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志愿填報常見誤區盤點
填報高考志愿對考生和考生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但每年總有一些考生因為填志愿的指導思想出現偏差,造成報考中的遺憾。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2高考志愿填報常見誤區盤點,歡迎大家來閱讀。
高考填報志愿的五大誤區
1、片面根據分數填報志愿
很多人肯定提出質疑,不根據分數填報那根據什么來填報呢。當然高考分數是填報志愿最重要的依據,但是如果只以當年的考試分數和去年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進行對比,這就太片面了。
在填報志愿時,需要從這幾點進行分析,該高校在考生所在省市近三年的實際錄取分、平均分以及專業錄取最低分;該高校在本省市的招生計劃,一定要分析今年的計劃和往年計劃是否有變化;再查看招生簡章里的錄取規則,是否有專業級差;然后根據自己的位次(請注意不是分數),來參考往年該位次的錄取學校和專業。
2、只看校名不看專業
很多考生或家長一看到學校名稱里有“地質”、“石油”等字樣,就認為這樣的學校不能報,肯定都是艱苦的專業,還有的考生或家長認為帶有林業、農業等字樣的校名就業前景慘淡,還有一些是對外省的學校不了解,只要學校不是在大城市,直接就不報了。其實要認真研究學校的專業,看看自己喜歡專業的師資力量,就業前景。在報考志愿時,還需要做到省內外高校統籌兼顧,然后進行科學、合理地填報。
3、只報熱門專業
在很多人眼里,熱門專業就好找工作,工資也高,而冷門專業各種前景都不好。其實并非如此,其實專業并沒有冷熱之分。目前一些相對熱門的專業并不代表幾年后前景依舊那么光明,甚至現在一些冷門專業過幾年就成了熱門專業了。建議在綜合考慮自己情況下,進行“冷熱兼顧”的方式來填報志愿。
4、求學就是求職
職業是填報志愿的導向,但不應該將求學和求職等同起來。選擇專業和未來的就業方向有一定的聯系,所以在選擇專業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提高錄取率和選擇到適合自己的專業。
5、拒絕專業調劑
從理論上來說,分數高會被好學校錄取。但實際上并非人人都能實現這個理論,無論哪一年,都有一些考生總分超過了報考高校的錄取分數線,但是卻沒有被錄取。一般來說都因為服從調劑。其實服從調劑是一個提高錄取率的好方法,而且服從調劑也許不會吃虧。
高考志愿填報方法
第一步:確定高校的選擇范圍,即到哪個大學上目標專業。為此,要咨詢開設目標專業的高校情況,通常沿兩個方向去查閱資料,一是沿目標專業著為重點學科方向,即考研上哪個大學;二是沿目標專業著為就業基礎方向,即就業上哪個大學。
第二步:做分數比較。根據考生的考分確定上哪個大學的目標專業。
第三步:了解目標高校所在的城市情況。(如“社會治安”方面等等)
以上第二步與第三步可以調換順序。
第四步:具體確定八個志愿高校,在前三步的基礎上,按照“碰、沖、穩、保”梯度要求,選定高校志愿;
第五步:具體確定六個專業志愿。在第四步基礎上,每所高校的六個專業志愿分別確定,優先填報的專業放在第一個;從第二個開始,按錄取概率由大到小排列至第六個。
第六步:填寫專業服從,各批次、各院校的專業情況各不一樣,都要慎重考慮。是服從,還是不服從,還是有條件服從,都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不應一概而論,要從高校招生投檔、錄取流程的角度,系統、全面地考慮服從的填報對整體的影響。
志愿填報的注意事項
1.注意學校的特殊要求。
志愿填報中,要注意學校的特殊要求:軍校、國防生需要政審、軍檢;國防生還要了解其定向的單位。部分學校對考生身體條件有要求。語言類學校對部分省市有口語要求,有外語單科成績要求等。
2.在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三本院校。
少數考生和家長對三本批次院校抱有偏見,感覺三本院校就是高學費,其余的沒有什么優勢,如果考生成績在三本成績,很多考生和家長主動放棄三本,直接填報專科,其實這種做法并不科學。
三本院校包括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其中獨立學院占大多數。獨立學院是依托普通高校舉辦的,其中大多數是具有較強辦學實力的普通高校,在專業設置方面比較貼近經濟社會發展。就讀三本學校同樣是考生獲得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學歷的途徑之一,而且一些三本院校的就業前景比較好。不可否認,由于三本院校類型較多,學校辦學實力參差不齊,考生在選擇三本院校時,要注意了解學校的實際情況。
2022高考志愿填報常見誤區盤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