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志愿填報指導建議
高考生志愿填報流程指導建議
志愿填報就像高考一樣重要,做出好的選擇甚至會影響考生的未來,就業也好,發展也好。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生志愿填報指導,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志愿填報考慮因素
1.學校的名聲和環境
可以向學長或者學姐問一下具體的信息,好多學校名聲雖然好,但實質是空有其表。還有就是了解住宿環境,干凈整潔與否。這種最好是要問在這所大學上學的人,這樣得到的消息才會更可靠。
2.是否有自己想要的專業
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沒有基于自己的興趣,大學期間會很枯燥無聊,大學時光也會白白浪費。
文科生填報志愿時適合選擇的專業:教育學、法學、金融學、經濟學、管理學等等。
理科生適合的專業:建筑、計算機、航天、機械、能源等。
當然了,這些并不絕對,還是那句話,要看自己的興趣。
3.交通是否便利便利
無論去哪里,好的交通條件能夠幫助節省在路上的時間,而且除了學習以外還有生活,所以交通狀況是一定要考慮進去的。
2除了必需的考慮因素之外就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
1.首先考生要對自己的成績排位有大體的了解,找到差不多吻合的學校,接下來再想著志愿填報的事情。
2.認真想一下自己是希望在本省,還是去外省。一般來說,選擇就在本省的考生較多。大多數學校都是選擇多招自己省的學生。
3.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喜歡什么專業。同時也要了解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
4.在不斷去小范圍之后,對剩下的學校進行往年分數線的查詢,以及具體的某些專業分數線的查詢。同學們在學校的官網即可找到所需的信息。因為歷年的一本二本線都有不小波動,報考人數也變化很大,所以同學們要以每年該學校或該專業的錄取分數線與一本二本線的差值做參考。
5.每個志愿還有一次調劑機會。所謂調劑,就是如果你過了該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但沒有達到你所報的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那么你就會被調到學校其他未被報滿的專業。當然你可以選擇調劑,也可以選擇不調劑。不調劑的話,就直接檢索下一志愿。
填志愿選專業因素
首先是就業問題。選專業和以后找工作是聯系最密切的,雖然專業選定以后還會有幾個方向,但是整體方向是不會變的,所以選專業要看哪個行業未來或當下發展前景好,值得自己去投身進去,比如教育事業、網絡行業、科研領域或者是其他各行各業等。
其次是自己是否喜歡。選專業及職業以后,一般工作穩定了,自己都是要做一輩子的,把它當作事業去做,所以選一行就要一直做下去,如果能選一個熱門或穩定的行業,而且是自己喜歡的專業,那么從事這份工作也會心情愉悅,很容易出成績。同時還要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去選職業,因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后結合高考分數選。高考分數是決定你能讀哪個學校哪個專業的很關鍵一個因素,分數特別高自然可以挑最好的院校和專業,分數中等就只能放棄其中一個,這時建議以專業為主,如果分數太低就沒得選了,只能復讀或者湊合讀了。
平行志愿投檔的規則
平行志愿投檔的規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檔、不再補檔”。平行志愿投檔具有三個特點,一是每一批次每一階段院校錄取時,高考總分高的考生先于總分較低的考生投檔;二是每個考生的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計算機投檔時按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順序依次進行檢索;三是平行志愿實行“多次模擬,一次投檔”,不補充投檔。
錄取時,計算機系統先對同一科類、相應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符合條件的考生按高考總分(含照顧政策)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然后從排序在第一位的考生開始,依次檢索每位考生填報的幾個院校志愿;若考生符合其中一所以上院校的投檔條件時,則將考生的電子檔案投到排序在前的院校;若考生只符合其中一所院校的投檔條件,則將投檔到該院校。
從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可以看出,考生在選擇院校志愿時,可以有多個選擇機會,但按照公平性原則,在某一批次或某一階段錄取過程中,只有一次被投檔的機會,考生電子檔案一旦被投出,計算機系統不再檢索該生的其他院校志愿。計算機系統一次性將所有院校的考生檔案投出以后,如考生因身體條件、所報專業等不符合院校錄取要求而被退檔時,該考生的電子檔案也不再投向本批次或本階段的其他平行志愿院校,即平行志愿不補充投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