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白發是怎樣形成的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的一句令人滿腔悲愴,但是現代社會里,很多人不用面對家仇國恨依然白了頭,這是為什么?30歲的白發是怎么形成的?白發不是只有老人才會有的嗎?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白發是怎么形成的:
生白發是由于頭發髓質和皮質里黑色素顆粒減少或被空氣填空的緣故。
正常情況下,毛乳頭內有豐富的血管,為毛乳頭、毛球部提供充足的營養,黑色素顆粒便順利合成。當黑色素顆粒在毛乳頭、毛球部的形成發生障礙,或雖然形成但因某種因素,不能運送到毛發中去,從而使毛發髓質、皮質部分的黑色素顆粒減少、消失時,就會出現白發。
白發指頭發全部或部分變白,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兩種。先天性白發往往有家族史,以局限性白發較常見,多見于前頭發際部。后天性白發有老年性白發和少年白發兩種。有的年邁體弱而白發很少。少年白發發生于兒童及青少年,常有家族史,除白發增多外,不影響身體健康。青春時期驟然發生的白發,有的與營養障礙有關。總的來說,后天中又有幾個原因:營養缺乏,長期精神緊張和陽光不足。中醫認為白頭發是腎陰虛造成,腎功能衰弱導致身體代謝功能減慢,因此白頭發的治療應先補足腎陰,從根本上調治。另外,一些皮膚病如白癜風等也會造成白頭發。正常人一般是35歲開始生白頭發,如果提早出現的話,就最好前去治療。先天遺傳造成的白頭發難以醫治,但后天原因生成的白頭發經過治療,情況是可以改善的。
精神因素
如果一個人長期抑郁寡歡,心境不佳或精神高度緊張,操勞過度,均可使頭發由黑變白。如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吳國的大夫伍子胥為了混過昭關,一夜之間急白了滿頭烏發;法國作家雨果在其《悲慘世界》中,描寫烏德蘭市市長經過激烈,痛苦的思想斗爭,決心到法庭承認自己是囚犯時,“他的斑白頭發僅僅過了一個鐘頭就全變白了”。無論是歷史的傳說,還是文學的描寫,雖然均有些夸張,但畢竟說明人們早已認為頭發由黑變白是與精神因素有關的。
營養狀況不好
毛發是皮膚的附屬器,它同身體其它各部位的器官,組織一樣,需要充足的營養。人種不同,發色也不同。白種人的發色是金黃的,棕種人的發色是紅黑的,我們黃種人,因為頭發的色素顆粒中含有銅,鈷,鐵,所以是褐黑色的如果飲食中長期缺乏銅,鈷,鐵這些無機鹽,自然會影響黑色素的合成,使頭發由黑變白。另外據醫學臨床觀察證明,如果身體長期缺乏蛋白質,植物油,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也會導致頭發由黑變白。
疾病藥物遺傳
疾病,藥物和遺傳也是致使頭發由黑變白的因素,腦垂體機能下降,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內分泌紊亂,結核,傷寒,惡性貧血等消耗性病癥,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等,均是已發現的與頭發由黑變白有關的疾病。
腦過度
研究發現,腦力勞動者長期處于高壓狀態,精神高度緊張,無暇顧及鍛煉身體,加上飲食的不均衡,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因而易于過早出現白發。
人到一定的年齡,由于人體新陳代謝變得低下,身體各項功能衰弱下來,造成頭發會漸漸變得花白, 是老年人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而有些人年紀輕輕就出現白發,這儼然和年齡不大相符,專家介紹,壓力是導致白發的重要因素,因此,年輕患者需要適當的調節精神狀態,工作之余多多放松心情,加強鍛煉身體,可以起到防治白發的作用。
如何預防白發:
1、保持樂觀。對生活持樂觀的態度和保持愉快的情緒,將有助于使你的頭發烏黑韻華。即使遇到不順心之事乃至不幸,也不要使自己的心理世界陷入絕境。因為這樣不啻于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不但于事無補,還會適得其反,乃至造成更大的不幸,從而加快白發的步伐。
2、加強營養。頭發失去維持正常色素的營養供應也會變白。許多科學研究證明,維生素中的煙酸、對氨安息香酸、胡蘿卜素、枸櫞酸等,都對形成色素及其新陳代謝有重要影響。如果它們在吸收、貯藏、利用等方面發生障礙或變化,青絲就能變成白霜。在食譜中,決不能長期缺少含維生素B1、B2、B6、煙酸等的食物,否則,毛發就會由黑變灰,進而變白。近年來的科學研究還表明。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銅、鐵等,也能使頭發變白。
3、治療疾病。某些傳染病和慢性局部病灶性炎癥。如齲齒、扁桃體炎、化膿性鼻竇炎等,通過細菌作用和神經反射,也能引起白發。在內分泌方面,腦垂體、腎上腺和植物神經系統都與分泌促進形成黑色素的黑色興奮激素的分泌功能密切相關。內分泌正常,分泌的黑色興奮激素多,形成的黑色素就多,頭發顏色也就較深;反之,白發就隨之叢生。此外,性機能發育不全也能引起白發。因此,為了防止長白頭發,對于上述疾病,須及早治療。
4、按摩頭皮。為了防治白發,可堅持在早晨起床后和臨睡前用食指與中指在頭皮上劃小圓圈,并揉搓頭皮:先從額經頭頂到后枕部,再從額部經兩側太陽穴到枕部。每次按摩1~2分鐘,每分鐘來回揉搓30~40次,以后逐漸增加到5~10分鐘。這種按摩可加速毛囊局部的血液循環,使毛乳頭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這樣,毛球部的色素細胞營養得到改善,細胞活性增強,分裂加快,將有利于分泌黑色素和使頭發變黑。
5、勤于梳頭。勤梳頭也是一種物理按摩法,出自于隋代醫學家巢元方之手。他在《諸病源候論》和《白發候》中認為,白發的根源是身體虛弱,營養不良,故有“千過梳頭,發不白”的設想,意即勤梳頭可防止頭發變白。這是很合乎科學道理的:勤于梳頭,既能保持頭皮和頭發的清潔,又能加速血液循壞,增加毛孔頭的營養,從而達到防止頭發變白的效果。
相關閱讀:
綜述
白發與毛發的黑素小體減少,細胞間隙疏松,空氣進入和折光有關。無色素的頭發在生長初期顏色就是角蛋白的黃色,在以后由于反射光線產生白色的視覺效果。一組臨近的頭發變白,其發病機制和皮膚缺少黑素的情況基本一致。
白發的分類
白發分為早年白發和老年白發。
早年白發即早老性白發,民間又叫“少白頭”,發生于青年甚至兒童,屬于病理性,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老年白發很常見,一般在40歲以后絡氨酸酶性進行性喪失,毛乳頭中黑素細胞生成的黑素減少,使得毛干中色素消失,開始出現白發,60歲以后白發增多。
灰發中黑素細胞數目正常,細胞中可含有空泡,有外觀正常的黑素小體,但其中很少含有黑素。白發中黑素細胞數目稀少或缺失,黑素顆粒也明顯減少,毛球毛乳頭中也很少有黑素細胞和黑素顆粒。
老年白發常從兩鬢角開始,慢性向頭頂發展,數年后胡須、鼻毛等也變灰白,但胸毛、陰毛和腋毛即使到老年也不變白。
老年白發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但近年來白發人群的年齡提前、程度加重、速度加快,這種老年性生理癥狀明顯趨于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