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素食主義者更容易患抑郁癥
人生在每個階段都需重視健腦、護腦,因為腦部與身體其他部位有所不同,其生長發育必須給予充分營養,增進益智補腦食物,以盡量使之健康發育、保腦護腦延緩大腦的衰老,一旦營養失調,日后亦不可能用任何方法加以補救。健腦食品是滋補身體的圣品,可是當今社會添加劑泛濫,純天然的已經是稀有,所以這些食物,如果食用不當,是會致命的。
近日,澳大利亞一項研究發現,雖然素食者比肉食者身體健康,但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與肉食者相比,素食者喝酒抽煙更少,身體活動更多,但是更可能罹患抑郁癥和焦慮癥。素食者對未來更不樂觀,28%的素食者更容易發生恐慌癥和焦慮癥。素食者抑郁癥發病率也比普通人群高出18%。
素食主義者的常見飲食誤區
誤區一:油(油食品)脂、糖、鹽過量
由于素食較為清淡,有些人會添加大量的油脂、糖、鹽和其他調味品(調味品食品)來烹調。殊不知,這些做法會帶來過多的能量(能量食品),精制糖和動物脂肪一樣容易升高血脂,并誘發脂肪肝,而鈉鹽會升高血壓(血壓食品)。很多人還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植物油和動物油含有同樣多的能量,食用過多一樣可引起肥胖。
誤區二:吃過多水果(水果食品)并未相應減少主食
很多素食愛好者每天三餐之外,還要吃不少水果,但依然沒有給他們帶來苗條。這是因為水果中含有8%以上的糖分,能量不可忽視。如果吃半斤以上的水果,就應當相應減少正餐或主食的數量,以達到一天當中的能量平衡。除了水果之外,每日額外飲奶或喝酸奶的時候,也要注意同樣的問題。
誤區三:蔬菜(蔬菜食品)生吃才有健康價值
一些素食者熱衷于以涼拌或沙拉的形式生吃蔬菜,認為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其營養價值。實際上,蔬菜中的很多營養成分需要添加油脂才能很好地吸收,如維生素(維生素食品)K、胡蘿卜素、番茄紅素都屬于烹調后更易吸收的營養物質。同時還要注意,沙拉醬的脂肪含量高達60%以上,用它進行涼拌,并不比放油脂烹調熱量更低。
誤區四:只認幾種“減肥(減肥食品)蔬菜”
蔬菜不僅要為素食者供應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還要在鐵(鐵食品)、鈣(鈣食品)、葉酸(葉酸食品)、維生素B2等方面有所貢獻。所以,應盡量選擇綠葉蔬菜,如芥藍、綠菜花、莧菜、菠菜、小油菜、茼蒿菜等。為了增加蛋白質(蛋白質食品)的供應,菇類蔬菜和鮮豆類蔬菜都是上佳選擇,如各種蘑菇、毛豆、鮮豌豆等。如果只喜歡黃瓜、番茄、冬瓜、苦瓜等少數幾種所謂的“減肥蔬菜”,就很難獲得足夠的營養物質。
誤區五:該補充復合營養素時沒有補
在一些發達國家,食物中普遍進行了營養強化,專門為素食者配置的營養食品品種繁多,素食者罹患微量營養素缺乏的風險較小。然而在中國,食品工業為素食者考慮很少,營養強化不普遍,因此素食者最好適量補充復合營養素,特別是含鐵、鋅、維生素B12和維生素D的配方,以預防可能發生的營養缺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