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企業并購的職工權益問題
關于企業并購的職工權益問題
企業并購即企業之間的兼并與收購行為,是企業法人在平等自愿、等價有償基礎上,以一定的經濟方式取得其他法人產權的行為,是企業進行資本運作和經營的一種主要形式。你對企業并購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詳細介紹企業并購的相關法律知識。
關于企業并購的職工權益問題
企業并購必然涉及到企業職工的權益問題,如工資、保險、失業、住房等與職工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如不能合理地給以解決,不但不能保證并購活動的順利進行,而且還會對社會造成極大壓力、影響社會穩定。
在一些地區進行企業并購時,常常見物不見人。在制定并購方案和計劃時,忽視對企業職工權益問題的解決,以致在實施并購方案時阻力重重,最后不但導致一方或雙方違約,而且還帶出許多其他問題。這方面的教訓我們應當認真吸取。
關于企業并購的職工權益問題
因此,在企業并購中,必須全面考慮,制定方案時,要有專門班子,分工負責,同時要彼此協調,使方案全面而無遺漏,要切合實際、便于操作、能夠落實,切忌表面文章。做方案時要注意反復論證,聽取各方面意見,尤其要聽取企業職工的意見,要把方案制定的依據、程序、可行性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如實交給企業職工,征求他們的意見。
需要經過上級主管部門批準的方案,要按程序報批。
一定要杜絕在方案不成熟時強行付諸實施。要把企業并購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貫徹落實和維護社會的穩定結合起來。
企業經營者必須明確,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工人、農民同知識分子一道組成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
在企業,職工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有發表意見、建議、提出批評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剝奪,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必須依法得到保障。
尤其在企業并購這樣大的行動中容易忽視職工權益的時候不能置職工利益于不顧。有關部門在審查并購方案時,必須把職工權益的保護是否到位作為衡量方案能否通過的重要標準。否則,將不予通過。
相關閱讀:
企業并購的基本原則
企業在進行并購時,應當根據或本效益分析進行決策。其基本原則是并購凈收益一般應當大于零,這樣并購才有利可圖,以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并購凈收益的計算通常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首先、計算并購收益、并購收益應當為并購后新公司整體的價值減去并購前并購方和被并購方(目標公司)整體價值后的余額。即
并購收益=并購后新公司價值-(并購前并購方價值+并購前被并購方價值)
如:A公司并購B公司,并購前A公司價值為3億元,B公司價值為1億元。A公司并購B公司后組成AB公司,AB公司價值為6億元,則該并購收益為2億元,計算過程如下:
并購收益=6-(3+1)=2(億元)
其次,在并購收益的基礎上,減去為并購被并購公司而付出的并購溢價(即并購價格減去并購前被并購方價值后的差額)和為并購活動所發生的律師、顧問、談判等并購費用后的余額,即為并購凈收益。其計算公式如下:
并購凈收益=并購收益-并購溢價-并購費用
看過“關于企業并購的職工權益問題”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