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最新育兒知識有哪些
秋季最新育兒知識有哪些
由炎熱的夏季到秋季,氣溫不恒定,忽冷忽熱,特別是一天之中溫差較大,往往是早晚涼爽,中午悶熱,太陽灼人。如果不及時給孩子增減衣物,就會造成涼熱不均,易患感冒。下面就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秋季育兒知識
1、怎樣預防孩子在秋季易得的常見病
又到了忽冷忽熱的季節,由于孩子體溫調節中樞和循環系統發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時調節體內和體外溫度的突然變化, 很容易患感冒等病癥,所以如何讓孩子安度秋季顯得十分重要。
2、秋季常見病防治有對策
感冒:這是秋季常見病。記住不要服用過多的抗感冒藥,更不要輕易用抗生素,因為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非但無效,反而有副作用及增加耐藥細菌。較好的辦法是多休息、多飲水,適當用些中藥及冷毛巾外敷降溫。
秋季腹瀉:由輪狀病毒引起,傳染性強。在腹瀉流行期間不要接觸患兒,不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不要用抗生素。
盜汗:秋季孩子容易出汗,要注意衣服隨氣溫適當增減。衣服濕了要及時更換,以免受涼感冒。用中藥玉屏風散有較好止汗效果。
3、秋季穿衣有講究
由于氣溫變化較大,應給孩子多準備幾套衣服,如長袖單衣、夾衣以及薄的毛線衣褲。外衣可用棉布、棉毛布做成的單衣或夾衣。
4、秋季吃也有講究
以下幾款粥品可防秋燥:
菊花枸杞粥:取菊花30克,枸杞子15克煎湯,再與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具有清風熱、補肝腎、明目作用,對風熱感冒、咽干、目赤有一定效果。
生梨粥:取生梨2只,洗凈后去皮切成碎片,加粳米100克煮成粥食用。可防治口干、舌燥、燥咳。
銀耳粥:取白木耳10克,用水浸泡發漲,加粳米100克,冰糖30克,煮成粥食用。用于久咳、干咳。
科學的幼兒園秋季育兒知識
多給孩子喝水養肺
秋季皮膚干燥,口干舌燥,即秋燥,肺功能受影響,容易出現燥咳,媽媽一定要給孩子多喝水,補充身體水分,要慢慢喝,不能一下子喝太多,少量多次,最好喝白開水。
多給孩子吃蔬菜水果
多給孩子攝取具有滋陰養肺功效的蔬菜和水果,如甘蔗、梨,但不宜吃得過多,以免傷脾胃,引起胃部不適,一定要選擇新鮮的蔬果,這些果蔬可以幫助小朋友驅走身體里的秋燥。
多給孩子進食防秋燥粥
秋燥可引起小寶貝體內津液不足,粥能夠有助于清火、養胃、健脾,如果在煮粥時,適當加些梨、蘿卜、芝麻等能夠生津養肺的食物一同煮,可以有效地改善秋燥給小寶貝帶來的不適。
進補一些防燥養陰食物
秋冬適宜養陰,進入秋季媽咪可給小寶貝補一些防燥養陰的食物,如山藥、蓮藕,山藥可健脾補肺益腎精、滋潤五臟,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而藕具有開胃健脾的補益功效。
幼兒園冬季育兒知識
幼兒適應能力差,皮膚稚嫩,與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現口干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陰虛內熱”的征象。而且秋季早晚和中午溫差較大,給孩子穿衣服,是家長和老師最頭疼的事情,耐心細致的護理好我們的寶貝,讓他們在秋天這個疾病多發季節,健健康康,孩子們的健康是我們工作的首要問題。
首先讓孩子多喝水,在幼兒園這點家長朋友不用擔心,我們的寶貝養成的習慣很好,做操后,下課后,起床及戶外活動后,我們的寶貝都能自覺的去喝水,但有的孩子比較挑食,家長可以督促孩子在家多吃蔬菜、水果等等。
第二,對于孩子穿脫衣服問題,我們一定要不怕麻煩,幼兒早晚應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我們會提醒并幫助孩子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的穿脫衣服和增減衣服,家長也可以在家對孩子進行訓練。也不要給孩子穿太多的衣服,例如有不少人早早就添加許多衣服,唯恐傷風感冒,卻不知這樣反而易患“熱傷風”。常言說“春捂秋凍”、“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這是因為人體體溫調節是皮下毛細血管的收縮與擴張來實現的,如果不急于多加衣服,讓機體逐漸適應環境,就能減少傷風感冒的發生。但這并不是說不要加衣服,而一味地去追求“涼”,問題是要加得適當。而幼兒園每天都有必要的活動,如果穿衣太多,稍微運動就容易出汗,引起幼兒感冒等等;對好動、易出汗的幼兒,在其玩耍時可在其背后墊一塊毛巾或玩后及時給他更換衣服。同時幼兒的鞋子應以輕便的運動鞋為主,少穿皮鞋。
第三, 如果您的孩子身體有不舒服的情況,請一定告知老師,以便老師一日活動中能更細致的觀察,照顧到您的孩子,如果您的孩子需要在幼兒園喂藥,請入園時將藥拿給醫生,并在服藥記錄上注明服幼兒班級名稱、的劑量,以便醫生能根據服藥記錄給孩子喂藥,并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
第四,孩子的被子問題,秋季天氣時冷時熱,有的孩子被子太厚或者太薄,這都不利于孩子午睡。幼兒的被子需要經常曬太陽,家長需根據生活老師通知及時把幼兒的被子拿回家洗、曬一下。
第五,希望家長和我們一起對孩子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例如:教孩子及時的穿脫衣服,學習將衣服扎進褲子里,這樣就可以避免小肚子受涼,而使身體出現不舒服的情況。
第六,家長有時間應多帶幼兒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曬太陽可以促進提內鈣的吸收,同時也增強幼兒的體質。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