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公文寫作與處理
公共基礎知識公文寫作與處理
公文,全稱公務文書,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中產生的,按照嚴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規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傳遞信息和記錄作用的載體。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公共基礎知識公文寫作與處理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一、公共基礎知識公文寫作與處理——發文字號
發文字號是一個機關在同一年度制發的公文的順序號,它由發文機關代字、年份和序號三個部分組成,如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2年發的第10號文件,發文字號應寫為:魯政辦發〔2012〕10號。考生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發文字號的書寫格式,一是三個部分的順序是不是正確,如順序顛倒則錯誤;二是年份和序號是不是阿拉伯數字,如不是則錯誤;三是括號是不是六角括號,如不是則錯誤;四是序號前是不是加了“第”字,如有“第”字則錯誤;五是序號前是不是有“0”,如有則錯誤。總之,發文字號必須符合“魯政辦發〔2012〕10號”格式,和示例有差別則錯誤。
二、公共基礎知識公文寫作與處理——主送機關
指發文機關要求對所發公文內容進行答復或處理的對方機關,也稱“受文機關”。在考試中,題目中出現了主送機關,考生應予以注意,對于主送機關的書寫可以參照范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做題時需要特別注意所使用的標點符號,兩個機關之間所用的標點符號必須符合的原則是:相同性質的機關之間用“、”,不同性質的機關之間用“,”。
三、公共基礎知識公文寫作與處理——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是公文生效和查考的依據。在公文糾錯題中也是考查頻率較高的一個知識點,對成文日期的考查,主要體現在它的書寫是否規范上,公文成文日期的規范書寫是用公元全稱,用漢字標明年、月、日,“零”寫為“O”,如“二O一二年八月三十一日”。做題時注意觀察成文日期的寫法是否規范,年月日是否齊全,是不是用的漢字,如果不齊全或者未用漢字則錯誤。
四、公共基礎知識公文寫作與處理——附件
附件是正文的補充材料或參考材料是,公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做公文糾錯題時要注意公文正文中是否涉及附件,如果有附件,是不是在規定的位置書寫出來,數量是不是符合正文中所出現的附件個數。公文中附件的格式是在正文下方空一行左邊空兩字注明“附件:”,然后再寫上附件的名稱即可,如有一份以上的附件,則用阿拉伯數字標明序號,縱列排開,公文的附件名稱不加任何標點符號。如:附件:2012年度先進工作者名單
五、公共基礎知識公文寫作與處理——其他
在公文糾錯題中,還有可能在公文的標題上設置題目,比如事由不明確,標題中所涉及的事由和正文的內容不符合,或者文種錯誤等等。
常用法定公文的寫作,重點考察通知、通報、通告、請示、報告、函的寫作。 常用事務性文書的寫作,重點考察計劃、方案、倡議書、慰問信、證明信、請柬、講話稿等的寫作。
公共基礎知識公文寫作與處理——正確使用公文文種
一、文種的涵義
在公文寫作和處理中,把性質和用途相同的公文歸并為同一種,對每一種公文規定了固定的名稱,這就是文種的名稱,即公文種類,簡稱文種。文種是公文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所有公文都必須在標題中標明文種。
二、正確標明文種的作用
1.在公文中正確標明文種,有利于維護公文的嚴肅性、規范性。
2.為公文的撰寫提供方便。《條例》和《辦法》都對每一類公文文種的適用范圍作出了明確規定;有關法規、規章也對有些公文例如法規、規章、經濟合同、法律文書、外交文書等等文種的用途作了明確規定;還有一些文種例如總結、調查報告、啟事等等,它們的用途則是人們在長期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約定俗成的。而每一種公文的寫法,也經過長期實踐形成共識逐步規范,有些文種的寫法例如事故調查報告等等,還由主管部門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寫作公文時,正確選擇、標示文種,就能了解該文種寫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規范,有利于提高寫作效率和質量。
3.為公文處理提供方便。根據有關規定和慣例,不同的文種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收發文機關處理公文的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員,根據文種名稱就可作出相應的處理。例如請示屬辦件,要及時交有關領導和有關部門審批、辦理。而報告屬閱件,一般就無須答復,只需交有關人員傳閱。
撰寫公文時,務必正確選用文種。不用、錯用或生造文種,都會損害公文的效用。
三、選擇文種的依據
1.選擇文種要依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以及黨和國家有關領導機關關于公文處理的有關規定,選擇恰當的、規范的文種。絕不能違反有關法規、規定和標準,隨意另選文種。
2.要看作者與主要受文者(即主送機關單位)的工作關系。只有當作者是主要受文者的所屬上級機關單位時,才能選用具有規定性、領導指導性、公布性的下行文種。當作者是主要受文者的所屬下級機關單位時,才能選取呈報性的上行文種。當作者與主要受文者是同級或不相隸屬關系時則只能選用商洽性的平行文種。
3.要看作者權限。有一些文種對使用者的權限有明確規定,如作者不具備規定的法定權限,則不能使用這些文種。如命令、決議、議案、公告等等文種的使用。
4.要看行文目的、行文要求的需要。每一種文種都有特定的適用范圍,只在實現某一行文目的和要求方面有效。因此,應選取最有利于表達和實現具體行文目的、行文要求的文種。
四、正確區分一些易混淆的文種公文中有的文種之間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使用時容易混淆。能否正確選用文種,直接關系到公文質量的高低、表達效果的好壞和公文處理的方便與否。強調公文文種規范,尤其要注意正確區分一些容易混淆的文種。
看過“公共基礎知識公文寫作與處理“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