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強基計劃各省入圍分數
2024中山大學強基計劃各省入圍分數公布,強基計劃是部分高校另一種人才選拔的方法,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中山大學強基計劃各省入圍分數(一覽),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2024中山大學強基計劃各省入圍分數(一覽)
中山大學招生政策
錄取原則:學校按照“零調劑、認加分、無級差、不退檔”的原則進行錄取。這意味著報滿不重復的專業志愿不會被調劑到未報考的志愿,同時認可考生的政策性加分,專業錄取時沒有級差,政審和體檢合格的考生不會被退檔。
外語要求:除了外語類專業外,其他專業主要以英語作為第一外語安排教學。招生專業不限制考生的應試外語語種。
轉專業政策:除強基計劃、外語類保送生、藝術類專業外,學生在一至四年級均可申請轉專業。
中山大學錄取規則簡介
投檔比例:學校根據各省(區、市)生源情況確定投檔比例,一般不超過招生計劃數的120%(順序志愿投檔批次)或105%(平行志愿投檔批次)。
加分政策:在調檔時,學校認可各省(區、市)招生主管部門給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但同一考生有多項加分時,只取其中最高一項分值,且原則上加分不得超過20分。
錄取順序:對已進檔考生,學校按分數優先原則從高分到低分進行錄取,不設專業志愿級差。若投檔成績相同,則按照實際高考成績、同分排序等規則進行錄取。
專業調劑:當考生所填報的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會被調劑到未錄滿的專業;若不服從專業調劑,則不予錄取。
中山大學發展目標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
中山大學具有人文社科和理醫工多學科厚實基礎,不斷追求學術創新,以國際視野開放辦學,現已形成了“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特色。學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基本導向;樹立了“三校區五校園”錯位發展、合力支撐的發展思路。學校正在努力推進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由常規發展向主動發展轉變,由文理醫優勢向文理醫工農藝綜合發展轉變。現在,中山大學正站在新的起點上,為穩居國內高校第一方陣,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努力奮斗!
中山大學學科實力
2022年2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學校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等11個學科再次入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其中工商管理、臨床醫學和生態學入選新一輪“雙一流”“一流學科培優行動”學科專家建議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