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的基本技巧
高考學生志愿填報的基本技巧
高考的考生們第一次填報志愿是不是有很多不懂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如何選擇專業和院校的,那么選擇高校和專業有什么技巧呢?以下是小編整理高考志愿填報的技巧,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高考志愿如何選大學
1、用人單位招聘時首先看學校的檔次。
這是你的智力水平和努力程度的體現,高考相當于把人按智力進行了分類。有些單位的工資標準也是按大學的水平來定的,所以,優先要考慮學校的檔次。
有的人很看重專業的排名,其實負責招聘工作的有多少人了解專業排名呢?除非你將來搞科學研究或到專業機構工作。且現在的很多排名并不靠譜,因此,也要看評估機構是否權威。
2、專業只作參考,不能作為硬指標。
大學剛畢業的學生可塑性很強,企業招人肯定從職業規劃來看,大學進入職場,有的要進行專門的培訓。以前學的專業,主要是基礎知識在發揮作用。更重要的還是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變通能力以及吃苦精神。
現在的大學教育是通識教育,也就是說,相應粗放地劃定一些大的領域,比如管理類、機械類、水利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電子類等等,在這些大的領域讓學生做專業選擇,學習基本技能和專業基礎知識。
平行志愿投檔原則
1、位次優先原則 位次在前優先被錄取系統檢索原則。主要依據考生的分數排定位次,這時“分數分數,學生命根”就會得到充分顯現。同一分數的位次排定由各省市自行決定,主要根據文理科分類排序和單科成績高低排序。所以,考生在填報志愿前,一定要弄清楚本省的排序規則。
2、遵循志愿原則 錄取嚴格遵循考生填報志愿順序的原則。填報同一所大學多個志愿時,一個志愿專業被錄取后,錄取系統自動忽略其余后項志愿。
3、一輪投檔原則 同一個批次進入錄取程序后,考生檔案只能投檔到一所院校,當您的志愿符合錄取院校要求,且該校有招生名額即被鎖定,其余志愿自動忽略。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其實志愿填報的關鍵無非三點:自我定位、學校和專業。
清晰準確的自我定位是填好志愿的重要前提。高考成績公布后,不少家長、同學面對眼花繚亂的大學和專業,稍有不慎可能就會“道聽途說”、填報違背自身實際情況的大學。
明確自己的興趣所在;想想自己想去幾線城市;思考思考自己更希望畢業后馬上就業,還是繼續深造……確定好自己的專業意向、地區意向及未來發展的方向,才能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志愿。
有了準確的定位,接下來就要選學校、選專業了。
目前我國約有2500余所高校。除了我們常聽的“雙一流”、“985”、“211”,其實還有很多不同辦學水平、辦學層次的學校。把學校的分級分類分層研究透了,志愿填報時自然心中有數、胸有成竹。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的專業更是日新月異。填報志愿之前,搞清各個專業的內涵、明確意向專業的特殊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理工科中常見的車輛工程專業,不同的院校學習的內容其實是不一樣的,像吉林大學側重民用汽車,哈工大側重軍用車,而西安交大則側重有軌列車和內燃機車的研究。特殊要求方面,如建筑學專業可能會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美術基礎,有些專業不招色弱、色盲者。如果沒有注意到這些要求,在填報方面就可能出現誤差,入學后后悔也來不及了!
要把學校和專業“摸清楚”,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需要家長和考生好好地去研究;而選學校和選專業其實也還有很多具體的方法與技巧,如何平衡學校和專業,也值得各位去探研。
高考志愿填報的基本技巧相關文章:
★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