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樹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藥用價值
香樟樹的枝葉秀麗,樹大濃蔭,四季常青而具香氣。香樟樹的木材優良,枝葉可提取樟腦和樟油,在化工及醫藥上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介紹的香樟樹的藥用價值吧。
香樟的功效與作用
【化學成份】葉含揮發油,其主要成分是樟腦(camphor)(54.54%),還有1,8-桉葉素(1,8-cineole)和少量α-松油醇(α-terpineol),β-蒎烯(β-pinene),α-蒎烯,牻牛兒醛(geranial),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樟烯(camphene),龍及(borneol),橙花醛(neral)等。
【性味】辛;溫
【歸經】心;脾;肺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解毒;殺蟲。主風濕痹痛;胃痛;水火燙傷;瘡瘍腫毒;慢性下肢潰瘍;疥癬;皮膚瘙癢;毒蟲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搗汁、研末。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南寧市藥物志》:孕婦忌服。
香樟樹皮中藥材
香樟樹綠化價值
香樟樹種枝葉茂密,冠大蔭濃,樹姿雄偉,能吸煙滯塵、涵養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境,是城市綠化的優良樹種,廣泛作為庭蔭樹、行道樹、防護林及風景林常用于園林觀賞,小區,園林,學校,事業單位,工廠,山坡、庭院、路邊、建筑物前。 配植池畔、水邊、山坡等。在草地中叢植、群植、孤植或作為背景樹為雄偉壯觀,又因其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較強的吸滯粉塵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礦區。并能吸收有害氣體,作為街坊、工廠,道路兩旁,廣場、校園綠化頗為合適。
香樟樹藥用價值
樟樹皮藥用:
【藥名】樟樹皮
【功效】行氣。
【應用】樟樹皮粉巧治下肢潰瘍。
新鮮樟樹皮適量,刮去外皮,烘干后研細末,過80~100目篩,貯瓶中備用。 先用3%雙氧水清洗瘡面,去除腐爛組織。然后取樟樹皮粉適量加維生素AD丸內油調拌,敷于潰瘍面,再用紗布或繃帶輕扎。每日換藥1次,一般15~25日即愈。
香樟樹果的藥用:
【來源】為樟科植物黃樟的果實,植物形態詳香樟條。
【采集】秋季采,陰干。
【性味】微辛;溫。
【功用主治-香樟果的功效】解表退熱。治高熱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
【選方】①治高熱感冒,麻疹:香樟果一至二枚。 研末,開水送服。
香樟樹根的藥用:
【異名】香通,樟腦樹根、土沉香、山沉香。
【來源】為樟科植物樟的樹根。
【采集】2~4月間采挖。 洗凈,切片硒干。
【藥材】為橫切或斜切的圓片,直徑4~10厘米,厚2~5毫米。 質硬,有樟腦氣味。以片大、均勻、色黃白、氣味濃香者為佳。 產江西、四川、貴州、廣東、湖南、江蘇。
【性味】《分類草藥性》:辛,無毒。
【功用主治-香樟根的功效】理氣活血,除風濕。 治上吐下瀉,心腹脹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①《分類草藥性》:治一切氣痛,理痹,順氣,并霍亂嘔吐。 ②《貴州民間方藥集》: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 ③《貴陽民間藥草》:理氣,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腳汗。
香樟樹的移栽技術
為了確保栽植成活率,在栽植過程中應注意如下一些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栽植時間
栽植要及時,即經過修剪的香樟樹苗應馬上栽植。如果運輸距離較遠的話,則根蔸處要用濕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以便保濕。栽植時間最好在上午11時之前或下午16時之后,而在冬季則只要避開最嚴寒的日子就行。
栽植
種植穴要按一般的技術規程挖掘,穴底要施基肥并鋪設細土墊層,種植土應疏松肥沃。把香樟樹苗的包扎物除去,在種植穴內將樹苗立正栽好(注意樹的觀賞面),填土后再插實土壤并繼續填土至穴頂。最后,在樹苗周圍做出攔水的圍堰。
灌水
香樟樹苗栽好后要立即灌水,對于帶土球的樟樹苗邊灌水,還要用鐵棒或木棒對樹穴周邊土壤進行攪動,以便通過水的作用使樹穴周邊能填滿土壤。灌水時要注意不要損壞土圍堰,土圍堰中要灌滿水,讓水慢慢浸下到種植穴內。為進一步提高定植成活率,可在所澆灌的水中加入生長素,以便刺激新根生長。生長素一般采用奈乙酸,先用少量酒精將粉狀的奈乙酸溶解,然后摻進清水,配成濃度為200PPm的澆灌液,作為第一次定根水進行澆灌。
特殊技術處理
移栽過程中,為了保持大香樟樹干的濕度,減少從樹皮蒸騰的水分,要對樹干進行浸濕草繩纏繞包裹直至到主干頂部,如果分枝較大也要進行纏繞。接著,再將調制的粘土泥漿厚厚地糊滿草繩纏繞著的樹干。以后,可經常用噴霧器為樹干噴水保濕。在大香樟掘起后,還要對斷根、破根和枯根進行修剪,剪后再用粘土泥漿浸裹樹根;泥漿中如果加入0.03%的奈乙酸生長素,可以促進大香樟移植后的新根的生長。
管理與養護
由于是在不適宜的反季節中栽植香樟樹,因此,香樟樹栽好后就更加要強化養護管理。平時,要注意澆水,澆水要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還要經常對地面和樟樹葉面噴灑清水,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
>>>下一頁更多精彩“香樟樹的種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