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知識大全 > 知識百科 > 公共基礎知識 > 2016教育系統法律知識

    2016教育系統法律知識

    時間: 謝君787 分享

    2016教育系統法律知識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保證人民的受教育權是人們滿足自身基本需要以及參與正常生活的根本前提。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2016教育系統法律知識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2016教育系統法律知識

      1、教育法是法的一種形式,主要涉及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問題。

      2、廣義的教育法是指一切調整教育關系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所有的教育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法律法規中有關教育的規定。

      3、狹義的教育法是指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有關教育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即教育法律。我國的《教育法》特指1995年八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4、教育法的本質體現: 教育法的本質是指掌握政權的階級在教育方面意志的體現,其內容是由統治階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本質表現以下兩個方面。①教育法是統治階級在教育方面的整體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②教育法所體現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

      5、教育法的含義:①教育法是國家干預、管理和協調教育的法;②教育法是規定教育管理過程中和實施教育活動過程中不同主體地位及其權利與義務的法律;③教育法是國內法,它是由各種教育法律、法規、規章構成的整體。

      6、教育法的特征:①教育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規范;②教育法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③教育法規定了教育主體的權利和義務;④教育法的實現由國家強制力作保障;⑤教育法以教育關系為特有的調整對象;⑥教育法的調整方法具有自身的特點。

      7、教育法的基本原則:①堅持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性;②體現教育的民主性;③保障教育的公共性;④確保教育的戰略地位;⑤遵循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

      8、教育法的主要淵源:⑴憲法;⑵教育法律:①教育基本法律;②教育單行法律。⑶教育行政法規;⑷地方性教育法規;⑸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⑹教育規章①部門教育規章;②地方政府教育規章。

      9、教育法的體系:

      ⑴教育法體系的橫向結構:①教育基本法;②基礎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職業教育法;⑤社會教育法;⑥學位法;⑦教師法;⑧教育投入或教育財政法。

      ⑵教育法體系的縱向結構:①第一層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憲法中關于教育的條款;②第二層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教育基本法;③第三層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教育單行法;④第四層級,國務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規;⑤第五層級,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會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權力機關制定的地方性教育法規;⑥第六層級,教育部及國務院其他行政部門制定的教育規章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會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權力機關制定的教育規章。

      10、教育法的作用:①指引;②評價;③教育;④保障;⑤規范;⑥強制。

      11、學習教育法的意義:①落實教育戰略地位的需要;②教育立法的需要;③教育執法的需要;④保障受教育權的需要。

      12、教育法律關系是教育法律規范在調整人們有關教育活動的行為過程中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這一關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①教育法律規范是由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的,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關于教育方面的行為規范;②教育法律關系的產生更是以教育法律規范的存在為前提,只有適合教育法律規范調整的教育關系才能轉化成為教育法律關系;③教育法律關系是一種權利義務關系。所謂的權利義務關系,是指以法律規范為前提、在法律規范的基礎上調整的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

      13、教育法律關系的特征:①教育法律關系是以教育法形成的社會關系,是教育法律規范在教育活動中的體現;②教育法律關系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社會關系;③某種教育法律關系的存在,總是以相應的現行的教育法律規范為前提。

      14、教育法律關系的分類:①依據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社會角色不同,可以分為教育內部的法律關系和教育外部的法律關系;②依據主體之間關系的類型,可以區分為隸屬型教育法律關系和平權型教育法律關系;③根據教育法律規范的職能,可以區分為調整型教育法律關系和保護性教育法律關系。

      15、教育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⑴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①公民(自然人);②機構或組織(法人);③國家。

      ⑵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①物質財富;②非物質財富;③行為。

      ⑶教育法律關系的內容:教育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依據法律規定而享有的權利與義務。

      16、教育法律責任的含義:教育法律責任是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因實施了違反教育法的行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應當承擔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17、教育法律責任的特點:①責任的法律規定性;②責任的國家強制性;③責任的專權追究制;④規則的特定性。

      18、教育法律責任的種類:①行政法律責任;②民事法律責任;③刑事法律責任。

      19、教育法律責任的規則要件:①有損害事實;②損害的行為必須違法;③行為人有過錯;④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具有因果關系。

      20、教育法律責任主體的含義:教育法律責任主體是指承擔教育法律責任的對象。

      21、教育法律責任主體的歸責形式:

      ①及教育行政機關及其他國家機關;

      ②教育行政機關及其他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

      ③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學校、校長和教師;

      ④就學學生;

      ⑤家長或者其他監護人;

      ⑥其他負有遵守教育法義務的公民和法人。

      22、依法執教依法執教就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規定,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逐步使教育教學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規范化的工作方式。

      依法執教是依法治教方略在教師工作中的具體體現,也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23、依法治教的特點:①執教主體的特定性;②執教依據的專門性;③執教性質的特殊性;④權利和義務的雙重性。

      24、依法治教的必要性:①我國教育法制建設的逐步完善;②公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③教師法律素質亟待提高;④教師以德執教的必然要求;⑤教師依法維權的迫切需要。。

      25、新時期教師以德執教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模范履行職責,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具體內容和要求: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

      26、教師如何依法執教:①提高教育法律意識,增強教育法制觀念;②努力學習和掌握教育法律的基本理論知識;③注重培養和提高依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27、教育法律救濟是指通過一定的程序和途徑裁決教育法律糾紛,從而使相對人受到損害的權益獲得法律上的補救。

      28、在教育領域中主要運用的法律救濟方式包括:①教師申訴制度;②受教育者申訴制度;③行政復議;④行政訴訟;⑤行政賠償;⑥民事訴訟。

      29、教育法律救濟的特征:①糾紛的存在是教育法律救濟的基礎;②損害的發生是教育法律救濟的前提;③補救受害者的合法權益是教育法律救濟的根本目的。

      30、教育法律救濟的作用:①保護教育法律關系主體;②維護教育法律的權威;③促進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行政;④有利于推進教育法制建設。

      31、建立和完善教育法律救濟制度的意義: ①有利于確保和實現憲法規定的公民的訴權和受救濟權;②有利于切實維護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合法利益;③有利于監督和促進依法行政;④有利于加強和完善教育法制建設。

      32、教育法律救濟的渠道:①訴訟渠道(司法救濟渠道);②行政渠道(行政救濟渠道);③其他渠道。

      33、教育申訴制度是指作為教育法律主體的公民,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向國家機關申訴理由,請求處理的制度。

      教育申訴制度包括教師申訴制度和受教育者申訴制度兩種。

      34、教師申訴制度:是指教師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向主管的行政機關申訴理由,請求處理的制度。

      35、教師申訴制度的特征:①教師申訴制度是一項法定申訴制度;②教師申訴制度是一項專門性的權利救濟制度;③教師申訴制度是非訴訟意義上的行政申訴制度。

      36、教師申訴制度的范圍:①教師認為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侵犯《教師法》規定的合法權益的,可以提起申訴;②教師對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作出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訴;③教師認為當地人民政府的有關行政部門侵犯《教育法》享有的合法權益的,可以提出申訴。

      37、教師申訴的管轄:①隸屬管轄;②地域管轄;③選擇管轄;④移送管轄。

      38、教師申訴的程序:①提出申訴;②申訴的受理;③申訴的處理決定。

      39、教師申訴符合的條件:①符合法定申訴范圍;②有明確的理由和請求;③以法定形式提出。

      40、受教育者申訴制度:即學生申訴制度,是指受教育者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機關申訴理由,請求處理的制度。

      41、受教育者申訴制度的特征:①受教育者申訴制度是受法律保護的法定的申訴制度;②受教育者申訴制度是具有特定性的權利的救濟制度;③受教育者申訴制度是一種非訴訟意義上的申訴制度。

      42、受教育者申訴制度的范圍:①學生對學校給魚的處理不服的,包括學籍管理、考試、校規等方面,有權申訴;②學生對學校侵犯其合法財產權利的可以提出申訴;③學生對學校侵犯其人身權利可以提出申訴;④學生對教師侵犯其合法財產權利可以提出申訴;⑤學生對教師侵犯其人身權利可以提出申訴;⑥學生對學校或教師侵犯其知識產權可以提出申訴。

      43、受教育者申訴制度的申訴人和被申訴人:

      ①申訴人:受教育者申訴制度的申訴人,主要包括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受教育者本人及其監護人。

      ②被申訴人:受教育者申訴制度的被申訴人,一般是指學生所在的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校工作人員以及教師。

      44、受教育者申訴制度的程序:①提出申訴;②申訴的受理;③申訴的處理。

      44、教育行政復議制度是我國行政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行政法律救濟的基本渠道之一。

      45、教育行政復議的特點:教育行政復議作為非訴訟的行政法律救濟手段,具有如下特點:①教育行政復議是以教育行政爭議為處理對象的;②教育行政復議的雙方當事人是固定的;③教育行政復議是一種依法申請的行政行為;④教育行政復議必須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進行。

      46、教育行政復議制度的范圍:①對教育行政處罰不服的;②對教育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③對教育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④對教育行政機關因不作為違法的;⑤行政相對人認為教育行政機構違法集資、征收財物、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⑥認為教育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⑦認為教育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47、教育行政復議的管轄:①上級管轄;②本級管轄;③特殊管轄。

      48、教育行政復議的程序:①申請;②受理;③審理;④決定;⑤執行。

      49、教育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由人民法院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的制度。

      50、教育行政訴訟的特點:教育行政訴訟作為教育行政法律救濟手段,具有如下特點:①主管恒定;②訴訟專屬;③標的明確;④被告舉證;⑤不得調解。

      51、教育行政訴訟的范圍:①對教育行政處罰不服的;②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教育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或執照,教育行政機構拒絕頒發或不予答復的;③申請教育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教育行政機構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④認為教育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⑤認為教育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

      52、教育行政訴訟的管轄:①級別管轄;②地域管轄。

      53、教育行政訴訟的當事人:①原告;②被告;③第三人。

      54、教育行政訴訟的程序:①起訴和受理;②審理和判決;③執行。

      55、教育行政賠償屬于行政賠償的一種,指教育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過程中,違法行使職權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了損害,依照《國家賠償法》由國家給予的賠償。

      56、教育行政賠償的特征:①行政侵權主體恒定;②行政侵權行為特定;③行政賠償主體唯一;④行政賠償程序法定。

      57、教育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①損害事實;②侵權行為主體;③執行職務的行為違法;④因果關系。

      58、教育行政賠償的范圍:

      ⑴侵犯人身權的違法行政行為:①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行為;②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③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違法行為;④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違法行為;⑤造成國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⑵侵犯財產權的違法行政行為:①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產等行政處罰行為;②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行為;③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行為;④違法侵犯財產權造成損害的其他行為。

      59、教育行政賠償的義務機關:①實施侵害的行政機關;②法律、法規授予行政權的組織;③委托的行政機關;④行政復議機關;⑤上述賠償義務機關被撤銷后的賠償義務機關。

      60、教育行政賠償的程序:①行政賠償申請的提起;②行政賠償申請的受理與處理。

      61、教育法律規則構成要素:①假定;②處理;③法律后果。

      三要素是教育法律規則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緊密聯系,缺一不可。

      62、教育法律師體系: 是指一國現行的教育法律規范按照一定的原則組成的,在縱向結構上層級和效力各不同,在橫向結構上相互配合,協調一致的法律有機整體。

      63、國外教育法的發展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階段。

      64、國外現代教育法的特點:①教育法的法制化;②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義務教育法;③教育法律體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④教育發達國家競相進行新的教育立法。

      65、教育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啟示:①教育和法律這兩種社會現象職能的交互作用是推動教育法產生與發展的基本前提;②教育權的社會化、國家化是教育法產生與發展的根本原因;③科技的發展是教育法產生與發展的直接動力。

      66、教育政策的表現形式和特點:教育政策是黨和國家為實現一事實上歷史時期的教育目標,任務而制定的行動準則,是教育方針政策的統稱。

      67、 教育政策的制定機關: ①黨的最高領導機關和地方各級領導機關;②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地方國家權力機關;③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和地方國家行政機關。

      68、制訂教育政策基本依據:①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現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②堅持從基本國情出發;③堅持教育科學理論,遵循教育規律。

      69、教育政策實施的途徑: ①黨的各級組織系統;②國家機構組織系統;③廣大人民群眾。

      70、教育立法即教育法的制定,是指一事實上國家機關依照其法定職權和程序創制規范性教育法律文件的專門活動;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教育法的立、改、廢活動。

      71、教育立法和程序:①教育法律議案的提出;②教育法律草案的審議;③教育法律案約通過;④教育法律的公布。

      72、教育執法的基本要求:正確、合法、及時。

      73、教育執法的原則:①行政合法性原則;②行政合理性原則;③責任行政原則。

      74、教育執法形式:①教育行政措施;②教育行政處罰;③教育行政強制執行;④教育行政救濟。

      75、教育的法律含義:①就教育的身份特征而言,教師是專業人員;②就教師職業特點而言,教師的職責是教育教學;③就教師工作目的而言,教師的使命是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76、教育權利包括有①教育教學權;②科學研究權;③管理學生權;④獲取報酬權;⑤民主管理權;⑥進修培訓權。

      77、取得教師資格的條件:①必須是中國公民;②必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③必須具有規定的學歷或者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④必須具有教育教學能力。

      78、教師考核的內容:①政治思想;②業務水平;③工作態度;④工作成績。

      79、教師考核的原則:①客觀性原則;②公正性原則;③準確性原則。

      80、學校的權利:①按照章程自主管理;②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③招收學生或其他受教育者;④對受教育者進行學籍管理,實施獎勵或者處分;⑤學受教育者頒發相應的學業證書;⑥聘任教師及其他員工實施獎勵或者處分;⑦管理、使用本單位的設施和經費;⑧拒絕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教育教學活動的非法干涉;⑨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81、學校的義務:①遵守法律、法規;②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的教育教學標準,保證教育教學質量;③維護受教育者,教師及其他職工的合法權益;④以適當方式為受教育者及其監護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學業成績及其他有關情況提供便利;⑤遵守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并公開收費項目;⑥依法接受監督。

      82、教師聘任制就是聘任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學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教育教學需要設置工作崗位,聘請有教師資格的公民擔任相應教育職務的一項教師作用制度。

      83、教師聘任制的特征:①教師聘任是教師與學校或教育行政部門之間的法律行為;②以平等自愿,雙向選擇為依據;③聘任雙方依法簽訂了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84、如何正確實施教師聘任制: ①聘任雙方切實轉變觀念,正確認識和看待教師聘任;②依法規范教師聘任合同;③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師聘任機制;④盡快建立和完善與教師聘任制相配套的社會保障制度。

      85、學生的義務:①遵守法律、法規;②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習慣;③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④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

      86、法律責任是指因違法行為而必須承擔的具有法律強制性的法律后果。

      87、教育法規定的法律責任分類:⑴根據違法行為性質的不同,可分為:①行政法律責任;②民事法律責任;③刑事法律責任。⑵按照違法主體的不同,可分為:①行政機關違法時應承擔的法律責任;②學校違法時應承擔的法律責任;③教師違法時應承擔的法律責任;④學生違法時應承擔的法律責任;⑤社會違法時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88、教師的權利:①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②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③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④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⑤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⑥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89、教師的義務:①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②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③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④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⑤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⑥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90、處分、解聘教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八章第三十七條規定,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①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②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③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教師有前款第②項、第③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1、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①愛國守法;②愛崗敬業;③關愛學生;④教書育人;⑤為人師表;⑥終身學習。

      92、198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198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99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199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199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199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看過“2016教育系統法律知識“的人還看了:

    1.2016六五普法心得體會

    2.2016年法律宣傳黑板報圖片

    3.2016法律工作心得體會范文3篇

    4.2016法制伴我行觀后感3篇

    5.2016年兩會依法治國心得

    6.2016年教師黨員黨性分析

    84843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久性潮|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97碰视频人人做人人爱欧美|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婷婷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韩国日产综合在线| 色偷偷8888欧美精品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免费少妇a级毛片| 18禁美女裸体网站无遮挡| 日韩污视频在线观看| 啊v在线免费观看| 99在线国产视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10|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jizzjlzzjlzz性欧美|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spoz是什么意思医学| 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日韩高清在线高清免费|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呻吟|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大片免费看|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免费观看完整版 |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a级一级黄色片| 末成年女a∨片一区二区|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免费|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健身私教弄了我好几次怎么办| 免费a在线观看| 好男人影视社区www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