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考研政策變化
2017-2018考研政策變化
一般來說,正式的推免工作每年9月底10月初進行。但對于考生來說,推免從每年四五月就已經開始了。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2018考研政策變化,希望你們喜歡!

2017在職人員考研新變化
1. 2017年起,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與醫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初試業務課考試科目分別設置,臨床醫學專業學位設“臨床醫學綜合能力”(分中、西醫兩類)統考科目,醫學學術學位業務課由招生單位按一級學科自主命題。同時,調劑錄取階段,報考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關政策調劑到其他專業,報考其他專業(含醫學學術學位)的考生不可調劑到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
2. 為進一步完善高校學生參軍入伍優惠政策,鼓勵更多高素質高校學生參軍入伍,2017年繼續安排5000名“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招生高校比去年增加39所,同時進一步明確界定了報考條件。
3. 進一步規范單獨考試招生,明確招生單位不得按單位、行業、地域等限定單獨考試生源范圍,也不得設置其他歧視性條件。具體招考政策請考生認真閱讀《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和《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公告》,以及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和招生單位發布的相關招考信息,如有疑問,可及時咨詢相關招生單位和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
2018考研政治大綱三大改革動態及重點
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背景原因--中國進入改革深水區,政策措施調整密集。
考研政治進入了一個頻繁修訂的時期,這一時期是有背景原因的,而這恰恰是決定考研政治走向的重要依據,因此,改版修訂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必然發生的事情!可以預見,2017版考研政治大綱也必然會基于近一年來的國內外形勢變化出現更多修訂。
第二:教材原因--上一版大綱并不成熟,改版修訂成為必然。
2015年9月份教育部發布的2016版考研政治大綱,其中"毛中特"和"思修法基"兩大部分出現了幾乎全部的重新編寫修訂,這一巨大的舉動必然會需要今后若干年份的不斷完善才能夠最終走向成熟。以"思修法基"為例,大綱一改之前的邏輯主線(即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兩部分內容區分清晰),將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的內容進行了較大的整合,考生復習過程中會發現,很多地方有法律內容也有道德內容,這樣并沒有問題,但是針對整個思修法基部分而言,這種修訂很難提煉出清晰的邏輯主線,在后續的修訂中定會成為改版的重要板塊!
第三:時政原因--領導人講話頻頻,重要論述不斷出新。
自去年9月份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不斷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對以往的一些理論有了新的發展和闡述,在治國理政方面有了新的舉措,這些都是今年新大綱改版的重要依據,也是必然依據!考研政治是一門時效性很強的學科,固然其中有《馬哲》這類方法論的內容和《近現代史》這類歷史的內容,但是《毛中特》、《思修法基》和《形勢與政策》卻是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的,年年改版改動最大的部分也必然涉及這些內容。
重點改版領域是"毛中特"和"形勢與政策",而且改版將不同于2016版進行推翻重寫的改版模式,而是更多地采取對去年大修大改的完善工作,重點將會是對理論語言表述的修訂、事實論據的重構、領導人最新講話的補充、政策法規的更新、形勢政策變化再評述等。
推免生考研的相關政策
1.內保還是外保可以自由選擇。所有推免生均可自主選擇報考招生單位和專業,所有推免名額(除有特殊政策要求的專項計劃外)均可向其他招生單位推薦。高校不再設置留校限額,也不得自行設置留校限額。
2.專碩還是學碩可以自由選擇。教育部下達推免名額時不再區分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推薦高校也不得對本校推免名額限制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報考類型。
3.推薦接收相不交叉。推薦、接收工作在時間上分為互不交叉的兩個階段。推薦工作統一于每年的9月25日前結束,推薦工作結束后啟動接收錄取工作,接收錄取工作統一于每年的10月25日前結束。推薦階段招生單位不得進行與考生簽訂接收錄取協議等接收階段工作,接收階段不得開展推薦工作。
4.推免過程要通過“推免系統”。教育部建立“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簡稱“推免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開通時間由教育部另行公告),作為推免工作統一的信息備案公開平臺和網上報考錄取系統。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