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沒有道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沒有道理
心理是指生物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映,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動都有一個發生,發展,消失的過程。人們在活動的時候,通過各種感官認識外部世界事物,通過頭腦的活動思考著事物的因果關系,并伴隨著喜、怒、哀、懼等情感體驗。這折射著一系列心理現象的整個過程就是心理過程。按其性質可分為三個方面,即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簡稱知、情、意。英文名:Psychology
一個人的成長跟他的環境密不可分。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一個人想要完全不受環境的影響,除非有特別的意志力,否則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或多或少會被環境影響,甚至是全面的。
一個人很小的時候,喜歡跟周圍的小伙伴玩泥巴,玩玩具和捉迷藏等。長大以后,怎么都不會再玩這些游戲,一個是覺得沒有意義,另一個是大人不會再玩小孩子的游戲。原因就是,孩子們在他們那個思想階段,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基本沒有另類的想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接觸各種想法,接受各種教育,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增長,并形成自己的知見。有了自己的知見后,就會按照這個知見行動和做事,環境對他的影響也就不會像以前的影響那么大了。當一個人有了自己的知見后,也就是有了一整套自己認識世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會向著這個目標去前進,努力實現這個目標,突破周圍環境的束縛。
比如我跟大家都在同一所學校上學,這個環境已經確定了,都是同樣的學習環境,都是同樣的教師,但畢業的時候大家的結果卻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的學習目標不同,由于這個目標,導致每個人的用功程度不同,結果也就不一樣。等畢業時,就是人選擇環境,由于前面人的種種目標和用功程度不同,那他所選擇和得到的環境就不一樣,這就是同樣的環境成就的人卻不一樣的原因。當他進入一個新的環境之后,這些人的水平和素養開始都差不多,這就是這個環境首先要求了你,然后每個人又由于自己后來的努力,再向新的目標前進,有的人就利用這樣一個環境的優勢,得到超越,然后再向更高的目標去前進,輾轉增上。
環境與人就是這樣互為關系的,環境可以成就人,而人可以通過努力,選擇更好的環境。在一個人沒有主見的時候,肯定會被環境所影響,好的環境一般會使人進步,惡的環境一般會使人退步。但一個人有了自己正確的人生目標之后,他就會憑借環境去成就自己,從而不斷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