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青海省公共基礎知識習題及答案
現在為廣大考生提供相應的公共基礎知識試題練習,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16年青海省公共基礎知識習題及答案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16年青海省公共基礎知識習題題目(一)
1、我國行政內部監督體系包括一般監督和( )。
A、職能監督 B、主管監督
C、專門監督 D、法制監督
2、馬克思主義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是( )。
A、國際主義 B、民族區域自治
C、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D、民族自決權
3、最早傳入我國的宗教是( )。
A、道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拜火教
4、戰國時期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實行改革和法治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墨子 C、荀子 D、韓非子
5、人民群眾之所以是歷史的創造者,其根本的原因在于( )。
A、人民群眾是人口的大多數 B、人民群眾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
C、人民群眾具有先進思想 D、人民群眾通曉歷史發展規律
6、“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這句話表明( )。
A、人是研究社會歷史的出發點
B、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
C、歷史發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決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發展是歷史的原動力
16年青海省公共基礎知識習題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我國行政內部監督體系包括一般監督和專門監督。其中一般監督主要包括層級行政監督、主管監督和職能監督;專門監督主要包括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
2、【答案】C。解析:馬克思主義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即堅持民族平等,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3、【答案】C。解析: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歷史,選項A顯然不合題意。伊斯蘭教,約于公元7世紀中葉由阿拉伯傳入中國。佛教從公元1世紀前后由古印度傳入中國,至今有近2000年的歷史。瑣羅亞斯德教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亞等地,中國史稱祆教、火祆教、拜火教,大約在6世紀由中亞傳入中國漢地,隋唐時期一度很流行。由此可見,本題答案是C。
4、【答案】D。解析:韓非師從荀子,但他沒有承襲荀子的儒家思想,而是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
5、【答案】B。解析:人民群眾創造的社會物質財富,是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人民群眾的這一創造作用同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這一原理具有邏輯上的一致性,因為作為人民群眾主體的勞動群眾,乃是生產力的體現者。
6、【答案】B。解析:歷史是人類在實踐活動中創造并影響和制約著人類實踐活動的實踐活動本身。人類是歷史的,人類自己創造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