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知識大全 > 知識百科 > 法律知識 > 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的區別

    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的區別

    時間: 煒杭741 分享

    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的區別

      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大家知道他們兩者間的區別嗎?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的相關法律問題。

      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的區別

      我國現階段土地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包含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兩種形式。征地即是指國有土地上的征地行為,也可以指集體土地上的征地行為。而征地還包含征收和征用兩種不同的情形。在2004年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對征收和征用并沒有作明確的區分,都統一稱為“征用”。2004年3月,全國人大對《憲法》第十條進行了修改,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用”改為“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對征收和征用正式作了區分。我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進一步加以明確:“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國家因公共利益需要有權征收和征用集體土地,“公共利益需要”是國家征收和征收土地的前提,也是征收和征用的共同特征。也就是說,無論是征收還是征用,都要是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且要依法給予補償。

      而何謂是“公共利益需要”,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八條進行了范圍規定:“(1)國防和外交的需要;(2)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3)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4)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5)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在探討完征收和征用的共同之處后,土地征收和征用的區別又值得注意。土地征收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在履行完相應的征地程序并依法給予補償后,將農民集體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的行為。土地征收是土地所有權的根本改變,不存在土地返還的問題,體現了國家權力的強制性,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抗拒國家征收行為。而土地征用并不涉及土地所有權改變的問題,集體土地所有權并不因國家征用行為而消滅,只是土地使用權有條件的發生改變,但這種改變只是暫時的,被征用的土地使用完畢,還應當及時返還。因此,同土地征收相比,土地征用的補償費用是較低的。

      土地征用的定義、特征和程序

      土地征用亦稱“征用土地”,是指國家為了興建廠礦、鐵路、公路、港口、水利、國防工程等建設的需要,依法將集體所有的土地收歸國家使用的一項措施”。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征收或征用。”征收土地時,由用地單位向被征用單位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從此,被征用者即喪失了土地所有權,被征收土地屬國家所有,用地單位只有使用權。

      土地征收的主要特征是:(1)具有強制性。(2)土地征收是土地所有權的轉移,即由集體的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3)征用土地時用地單位必須按規定向被征用單位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妥善安置農民的生產和生活。

      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應當按規定的程序進行。一般來說,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時,用地單位必須持國務院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或其他有關批準文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查批準后,由土地管理部門劃撥土地。具體程序是:申請選址、協商征地及安置方案、核定用地面積以及劃撥土地等四個步驟。

      土地征收的特點

      概念

      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權限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化為國有土地,并依法給予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為。

      “我國目前的土地征收制度還具有計劃經濟的色彩,隨著市場經濟的大力發展,政治文明和法治社會的建設,現有的土地征收制度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權益方面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需要在立足國情、省情的基礎上,綜合吸收和借鑒發達國家的文明做法,提出適合本土的合理的土地征收法制體系,完善土地利用規劃和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北京在明首席楊在明說。

      土地征收是2004年《憲法》修正后的新詞匯。一些文件、報告時常混用“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兩個概念,主要原因是實踐中人們還存有模糊認識,認為二者沒有實質區別,只是表述不同。實際上,二者既有共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共同之處在于,都是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經過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給予補償。不同之處在于,征收的法律后果是土地所有權的改變,土地所有權由農民集體所有變為國家所有;征用的法律后果只是使用權的改變,土地所有權仍然屬于農民集體,征用條件結束需將土地交還給農民集體。簡言之,涉及土地所有權改變的,是征收;不涉及所有權改變的,是征用。

      制度

      我國實行土地所有權歸國家和集體所有的基本制度,《憲法》第10條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予以補償。”[1] 從根本大法的高度對土地征收制度進行了確立。相應地,《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物權法》均對相關制度進行了細節性和可操作性的規定,構建起了我國土地征收制度。

      法律

      從征收的內涵可見其法律特征:首先,土地征收具有法定性,根據行政合法性原則,必須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其次,土地征收具有強制性,征收是國家強制取得他人土地所有權的行為,并不以取得征得被征地人的同意為必要條件;再次,土地征收具有公益性,即土地征收必須符合公共利益。

      (一)國家建設征收土地的主體必須是國家,具體來講就是國家授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行使征收權,土地征收本身就是政府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具有明顯的行政強制性;

      (二)土地征收的目的和前提是為了國家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以土地補償為必備條件。


    猜你感興趣:

    1.2017國家土地政策

    2.2017農村土地最新政策

    3.土地怎么造句

    4.關于土地管理論文

    5.2017年關于農村土地農補政策

    58518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久久肉| 免费看三级毛片|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羞羞漫画登录页面免费| 成年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播放| 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久夜间小视频| 韩国电影禁止的爱善良的小子hd | 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夜色福利久久久久久777777| 欧美日韩你懂的| 女人的精水喷出来视频|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 中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不卡顿| 全彩本子里番调教仆人| 久久丝袜精品综合网站| 色一情一乱一伦麻豆| 日韩黄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女人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免费午夜精品视频| 性xxxxhd高清| 伊人性伊人情综合网|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 www.av毛片|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 成人国产精品2021|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一级片中文字幕| 美女黄视频免费| 女人18与19毛片免费|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亚洲娇小性色xxxx| 最近中文字幕2018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