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知識大全>知識百科>公共基礎知識>

    公共管理基礎知識點

    時間: 謝君787 分享

      公共管理是人類社會治理史中新近出現的一種社會治理模式。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公共管理基礎知識點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公共管理基礎知識點

      一、簡述題:

      1、行政的含義與特點。

      答:含義:是國家權利機關的執行機關行使國家權力,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社會公共事務和行政機關內部事務的活動。特點:執行性、政治性、權威性。

      2、行政與政治或立法司法的關系。

      答:(1)政治與行政。政治與行政同是歷史的范疇 ,蘊涵了“政治是國家意志的表達,行政是國家意志的執行”的觀點。A、在西方,最早論述政治與行政的區別,從政治與行政分離的角度來解釋行政的是美國行政學家威爾遜和古德諾。B、政治與行政同是社會歷史現象,都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為其服務的上層建筑。兩者既密切聯系又有一定的區別。C、政治的實質是階級之間的關系,其核心是國家政權;而行政正是以國家政權為后盾、以維護和鞏固國家政權為根本任務的。D、政治主導行政,行政從屬于政治,兩者難以截然分開。 (2)行政與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國家權力結構形式實質上是資產階級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我國實行的是人民代表大會制的政權組織形式: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在尊重國家權力的統一性、不可分割的前提下,立法、司法、行政是國家權力的三大系統,行政是有別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種國家權力。

      3、西方行政理論產生發展的三個階段及主要特征。

      答:西方行政學的產生是以威爾遜發表《公共行政研究》為標志的。 (1)第一階段:形成時期(又稱科學管理時期)

      特征:運用工商企業科學管理理論研究行政管理,探究了行政權力的配置、組織機構的健全、工作方法標準化、管理程序的制度化等問題。但這種注重“人與機”關系的理論的根本缺陷是忽視人的因素,把人視為機器的附屬物。如: 1887年&mdash;&mdash;威爾遜&mdash;&mdash;《公共行政研究》

      1900年&mdash;&mdash;古德諾&mdash;&mdash;《政治與行政》

      1912年&mdash;&mdash;泰羅&mdash;&mdash;《科學管理原理》

      1926年&mdash;&mdash;懷特&mdash;《公共行政研究導論》、魏勞畢&mdash;《公共行政原理》。 (2)第二階段:成長時期(又稱行為科學時期)

      特征:把行為科學運用于行政管理的研究,把研究的重點放到人的本身、人的行為、人的作用、組織的作用及人與組織、環境的關系等方面。如: 梅奧&mdash;&mdash;霍桑實驗、巴納德&mdash;&mdash;動態平衡理論、西蒙&mdash;&mdash;決策理論、麥格雷戈&mdash;&mdash;X-Y理論、馬斯洛&mdash;&mdash;人的需要層次理論。

      (3)第三階段:發展時期(又稱現代科學管理理論時期)

      特征:大量的新流派、新理論和新方法,圍繞行政管理問題的解決而交叉融合,為政府管理 研究的突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

      布坎南&mdash;&mdash;公共選擇學派&mdash;&mdash;1986年獲得諾貝爾獎

      科斯&mdash;&mdash;新制度經濟學派&mdash;&mdash;主要理論:交易成本理論、代理理論、制度創新理論。

      4、公共選擇理論或新制度學派理論。

      答:公共選擇理論:(1)是一種新政治經濟學,80年代以后被廣泛地應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領域;(2)將“經濟人”假說、交換范式和方法論個人主義應用到政治和公共政策領域;(3)作為一種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徑,公共選擇理論假定:政治行動者個人都被自利的動機所引導而選擇一項對其最有利的行動方案。

      新制度學派理論:(1)是新的、影響在不斷加強的公共政策研究途徑;(2)強調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決定性作用。

      5、我國的民主集中制及其體現。

      答:民主集中制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是民主制和集中制有機結合的一種制度,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制約、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

      (1)民主制:A、人民群眾當家作主,充分體現人民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B、一切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必須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2)集中制:A、堅持在高度民主基礎上實行高度集中,實行少數服從多數、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

      具體表現:(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2)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3)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6、我國政府機關的行政首長負責制。

      答:(1)行政首長負責制是我國的行政領導制度,是集體決策、共同負責的制度。行政首長最終的決定權和否定權,應當在集體意見的基礎上決定或否定,而不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2)行政首長負責制是領導個人分工負責的制度。行政首長負責制是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制相結合制度的一種形式。

      (3)我國的行政首長負責制是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制的有機結合。

      7、我國公務員制度與西方文官制度的區別。

      答:(1)動因不同。西方是為克服行政弊端,我國是改革的必然結果。

      (2)基本原則不同。西方強調“政治中立”,我國公務員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3)管理方式不同。西方由專門機構進行管理,我國堅持黨管干部原則。

      (4)服務宗旨和利益關系不同。西方公務員是一獨立的利益集團,二者是雇員與雇主的關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公務員的根本宗旨。

      8、公共管理與法律的關系。

      答:(1)公共權力與法律;(2)公共利益與法律;(3)公共管理與法治。

      9、公共管理法律途徑的核心價值或內容。

      答:核心價值:(1)是“正當法律程序”;(2)個人應享有的實質權利和法律的平等保護;(3)維護社會公平。

      內容:(1)強調憲法層面的公正、程序、權利和平等價值;(2)把公告組織視為一種能通過公正的抗辯程序來解決爭端的結構形式;(3)注重建立明確的公共管理行為準則和監督機制;(4)把公共管理的對象看做完整和獨立的個體,關心權利保障;(5)重視公共管理結果的合理性。

      10、行政立法的含義與特征。

      答:含義:指特定的行政機關根據法定權限,按法定程序制定和發布 行政法規和規章的活動。

      特征:(1)主體是行政機關;(2)必須限定在法定的權限范圍內;(3)對象具有普遍性;(4)行為具有不可訴性。

      11、行政執法原則或行政執法責任制的主要內容。

      答:行政執法原則:合法性、合理性、平等、責任、公開原則。

      行政執法責任制的主要內容:(1)界定行政執法職責;(2)規范程序;(3)健全評議考核機制;(4)追究責任。

      12、法治政府的含義及其體現的六個方面。

      答:含義:是具有“法律性”的法律意義上的政府,是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接受監督的政府。

      體現的六個方面:

      (1)法治政府應當符合合法行政的要求;(2)符合合理行政的要求;(3)符合程序正當的要求;(4)符合高效便民的要求;(5)符合誠實守信的要求;(6)符合權責統一的要求。

      13、我國行政管理法制化的主要內容或取得的重要進步。

      答:主要內容:

      (1)行政法治意識的培養:A、法律至上意識;B、服務意識;C、責任意識。

      (2)行政管理組織的法制化。

      (3)行政管理職權的法制化:A、職權立法;B、執行管理;C、行政監督。

      (4)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

      取得的重要進步:

      (1)建設法治政府:確立依法治國的總體方略。

      (2)建設責任政府:制定《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

      (3)建設有限政府:制定《行政處罰法》和《行政許可法》。

      (4)建設廉潔政府:制定《行政監察法》和《公務員法》。

      (5)建設高效政府:改革行政方式,引入私法機制。

      (6)建設服務政府:確立信賴保護原則和以人為本原則。

      14、公共財政的涵義與特征。

      答:涵義:指僅為市場經濟提供公共服務的政府分配行為,是國家財政的一種具體存在形態。

      基本特征:

      (1)以彌補市場失靈為行為準則。

      (2)為市場經濟提供一視同仁的服務。

      (3)非市場營利性。

      (4)法治性。

      15、公共財政管理的總體目標。

      答:三大目標:效率、公平、穩定。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16、績效預算管理模式及其做法。

      答:績效預算模式是一種以績效或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方式,已成為西方國家主要的公共預算管理模式。

      五個管理階段:(1)公布績效報告。(2)明確績效目標。(3)將績效報告提交審核。(4)訂立績效合同。(5)編制績效預算。

      17、公共預算編制的依據或執行的任務。

      答:依據:(1)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2)上一年度的公共預算情況;(3)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指標;(4)公共預算管理體制的管理權限和收支范圍。

      執行的任務:(1)積極組織預算收入;(2)及時、足額撥付預算支出資金;

      (3)實現預算收支平衡;(4)加強執行的管理和監督。

      18、稅收管理的核心。

      答:核心:公平征稅、稅收效率。

      19、政府收費管理中的關鍵問題。

      答:(1)確定課稅還是收費。(2)如何有效收費。(3)合理確定收費水平。

      (4)防止亂收費。

      20、政府采購及其特點。

      答:定義: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之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特點:(1)資金的公共性;(2)目標的非市場營利性;(3)行為的規范性;

      (4)主體的特定性;(5)活動的政策性。

      公共管理基礎知識

      1、決策類型

      (1)根據決策問題的重復程度不同,決策可以分為程序性決策和非程序性決策。

      (2)根據決策目標的多寡,決策可以分為單目標決策與多目標決策。

      (3)根據決策條件(或稱自然狀態)的可控程度,決策可以分為確定型決策、風險型決

      策與非確定型決策。

      ①確定型決策面臨的是一種比較確定的自然狀態,可選方案的預期結果是相對明確的,因而方案之間的比較和擇優是不難做到的。

      ②風險型決策面臨的是多種可能的自然狀態,可選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結果不同,未來會出現哪一種自然狀態,事前雖難以肯定,但卻可以預測其出現的概率。決策雖然帶有一定風險,但決策者對風險程度有基本的預知。

      ③非確定型決策與風險型決策條件基本相似,不同的只是不能預測未來自然狀態出現的概率,因而不確定因素更多,決策風險更大。

      (4)根據決策權限的制度安排,決策可以分為個人決策和群體決策。

      (5)根據決策所要解決的問題性質,決策可以分為原始決策與追蹤決策。

      2、行政決策系統

      行政決策系統是由參與決策的機構和人員所組成的一種組織體系。從政府組織體制上說,決策系統可從縱橫兩個方向劃分為若干分系統。縱向上可分為中央和各級地方政權機關的決策分系統;橫向上任何一級政權機關可大致分為國家權力機關決策分系統、政黨決策分系統和政府(狹義)決策分系統。每一個決策系統內部又可劃分為信息子系統、參謀子系統、決斷子系統和監控子系統。

      3、行政決策程序

      (1)問題界定;

      (2)目標確立;

      (3)方案設計;

      (4)后果預測;

      (5)方案抉擇。

      4、行政決策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

      (1)頭腦風暴法。又叫自由思考法,即通過小型會議的形式,鼓勵與會人員進行創造性思考,自由發言,以相互啟發,引起連鎖反應和思維共振,形成新的設想的方法。

      (2)對演法。即讓不同方案的制定小組間展開辯論,互相攻短,以充分揭露矛盾,或者拿出一個方案進行預演,人為設置對立而去評議、挑剔、反駁,由此可使各種方案逐步趨于完善的方法。

      (3)綜攝法。又稱比喻法或集思廣益法,即通過收集那些表面上看來帶有情感或不合理的想法,并把它們同決策中的理性因素結合起來,或者用熟悉的方法來處理陌生的問題,或者用陌生的方法來處理熟悉的問題,通過“變陌生為熟悉”來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方法。

      5、后果預測的主要方法

      (1)德爾斐法。即采用函詢調查的方式,分別向參與預測活動的專家提出問題,而后將其意見整理和綜合并匿名反饋給有關專家,再次征求意見,再綜合、反饋,經過多次反復循環之后得到一個可靠一致的意見的方法。

      (2)會議法。即通過讓預測專家集中開會,面對面交換意見,從而達到相互啟發和集思廣益,形成創造性結論,以在較短時間內取得預測結果的方法。

      (3)時間序列法。即假定預測對象的變化與時間有關,并根據其變化特征以慣性原理來推測其未來狀態的方法。

      (4)回歸分析法。即根據預測對象及其相關因素的統計資料來近似地確定變量間的函數關系,并根據這個函數模型來預測其未來狀態的方法。

      (5)趨勢外推法。即根據預測對象的歷史和現象資料,找出其變化發展規律,從而推測出事物的未來狀況的方法。

      6、方案抉擇的主要環節

      (1)確定標準。即確定一套對方案進行優選的價值準則。一般包括:符合國家和社會的總體戰略;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決策目標;消耗的資源盡可能少;實現目標的風險盡可能低;實施方案所產生的副作用盡量小。

      (2)可行性分析。對決策方案在現實中實施的可行性作出分析和估量。一般包括:政治可行性,即可以動員來支持方案的政治資源及方案對政治價值的影響;經濟可行性,即執行方案的人力、物力、財力和信息資源的獲取和支持程度;法律可行性,即方案是否符合一國的憲法和法律;行政可行性,即政府行政部門執行決策的能力大小和效率高低;技術可行性,即方案在現有技術水平下能實現目標的程度。

      (3)合法化。方案確定之后,提交給有權的立法或行政機關審批,通過一定的規則和程序使之合法化,然后以法律、法令或政策的形式頒布,付諸實施。


    看過“公共管理基礎知識點“的人還看了:

    1.事業單位公共管理知識試題及答案

    2.什么是公共管理學

    3.公共管理學讀書心得

    4.事業單位公共管理知識試題講解

    5.公共行政常識考點總結

    6.公共管理基礎知識

    公共管理基礎知識點

    公共管理是人類社會治理史中新近出現的一種社會治理模式。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公共管理基礎知識點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公共管理基礎知識點 一、簡述題: 1、行政的含義與特點。 答:含義:是國家權利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84997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91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理论午夜中文字幕第一页| 人妻av无码专区|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日本xxxx按摩强|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精品国产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无套内射久久久国产| 97在线公开视频| 岛国片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欧美丰满大乳大屁股流白浆 | 2022天天躁夜夜躁西| 女人扒开裤子让男人桶|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 女性高爱潮有声视频| 中文字幕2020| 日批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 曰韩高清一级毛片| 亚洲伊人久久网| 欧美日韩一卡二卡|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添女人下部全视频| 内射少妇一区27P| 羞羞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一卡二卡≡卡四卡免费乱码| 黄色a三级免费看| 国产极品粉嫩交性大片| 巨胸喷奶水www永久免费| 国产裸体美女永久免费无遮挡|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17| 女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www日本高清视频| 成人免费黄网站| 与子乱刺激对白在线播放| 拨开内裤直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