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簪的用法發簪怎么用
發簪的用法發簪怎么用
發簪,古代漢族用來固定和裝飾頭發的一種首飾。那時候是如何使用發簪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發簪的用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發簪的用法
第一種
1、先將頭發扎成馬尾
2、將頭發卷緊,向左繞
3、向下繞,目的是盤成一個圓
4、將發尾塞進盤好的髻中
5、用發簪挑起一絡頭發
6、將發簪插進頭發內的皮筋里
7、成品
8、也可將發簪另一端插出來,記得要壓一絡頭發在下面,這樣盤得更緊
第二種
1、先將頭發扎成馬尾
2、頭發向右繞,注意:此時不以皮筋為中心,而在皮筋上面
3、再向左繞
4、再向右,就這樣繞來繞去,直到把所有的頭發都盤進去
5、把發簪插入皮筋里,并且把皮筋位置向上拉一點
6、簪子向上插入頭發中
7、成品
第三種
1、扎馬尾
2、頭發向左繞,用手把皮往上弄一點,省得埋在頭發里找不到了
3、頭發再繞過來
4、頭發繞到皮筋的位置
5、把繞過來的頭發塞到皮筋里面,等于用皮筋把它們捆住
6、捆過來的頭發繼續向左繞一圈,注意后面一圈的頭發要在第一圈的后面繞,就是藏在第一圈的后面。注意我左手食指拿住的,是繞第二圈的頭發,這時基本只剩個發尾。
7、把這個發尾繼續塞到這根皮筋里面,用皮筋把它捆住。
8、成品
第四種
1、手型:蹺起3、4、5指
2、把頭發擰一下,只是擰頭發
3、把頭發放到2指與3指中間。
4、纏繞2指一圈。注:頭發不用擰,光繞就可以。
5、繞好了第2圈,左手大指按著發尾。
6、簪子自上而下穿過插進2指上的環。
7、把簪子橫著向左穿過去,先向頭皮深處扎,再從左邊的一撮頭發前,鉆出來。這步要用力,別弄疼自己就行。穿出的那撮頭發是:一撮剛才被卷過的頭發。
8、簪子從那撮頭發處穿出完成
發簪的式樣
古代發笄形式繁多,僅以質料上看,就有骨、石、陶、蚌、荊、竹、木、玉、銅、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多種。
發簪式樣十分豐富,主要變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種各樣的形狀,還愛用花鳥魚蟲、飛禽走獸作簪首形狀。常見的花種有梅花、蓮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明人《天水冰山錄》中關于發簪名就有“金桃花頂簪”、“金梅花寶頂簪”、“金菊花寶頂簪”、“金寶石頂簪”、“金廂倒垂蓮簪”、“金廂貓睛頂簪”、“金崐點翠梅花簪”等名稱。以動物為簪首的發簪,常見的有龍鳳、麒麟、燕雀及游魚等,其中以鳳簪最多,制作也最為精致。
發簪與發釵的區別
發釵古代婦女的頭飾之中,還有一種名叫“發釵”的飾物。發釵和發簪都用于插發,但兩者的結構有所不同:發簪通常做成一股,而發釵則做成雙股;另外在用途上也有一些區別。發釵的普及大約在西漢晚期,自此以后,它一直是中國婦女的主要頭飾之一,直至今天,發釵在婦女的梳妝品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比如發夾,就是由發釵演變而來的。
發釵除了在質料及長短上有所區別外,更主要的特點還在于釵首上的不同裝飾。如在釵首雕鑿蟠龍之形,即為“蟠龍釵”。晉崔豹《古今注》中就有“蟠龍釵,梁冀婦所制”的記載;在釵首裝飾鸞鳥,也為歷代婦女所崇尚。尤其在結婚首飾中,更為常見,因為鸞鳥在漢族民間一直被視為吉祥之禽。飾有鸞鳥的發釵,被稱為“鸞釵”。
發釵的安插也有多種方法,有的橫插,有的豎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數量也不盡一致,既可安插兩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數支,視發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兩鬢各插六支,合為十二支。
如果在發釵上裝綴一個可以活動的花枝,并在花枝上垂以珠玉等飾物,這就成了另一種首飾,名為“步搖”,因為插著這種首飾,走起路來,隨著步履的顫動,釵上的珠玉會自然的搖曳。《釋名·釋首飾》:“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曳。”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看過“發簪怎么用”的人還看了:
1.發簪的用法
3.古典發簪的用法
5.讓人心碎的散文
6.古風女生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