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法律知識有哪些
近年為了緩解大學生越來越趨于緊張的就業壓力,中國相繼出臺多種政策和措施,支持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但需要理解相應的法律知識才去行動,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大學生創業法律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大學生注冊哪種企業類型
設立企業從事經營活動,必須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領取營業執照,如果從事特定行業的經營活動,還須事先取得相關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
大學生自主創業可以選擇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等企業類型。其中,公司制企業對注冊資本金有最低額度要求,如服務業要求在10萬以上,零售業要求30萬以上,批發生產類則要50萬以上。確有困難,經申請同意,允許三年內分期到位。公司制企業對注冊資本金有最低額度要求,這對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有些難度。但公司制企業擔負有限責任,風險相對比較小,特別是對那些手上有項目、又可以找到投資者的大學生,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合伙企業是指兩個以上共同投資設立的一種組織形式,這種形式有利于形成創業團隊,培養合作能力。它對注冊資金雖然沒有要求,但創辦者要求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這就意味著,如果發生意外,就不是以出資額為限,出資以外的也要承擔責任。
個人獨資,自己當老板可以方便企業決策,比較靈活,對注冊資金也沒有要求,但需要承擔無限責任。
我國實行法定注冊資本制,如果你不是以貨幣資金出資,而是以實物、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或股權、債權等出資,你還需要了解有關出資、資產評估等法規規定。
企業設立后,你需要稅務登記,需要會計人員處理財務,這其中涉及稅法和財務制度,你要了解企業需要繳納哪些稅?營業稅、增值稅、所得稅等等。你還要了解哪些支出可以進成本,開辦費、固定資產怎么攤銷等等。你要聘用員工,這其中涉及勞動法和社會保險問題,你要了解勞動合同、試用期、服務期、商業秘密、競業禁止、工傷、養老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諸多規定。你還需要處理知識產權問題,既不能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你需要了解著作權、商標、域名、商號、專利、技術秘密等各自的保護方法。你在業務中還要了解《合同法》、《擔保法》、《票據法》等基本民商事法律以及行業管理的法律法規。
以上只是簡單列舉創業常用的法律,在企業實際運作中還會遇到大量法律問題。當然你只需要對這些問題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專業問題須由律師去。
二、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
1、工商部門
優惠對象:當年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含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研究生),持有普通高校頒發的《畢業證書》、個人身份證、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主管部門簽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或《全國畢業研究生就業報到證》(以下簡稱《報到證》)三證,初次申辦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從事除國家限制行業(包括建筑業、娛樂業以及廣告業、桑拿、按摩、網吧、氧吧等)外個體經營的。
優惠內容:畢業之日起一年之內的應屆畢業生到工商部門辦理證照,自工商部門批準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繳個體工商戶登記注冊費(包括開業登記、變更登記、補換營業執照及營業執照副本)和個體工商戶管理費、集貿市場管理費、經濟合同鑒證費、經濟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費。
通知規定,工商局對高校畢業生申辦個體工商戶核準登記后,必須在《報到證》上注明登記注冊時間、加蓋工商局印章后退回本人;在《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經營者姓名后注明:“(高校畢業生)”;高校畢業生憑執照提出書面申請,經工商局局長核批同意,即可免繳上述規定的有關費用。
2、稅務部門
大學生創辦信息、技術服務等獨立核算企業或經營單位,如果是經過科委認定的,自開業之日起,可以免征所得稅1—2年。
三、大學生應注意的法律陷阱問題
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法律知識、意識也在不斷提高。但由于法律總是滯后于現實發展,不可避免存在著漏洞,導致一些人利用法律漏洞,設置法律陷阱,從而某取非法利益。
“匯款”陷阱
鄭某與胡某系朋友關系,兩人一起承包廣東某建筑公司承攬的某段路面施工任務。2001年7月底,胡某稱家里有急事要先回溫州,并向鄭某提出暫借現金人民幣5萬元。鄭某答應借款,但要求胡某打一張欠條給他。胡某于是寫了一張“借條”給鄭某,鄭某也將現金5萬元交給了胡某。2001年8月初,因鄭某催要,胡某在溫州通過郵政局將5萬元匯給鄭某。胡某在匯款時,特意在匯款單上注明“借款”兩字。胡某回廣東后,即問鄭某有沒有收到他的匯款。鄭某說已收到胡某的匯款,胡某即以已將借款還給鄭某為由要求鄭某將“借條”撕毀。鄭某不加思索,就拿出“借條”撕毀了。胡某這一貌似合理的要求,卻隱藏著一個法律陷阱。半年后,胡某因與鄭某發生矛盾,胡某突然向溫州某法院起訴鄭某,要求鄭某歸還借款人民幣5萬元。胡某起訴的依據是林某2001年8月初匯款給鄭某的郵政局出具的匯款證明及匯款回執。由于鄭某已將“借條”撕毀無法舉證證明胡某曾向他借款5萬元,而胡某在匯款時在匯款單上注明“借款”而非“還借款”,最終導致鄭某敗訴,不得不支付林某5萬元。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陷阱”也會層出不窮。實踐證明,企業及個人要防范市場經營風險,避免“法律陷阱”,避免無謂的損失,在激烈復雜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聘請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充分發揮法律顧問的參謀作用,以保障企業在法律提供的空間內依法經營決策。
看過“大學生創業法律知識有哪些“的人還看了:
大學生創業法律知識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