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血管瘤怎么形成的
寶寶血管瘤怎么形成的
血管瘤(Angiomas )是血管、淋巴管管壁,或其周圍組織的細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多見于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為什么寶寶會有血管瘤呢?以下就是學習啦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寶寶血管瘤的形成原因:
1、基因異常:嬰幼兒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現小范圍錯構,而導致其特定部位組織分化異常,并發展成血管瘤。
2、雌激素過高:據臨床發病人群來看,女嬰多于男嬰。在血管瘤組織中檢測發現雌二醇水平增高,雌二醇是人體內的一種雌激素,說明血管瘤發病與激素水平有關。雌激素過高,就很可能會導致引起血管瘤。
3、外傷引起:據臨床診療總結發現,有部分患者是由于在胚胎早期胚胎組織遭遇機械性損傷,局部組織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干細胞分布到其他胚胎特性細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為血管樣組織,并最終形成血管瘤。
4、父母遺傳:經血管瘤專家研究發現,有家族史血管瘤的患者占10%,表明其發病與遺傳有關。所以建議血管瘤患者朋友們及時治療,為了自己的身體,也為了下一代的健康!
寶寶血管瘤的癥狀:
嬰幼兒最常見的癥狀有:鮮紅斑痣,草莓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混合型血管。詳細分析如下:
鮮紅斑痣也叫紅胎記:生長在真皮內,不會自己消退,但是也不會生長很快,只會隨著身體的生長而成比例的擴大,這種疾病也叫微靜脈血管畸形,屬于毛細血管瘤中的一種。一般這種鮮紅斑痣目前的治療只能采用新一代光動力,如果孩子有這種癥狀要早早的帶著孩子到專門治療血管瘤的醫院診斷治療,以免給孩子留下什么遺憾,如果發展不快,可等孩子一周后治療,滿一周后越早越好。
草莓狀血管瘤:屬于毛細血管瘤的一種,生長在皮下脂肪層,在淺筋膜外,容易凸出皮膚,紅色不是皮膚的顏色,而是將皮膚撐薄了透出的紅色,也有可能是混合型,因為皮下的組織比較疏松,容易長大。一般草莓狀血管瘤會在出生或者出生后一個月內可見,開始發現時可能是一個小紅點,逐漸長大,高出皮膚,形狀如草莓,故稱之為草莓狀血管瘤。這類型草莓狀血管瘤需要及早治療,孩子滿月后即可進行治療。
海綿狀血管瘤:也叫靜脈血管畸形,在淺靜默下面,因生長得比較深,透不出紅色,也是容易逐漸長大的,我們通常看到的海綿狀血管瘤為青紫色或者是皮膚的顏色,這種癥狀在初發期間不疼不癢,只是患處逐漸異常于周圍的組織,并且如果長期不治療,會影響患處的功能以及容貌,對于這類血管瘤建議采用高頻電極術治療配合微創介導術治療,療效更明顯。
混合型血管瘤:微靜脈血管畸形(毛細血管瘤)和靜脈血管畸形(海綿狀血管瘤)的混合,表面看起來是紅色,但是紅色的周圍會有青紫色或者是肉色的包塊(隆起),觸之比較柔軟,這種混合型血管瘤好發于嬰幼兒,一般是逐漸越來越大的,早發現早治療。
血管瘤寶寶的護理
嬰幼兒血管瘤的觀察護理主要是能做到:能詳細記錄血管瘤形狀或類型、發生部位、表面顏色、形態大小、病變累及范圍,是否高出皮膚等,按測量大小用平面圖記錄下來,一般每月進行一次記錄,也可以增加記錄次數。如血管瘤增長速度過快(有時毛細血管瘤每天可增長1~2毫米)應每周復查一次,并將結果與上次檢查作對比,如發現血管瘤病變范圍縮小,表面顏色變淡,皮膚隆起高度變平坦,說明血管瘤病變在穩定期或消退期,可以繼續觀察等待消退。嬰幼兒血管瘤的護理的具體做法:
1.保持寶寶身體清潔,常洗澡,以免汗液浸濕血管瘤表皮。毛細血管瘤有淺表皮血管瘤,表皮極薄,若長時間浸在汗液中易破爛。另外洗澡時父母也要特別注意,不要劃破寶寶血管瘤。
2.給寶寶經常修剪指甲。嬰幼兒喜歡用手亂抓撓,特別是面部。因此要經常修剪嬰兒指甲以免抓破血管瘤。
3.發現寶寶有血管瘤要及時向專業醫生詢診,確定血管瘤類型,做好日常觀察。
4.大齡人毛細血管瘤患者不可食用辛辣等刺激泩食物。
5.不可吸煙飲酒。
如果嬰幼兒血管瘤病變范圍擴大,表面顏色呈深紫色或深紅色,表面皮膚隆起加重,說明嬰幼兒血管瘤病變在增生期,應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若嬰幼兒血管瘤病變部位在頭面部或手腳部位且增長迅速,需特別注意,應及時治療,以免增長過大失去最佳治療時機,造成嬰幼兒面部畸形或肢體殘疾。
對于處于嬰幼兒血管瘤消退期的患兒,可以使用激素瘤內注射治療的方法。此外,還可以使用咪喹莫特、普萘洛爾、α-干擾素對于治療嬰幼兒血管瘤也是很不錯的方法。
血管瘤相關文章:
1.血管瘤的原因
4.血管瘤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