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發燒是什么原因
發燒是常見的問題,但是如果是持續一直發燒,那就讓人緊張了。那么,你知道持續發燒是什么原因嗎?以下是小編為你介紹的持續發燒的原因的科普知識,希望幫到你。
持續發燒的原因
1、感染性疾病 由細菌、病毒、原蟲感染而引起,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如感冒、肺炎、支氣管炎、瘧疾等。
2、非感染性疾病 中暑、腫瘤、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類風濕病等。
發熱是因為身體內的能量交換系統不工作了,雖然身體很熱,但是自己覺得還是很冷,所以首先要讓身體降溫,補充能量,可以冷水敷頭,防止燒傷大腦神經,一般是用酒精擦拭身體,給患者降溫。之后,要多喝熱的紅糖水,或者葡萄糖,因為葡萄糖是人體代謝的最基礎的物質,吸收快,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給身體補充能量。然后蓋好被子發汗,這樣身體內的毒素和代謝廢物就會隨著汗液排出體外。這樣就會退燒了。退燒之后,病人的身體非常虛弱,要小心再次感冒。如果這樣還沒有降下來,或者反復發熱,就要請醫生救治,有可能是病毒引起的。人體在40度的時候,會有蛋白變性,要趁早救治,否則會傷害大腦和神經,引發腦炎或者肺炎,或者其他并發癥。
持續發燒的鑒別診斷
不規則熱指發熱無一定的規律,持續時間也不一定。可見于多種肺部疾病,心胸膜炎。
弛張熱指體溫持續在39度以上,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體溫波動范圍超過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稽留熱:體溫持續于39℃~40℃以上,達數日或數周,24小時波動范圍不超過1℃。見于肺炎鏈球菌性肺炎、傷寒、斑疹傷寒等的發熱極期。
間歇熱:高熱期與無熱期交替出現,體溫波動幅度可達數度,無熱期(間歇期)可持續l日至數日,反復發作。見于瘧疾、急性腎盂腎炎等。
回歸熱:體溫驟然升至39℃以上,持續數日后又驟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熱期與無熱期各持續若干日后即有規律地交替一次。見于回歸熱、霍奇金病、周期熱等。
波狀熱:體溫逐漸升高達39℃或以上,數天后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數天后再逐漸升高,如此反復多次。見于布魯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