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監控應覆蓋嬰幼兒托育機構所有場地
《嬰幼兒托育機構服務規范》由北京市衛健委組織制定,并已發布,將于明年一月一日正式實施。該規范規定,托育機構應建立一套覆蓋所有室內外活動場地的安防監控系統,同時,保育人員應每隔10至15分鐘對嬰幼兒的午睡情況進行巡視檢查。
北京發布監控應覆蓋嬰幼兒托育機構所有場地(具體情況)
北京市衛健委組織制定的《嬰幼兒托育機構服務規范》日前發布,將于明年1月1日起實施。托育機構應建立覆蓋所有室內外活動場地的安防監控系統,保育人員應在嬰幼兒午睡期間每隔10到15分鐘巡視檢查。
嬰幼兒托育機構是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生活照料、安全看護、平衡膳食和早期發展支持等保育服務的機構。根據規范,托育機構內各班級應設置獨立的生活單元,劃分為睡眠區、活動區、配餐區、清潔區、儲藏區等,設置與嬰幼兒衛生間相隔離的成人衛生間。
對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鼓勵母親進入托育機構親喂。招收2歲以下嬰幼兒的托育機構,應設置喂奶室或在班級內設置有隱私保護設施的喂奶區。如需使用奶瓶喂養,應將母乳放入冷藏設備保存。
托育機構應建立覆蓋所有接待場所、辦公場所、嬰幼兒生活用房和室內外活動場地的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查看視頻監控的權限、程序應有明確規定;視頻監控資料保存不少于90日,不應無故中斷監控,不應隨意更改、刪除監控資料;不應面向任何個人或機構提供對監控視頻的實時在線查看。
保育人員應避免進行長時間的語言講授,鼓勵嬰幼兒在游戲活動中主動探索、操作體驗、互動交流和表達表現;不應安排嬰幼兒觀看或使用電腦、平板、手機等電子設備,避免使用電子屏教學。
同時,保育人員應在嬰幼兒午睡期間全程照看,每隔10到15分鐘進行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記錄檢查責任人、檢查時間,午睡后進行健康檢查;每日以口頭或書面方式,與家長溝通嬰幼兒在托的飲食、睡眠、排便、參與各類活動的情況;遇到意外傷害、突發疾病等緊急情況時,應第一時間聯系家長如實告知情況;至少每月1次與家長就嬰幼兒近期情況進行集中溝通交流。
每半年,托育機構應至少組織1次親子活動或觀摩活動,以及至少1次家長滿意度調查;集中開展至少1次育兒指導活動。
目前,本市共有不同類型托育機構共計500余家。該規范將服務內容分為咨詢接待與招生登記、嬰幼兒生活照料、早期學習活動組織、家長溝通與指導四類,將服務流程細分為日常服務作息計劃、入托前準備、入托接待、活動開展、應急處置、離托準備與交接、離托后整理七個環節,并提出評價與改進要求。
嬰幼安全保護措施
睡眠安全:建議將兒童床的底板設置在最低位置,不在床中放置其他物品,兒童床需遠離窗戶、窗簾和電線等。
玩具安全:家長應根據年齡為孩子選擇玩具,不使用需要插電源的玩具、電動玩具以及帶有小零件或者尖銳邊角的玩具。
水安全:不將孩子單獨留在水里或水邊,即使一秒鐘也不可以。
汽車安全:汽車行駛中,孩子應始終處于汽車安全座椅的保護中,不讓孩子單獨留在車內。
室內安全:家中所有的窗戶需裝上紗窗或者窗欄,確保家中所有的電源插座都有安全蓋,放置家用洗滌劑或其他危險品的柜子需上鎖,建議廚房或浴室安裝漏電斷路器避免觸電。
戶外安全:在接近街道、停車場等地方,大人需抱著孩子,選擇安裝有柵欄的室外游樂場,確保室外游樂設施下面有沙、木屑或者其他軟性的保護平面,車庫倒車時需特別注意孩子的位置,不用車的時候確保汽車完全鎖住。
嬰幼兒是指幾歲
嬰幼兒是指0~3歲的小齡孩子。
嬰幼兒是嬰兒和幼兒的統稱,其中嬰兒是0~1歲,幼兒是1~3歲2。
嬰兒與幼兒之間有莫大的聯系,因此在許多兒童論著、醫學論著、兒童早期教育等都會并起來說,方便理解。
嬰幼兒應該怎么教育?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一生中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時期,因此需要給予全面的教育。以下是一些嬰幼兒教育的方法:
與孩子建立聯系并建立信任。通過哄睡、抱抱、唱歌、游戲等方式與孩子進行互動,幫助建立親密的聯系。
持續的關注。嬰幼兒需要持續的關注,因為他們還無法照顧自己。為孩子提供食物、更換尿布、擦拭口鼻、洗澡等基本需求,確保他們的安全和健康。
建立規律的日常生活。對于嬰幼兒,日常生活中的規律非常重要。確保孩子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和規律的飲食和活動安排,這有助于建立積極的生活習慣。
提供適當的刺激。為孩子提供適當的刺激可以促進他們的智力和身體發展。游戲、玩具、音樂、圖書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給予愛和關懷。嬰幼兒需要愛和關懷,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信任感。為孩子提供溫暖、安全和有愛心的家庭環境。
嬰兒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嬰兒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動作技能、語言、認知能力,社會行為和情感培養、人格發展和藝術感受力等幾方面。
嬰兒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如科學喂養、護理與保健、游戲與玩具、早期親子閱讀、語言發展指導、動作發展指導、認知發展的指導、社會性發展的指導、入托入園的指導等。
每個嬰兒的情況不同,需要父母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嬰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