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知識大全 > 知識百科 > 公共基礎知識 > 公共基礎知識材料題

    公共基礎知識材料題

    時間: 謝君787 分享

    公共基礎知識材料題

      辨析能力對于公務員來說非常重要,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公共基礎知識材料題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公共基礎知識材料題(一)

      眼看2003年的年終將至,某省濱河縣石頭鄉柳村和謝村農民仍然沒有領到去年退耕還林補助款和糧食,農民對此十分不滿。退耕還林補助款和糧食拖欠了整整一年。如果說濱河縣林業局沒有拔下這筆款,責任應該全在林業局。問題是,濱河縣林業局局長周某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林業局早已經如數將去年兩村的退耕還林補助款和糧食劃拔到石頭鄉政府。那么,在當年退耕還林補助款和糧食即將兌現的時候,這兩個村的農民為何還苦苦等候去年的補助錢糧?

      原來,退耕還林的農民們拿不到應該得到的錢糧補助,是石頭鄉政府“越位’’所致。2002年初,濱河縣給石頭鄉下迭了2500畝的退耕還林任務。石頭鄉主要領導為了趕進度,完成任務,違反縣政府有關規定,擅自包租了推土機平田整地,并組織外村農民幫助退耕還林村的農民挖樹坑。這筆支出在上級拔付的退耕還林補助錢糧中扣除。石頭鄉政府“包辦”退耕還林事項,占用補助給失地農民的錢糧,導致2002年兩個退耕還林村217戶農民的2049畝退耕還林地補助錢糧無法兌現。農民王某說:“國家實施退耕還林是個好政策,是為農民辦好事;但鄉上沒有原原本本地執行國家政策,把好事辦成了壞事,損害了農民的利益。”

      結合案例,運用相關理論回答:

      (1)石頭鄉政府在執行退耕還林政策時出現了何種形式的政策執行偏差。

      (2)分析原因并說明如何才能避免這種偏差。

      答案要點:

      (1)石頭鄉政府對退耕還林政策的執行,是典型的殘缺式政策執行。所謂殘缺式政策執行,主要是指一項完整的政策在執行中只有部分被貫徹落實,其余則棄之不顧,使政策內容殘損不全,不能有效地、完全地實現既定的政策目標。 國家的退耕還林政策,既是一項放眼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同時又是一項著眼現在以政府補貼的形式維護失地農民利益的政策。政策執行者在執行這項政策時,既要保證如期完成退耕還林的目標任務,又要保證國家維護失地農民利益的政策能及時兌現。石頭鄉政府片面追求退耕還林進度,導致失地農民的利益受到損害,從而使退耕還林政策只得到部分執行。

      (2)①任何一項政策都是一個多層面、多因素所構成的有機整體,一項大的政策往往包括若干個小政策,它們相互依存,是為了解決共同的政策問題而被整體設計出來的。

      ②執行者應該全面地把握政策的內容,才能避免執行偏差。

      ③石頭鄉政府為了趕進度,完成任務,占用失地農民的錢、糧補助,“包辦”退耕還林事項,只維護了完成工作任務的局部利益,忽視和影響了整體利益。

      公共基礎知識材料題(二)

      浙江省××市地處錢塘江和太湖源頭,山區面積占到86%。改革開放前,國家處于計劃經濟時期,農業政策主要以糧食生產為主。該市執行的也是以糧食為綱的方針。由于單純抓糧食生產,山區農民人均收入一直在低水平上緩慢增長。1983年,該市森林覆蓋率只有64%,水土流失嚴重。

      1983年,中共中央印發《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文件要求各地根據本地區的資源條件和經濟技術條件,擬定自己的農業發展規劃;走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的道路。該市在執行中央政策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該市的地理環境更適合林業的發展。于是,果斷地調整自身的農業生產方針,變為:以林為主,林農牧副漁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尤其是重視生態經濟效益。培育和發展生態效益林業成為當地政府的主要農業政策。

      經過當地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引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最終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目前,該市森林覆蓋率達到75%,是我國唯一加入世界示范林網絡組織成員的城市,被譽為滬杭的“生態后花園”。

      閱讀以上材料,試分析以下問題:

      (1)本案例中哪些情況體現了政策執行再決策?

      (2)分析本案例中政策執行再決策的主要依據。

      答案要點:

      (1)當地政府在貫徹1983年中央文體的過程中,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本市的農業生產方針,變為:以林為圭,林農牧副漁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培育和發展生態效益林成為當地政府的主要農業政策。

      (2)主要依據:①主要任務、目標、路線的變化。1983年的中央文件改變了“以糧食為綱”的方針,要求各地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擬定自己的農業發展規劃。②政策執行的客觀環境。當地山區面積占到86%,適合林業生產。③人們認識不斷深化。當地政府認識到本市地理環境適合以林為主。 ④以往的政策造成的偏差。在以往的政策下,農民的收入提高緩慢,而且造成了森林的破壞、水土流失等問題

      論 述 題

      1、請你聯系實際論述加強行政監督的重大意義。

      答:(1)加強行政監督是我國民主建設的需要。目前,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十分艱巨,在行政管理領域中,還存在高度集權,不民主等現象,政府擁有巨大的行政權力,而沒有被監督和制約的權力就容易被濫用。因此,加強行政監督是國家政治生活民主化、行政管理民主化的要求。

      (2)行政監督對改革開放總方針的貫徹執行起著保障作用。改革開放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但改革開放帶來了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變化,出現了一些敗壞社會風氣、降低政府威信的情況。因此,加強行政監督,以保持政府廉潔、鏟除腐敗,確保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

      (3)加強行政監督有利于保護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在我國,各級政府的職能非常廣泛,且直接關系到國家、社會的總體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因此,加強行政監督,使管理者的權力和責任相統一,使被管理者的合法權益得以保護。

      (4)行政監督對實現行政管理法制化起著促進作用。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是指政府及人公務員在實施行政管理的各個環節中都切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行政監督本身就需要建立一套制度和規范。所以,它對行政管理法制化必然有促進作用。

      (5)加強行政監督,對鏟除官僚主義,改變拖沓推諉行為,提高行政效率,根本改變行政機關的工作作風大有益處。

      2、舉例說明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答:(1)管制功能:政策主體要制約、禁止政策對象不做什么,或者說要使政策對象不發生政策主體不愿見的行為,就須使政策對政策對象的行為具有管制功能,這種功能通過政策的條文表現出來。

      (2)引導功能:為了解決某個政策問題,政府依據特定的目標,通過政策對人們的行為和事物的發展加以引導,使得政策具有導向性。

      (3)調控功能:政府運用政策,在對社會公共事務所出現的各種社會矛盾進行調節和控制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4)分配功能:在通常情況下公共政策容易把價值或利益分配給與政府主觀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最能代表社會生產力發展方向者及普遍獲益的社會多數者。

      (舉例說明)

      3、試述公共政策預測的必要性、分類、步驟。

      答:(1)公共政策預測的必要性:①避免或減少政策失誤。②為政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③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2)公共政策預測的分類:①按照時間尺度,可劃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預測。②按照方法的不同,可劃分為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③按功能與性質不同,可劃分為目標性預測和探索性預測。④按政策涉及范圍不同,可劃分為宏觀、中觀、微觀政策預測。

      (3)公共政策預測的步驟: 確定政策預測目標;進行政策環境的現狀調查;確定公共政策的合理結構;選擇政策預測方法;對政策預測結果進行論證。

      4、聯系實際分析現代公共決策對決策者的要求。

      答:根據現代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要求,公共決策者應該做到:

      (1)尊重科學分析的價值。公共政策抉擇的科學化對于最終的抉擇者來說,就是要求抉擇者要充分尊重依據科學程序、運用科學方法和技術而提出政策規劃建議。 :

      (2)考量各方面利益的平衡。人的理性能力畢竟有限,在現實中科學分析并非萬能,再加上公共政策本身往往總會觸及相互沖突的各方利益問題,單純的科學分析使決策者無所適從。決策者要充分了解各方利益需求、全面權衡各方的利害關系,盡量避免出現零和博弈而讓各方都能從決策中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雙贏或多贏的結局。

      (3)發揮個人決斷的作用。在決策日益民主化和科學化的形勢下,適當地強調發揮決策者個人決斷的作用,還是很有必要。這是因為:①在集體決策條件下,每一位決策參與者的獨立決斷正是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的一個體現和要求;②在個人決策條件下,決策者的地

      位往往能讓決策者比其他人站得高、看得遠、考慮得更周全;③正確決策與抓住時機,往往具有密切的關系。決策者個人優柔寡斷,當決不決,就會貽誤時機,給國家和人民的事業造成損失;④發揮個人決斷的作用符合決策權責一致的原則。

      (4)決策者按規定的制度和程序進行決策。

      (聯系實際,綜合分析)

      5、試述公共政策評估的事實標準與價值標準。

      答:公共政策評估的事實標準一般用數量、比率、統計結果來建立,也可以確定以某一特定事物或既成事實作為標準。事實標準在政策評估活動中的應用,旨在確定一項公共政策在事實上產生哪些效果或影響。事實標準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

      (1)政策效率。即某項政策的投入與產出或成本與收益之間的比例關系。它關注的中心內容是一項政策是否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有效的產出。

      (2)政策效能。即某項政策達到預期結果或影響的程度。它關注的是通過可計算的政策成本與可比較的政策效果來考量政策的合理程度。

      (3)政策效益。即政策目標得以實現的程度。

      (4)回應的充分性。即既定政策目標實現以后,政策結果滿足人們需求、價值與機會的有效程度。

      (5)執行力。即政策執行機構實際具有的整體執行政策能力與它投入某項政策的執行過程的能力之間的比例關系。

      公共政策評估的價值標準是建立在倫理、道德、文化、利益、政治、社會的價值取向的基礎之上的,它在政策評估活動中的應用,旨在確定一項公共政策在價值上造成的影響。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任何一項公共政策,都應當滿足大多數人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是經濟利益,經濟利益以及其他許多社會利益的滿足都要依靠經濟的發展,歸根到底是依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社會健康發展。所有領域的政策活動都應當處理好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的關系,推動社會健康發展。

      (3)社會公正。即政策結果所表現出來的與該項政策有關的成本一收益在社會不同群體問公正地分攤---分享,以及政策追求的價值偏好對社會期望適當回應。
    看過“公共基礎知識材料題“的人還看了:

    1.基礎知識

    2.公共基礎知識試題:全真預測卷一

    3.2016年國考公共基礎知識練習題

    4.2016年公共基礎知識考試試題

    5.2016年公共基礎知識考試試題(2)

    6.公共基礎知識有什么答題技巧

    8631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久久99精品福利久久久| 国产精品老熟女露脸视频| 荡公乱妇hd在线|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 又黄又爽做受视频免费看视频下载|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五月蜜桃| 精品一区二区三人妻视频| 香港三日本三级人妇三级99| 男女一进一出呻吟的动态图| 三年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完整版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躁夜夜躁天干天干2020|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岳一夜被你要了六次| 婷婷激情狠狠综合五月| 天天爱天天色天天干|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国产粗话肉麻对白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 体育生开房互操|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六月爱|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chinese国产xxxx实拍| 2019中文字幕免费电影在线播放| 色人阁在线视频|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 精品国产AV色欲果冻传媒| 深夜影院一级毛片| 日韩高清第一页| 日本大乳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老司机激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