音樂表演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2、舞蹈:舞蹈類特長包括芭蕾舞、現代舞、爵士舞、民族舞等。學習舞蹈基本功、舞蹈技巧、舞臺表演等。
3、戲劇表演:戲劇表演類特長包括話劇、音樂劇、影視表演等。學習表演技巧、角色扮演、聲音和肢體表達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4、美術:美術類特長包括繪畫、素描、水彩畫、油畫、版畫等。學習繪畫技法、色彩運用、構圖和創作等。
5、設計:設計類特長包括平面設計、室內設計、服裝設計、工業設計等。學習設計原理、手繪和設計軟件運用等。
6、寫作:寫作類特長包括小說創作、散文寫作、詩歌創作等。學習文學知識、寫作技巧和創作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