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合肥學院各省錄取分數線(預測)
2022年合肥學院各省錄取分數線(預測)_高考多少分可以上
合肥學院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全國應用型本科高校委員會副主席單位,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委托培養學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2022年合肥學院各省錄取分數線(預測),供大家參考。
2022年合肥學院各省錄取分數線
由于2022年的高考還未公布分數線,現在就先以2021的分數線以作借鑒。
2021年合肥學院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年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
安徽 | 574分 | 14923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安徽 | 562分 | 20961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海南 | 561分 | 16684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 |
江西 | 557分 | 14148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江西 | 546分 | 19117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湖北 | 543分 | 18809 | 2021 | 歷史 | 本科批 |
云南 | 542分 | 20161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預科 |
天津 | 536分 | 25717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A段 |
四川 | 530分 | 24242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湖北 | 526分 | 25339 | 2021 | 歷史 | 本科批 |
河北 | 525分 | 23349 | 2021 | 歷史 | 本科批 |
天津 | 523分 | 28532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A段 |
江蘇 | 522分 | 28249 | 2021 | 歷史 | 本科批 |
河南 | 522分 | 111038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天津 | 522分 | 28763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A段 |
福建 | 521分 | 13157 | 2021 | 歷史 | 本科批 |
安徽 | 520分 | 62168 | 2021 | 理科 | 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 |
廣東 | 520分 | 106168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湖南 | 519分 | 23741 | 2021 | 歷史 | 本科批 |
廣東 | 518分 | 109738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安徽 | 516分 | 65018 | 2021 | 理科 | 地方專項計劃本科批 |
重慶 | 516分 | 20120 | 2021 | 歷史 | 本科批 |
福建 | 514分 | 46167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湖北 | 514分 | 60211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天津 | 513分 | 30719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A段 |
天津 | 512分 | 30910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A段 |
湖南 | 510分 | 72756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江西 | 510分 | 55625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山西 | 510分 | 12724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B段 |
福建 | 508分 | 49206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湖南 | 508分 | 74598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重慶 | 508分 | 55712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湖南 | 507分 | 75573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安徽 | 506分 | 73499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湖北 | 505分 | 65016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江蘇 | 504分 | 82413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湖南 | 504分 | 78372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江蘇 | 502分 | 84457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天津 | 502分 | 33060 | 2021 | 綜合 | 本科批A段 |
福建 | 499分 | 53696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廣東 | 498分 | 136596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山東 | 496分 | 159140 | 2021 | 綜合 | 普通類一段 |
安徽 | 495分 | 83262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廣西 | 495分 | 18985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江蘇 | 492分 | 94681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河北 | 492分 | 94896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河北 | 487分 | 99599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云南 | 484分 | 59745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預科 |
山東 | 480分 | 195753 | 2021 | 綜合 | 普通類一段 |
河北 | 478分 | 50938 | 2021 | 歷史 | 本科批 |
湖北 | 478分 | 78642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江蘇 | 470分 | 115899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遼寧 | 469分 | 56169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黑龍江 | 457分 | 9740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山西 | 457分 | 62937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廣西 | 454分 | 62791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內蒙古 | 447分 | 12545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貴州 | 435分 | 63562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四川 | 430分 | 176326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陜西 | 424分 | 72049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黑龍江 | 387分 | 47881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內蒙古 | 348分 | 47445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一、理性選擇,綜合定位
優先選學校還是優先選專業,這一問題需結合個人需求進行辯證分析,關鍵要看考生具備什么樣的實力。比如,學習成績優異或畢業后想繼續深造者可優先考慮院校為主;成績沒有明顯優勢但希望就讀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離和分數”的關系,就可以選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的院校或考慮偏冷門專業沖沖看;有明確專業取向或畢業后先考慮就業或所選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時,可優先考慮專業。下面提供選擇志愿的一些參考思路:
1、根據專業選報。若考生對專業有明確要求,可首先選擇幾個比較心儀的專業,然后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相應專業辦學能力較強的學校。
考生在初選專業時,首先可以考慮的是自己有興趣、特長、優勢的專業,然后看當下熱點,以及就業率高的專業。要詳細了解專業的內涵,包括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要求、主干課程、就業及研究領域等(了解專業內涵可通過高校的招生簡章和學校招生網關于專業的介紹)。同時,要對專業的學習難易程度、專業的就業前景和薪酬待遇、學科實力、考研情況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綜合考慮選擇擬報考的專業后,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相應專業辦學能力較強的學校。
2、根據學校選報。若考生比較看重學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選定幾個目標院校,然后在院校內選擇心儀的專業。
考生在初選院校時,應詳細了解擬報考院校的基本情況,在全面了解學校的基礎上,選定自己感興趣又符合報考條件的專業。可以通過瀏覽高校的網站、參加高校舉辦的校園開放日、參加招生咨詢會、在線咨詢、電話咨詢以及閱讀《招生章程》等各種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綜合實力、學科優勢、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升學就業、國際合作、學費標準、入校后轉專業政策等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顧學校和專業。考生首先應對自身實際情況(總分、位次、單科成績、身體條件等)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知曉自己在全體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儀高校和專業的基礎上,在院校和專業間找個平衡點,綜合定位學校和專業。既考慮高校品牌,又考慮專業的合適性。
上述思路僅供參考,高考志愿填報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定奪,無論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就好。在專業(類)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報的志愿數量相對充足,所以考生在選擇志愿時,可以將一定數量的志愿用于“保專業”、一定數量的志愿用于“保學校”,不必墨守成規只采取一種思路選報志愿,多種思路有機結合方能更好地確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二、篩選并優化志愿,形成合理梯度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開適當的梯度,以增加錄取幾率。從“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篩選。根據自身實際,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選擇足量的“專業(類)+院校”志愿,分別放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個梯度備用。“沖”是沖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不明顯但希望就讀的院校、專業放在沖的層次;“穩”是相對穩健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較大且比較喜歡的院校、專業放在穩的'層次;“保”是錄取幾率大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有明顯優勢的志愿放在保的層次。
第二步,綜合優化。從前面選定的批量志愿中,結合往年院校、專業錄取等各方面情況綜合分析,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錄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專業刪除,優化選擇出擬報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對合適的高校、專業。
第三步,最終排序。結合本人實際和意向確定具體志愿的先后順序,對所有經篩選優化后的備用志愿逐一比對,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盡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錄取希望比較大的專業及志愿,志愿的填報適當拉開梯度。如普通類平行志愿填報時,可將自己成績優勢不大卻很喜歡的志愿放在前20-30個,將具有一定優勢也較喜歡的志愿放在中間50-30個,將優勢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個。
三、結合自身實際,規避風險
考生應對自身有較為客觀的判斷,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要結合自身實際選報適合自己的志愿。所選志愿首先要對照高校招生章程,確保符合報考條件。所選擇志愿應該與興趣愛好、特長優勢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應該與自己成績位次及身體條件相符合,有利于實現理想抱負和發揮自身潛能;應該與職業生涯規劃及就業去向相吻合、與家庭意愿及經濟條件相結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減緩志愿填報風險,但風險不會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應冷靜分析,客觀比較,規避以下誤區產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