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創業指南>辦事指南>政策法規>

    2017公共政策自考資料(2)

    時間: 嘉敏1004 分享


    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含義、構成與功能

      第一節 什么是公共政策.

      1、蘭德公司的4W決策思考模式。即:發生了什么?為什么發生?采取哪條行動路線?前景如何?是一種適合于人所有個體和群體的思考模式。

      決策的五個基本要素:決策者、決策對象、決策信息、決策方法、決策結果。

      2、艾斯頓(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機構與周圍環境的關系),拉斯韋爾、卡普蘭(公共政策是一種含有目標、價值與策略的大型計劃),伊斯頓、戴伊(凡是政府決定做的或不做某事的行為)對公共政策所下的定義。.

      3、公共政策的含義。是公共權力機關經由政治過程所選擇和制定的為解決公共問題、達成公共目標、以實現公共利益的方案。

      4、公共政策定義所揭示的內涵特征。第一、公共政策是決定、決策的一種特殊形態,它具有政策的一般特征。第二、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第三、公共政策是有政治過程而進行方案得初擬、優化和擇定的結果。第四、公共問題、公共目標、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第五、公共政策是一種權威性的價值分配方案;第六、公共政策形式上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

      政策與決策的不同:政策是人們為實現某一目標而采取的行動方案。政策具有總括性和指導性,決策具有微觀性和操作性。政策為決策和決定提供一定原則。

      第二節 公共政策的構成和結構

      1、國家、政府、公共政策的關系:國家在本質上是講公眾的權力變成了支配公眾的權利;政府是國家主權的管理者和行使者;政府是國家的中樞系統;政府存在的基礎是政策。.

      2、政府利益(政府自利性)的含義:即:指政府系統自身需求的滿足。

      3、政府過程的含義:即是指某一特定的時間橫斷面上政府活動的邏輯順序。也就是說是政府動作的程序,其中心流程是政策過程。113頁

      4、G.A.阿爾蒙德的政府過程邏輯順序:利益表達——利益綜合——政策制定——政策執行——反饋。 公共政策是政府系統輸出的主要產品。.

      5、公共政策的形式構成:橫向結構和縱向結構.

      6、美國公共政策形式構成中的橫向結構的特點:國家的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三權分立而又相互制衡。——114

      橫向結構形式 美國最為典型,有:立法決策;行政決策;司法決策。

      美國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國會立法;政黨政策不是公共政策;最高法院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美國總統是強有力的直接決策者。

      7、美國總統決策的主要類型:立法倡議;立法否決;委托立法;外交立法;防務政策。

      8、美國司法決策的主要形式:司法審查、推翻先前的判決、司法命令。117

      10、中國公共政策形式構成的橫向結構特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政府系統的領導核心,主導著政府工程的運行。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議行合一的政治體制;

      (2)政策過程具有兩大特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政府系統的領導核心,主導著政府工程的運行。118

      (3)政策橫向結構由三部分構成:黨的政策+人大決策+行政決策。

      (4)不存在司法決策。

      11、中國共產黨的政策轉變為公共政策的形式:

      (1)直接形式——公報和講話;

      (2)間接形式——聯名發布政策方案;提出政策創議;政府決策以黨的政策原則為指導

      12、中國人大決策的主要形式:憲法、基本法律、法律、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人大決定。共5種。

      13、中國行政決策的主要形式:行政法規(以令的形式發布);行政措施、決定和命令;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性行政措施、決議和命令。共5種。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共同發布的文件是政策性文件,而不是法規。

      14、國家結構的含義:是指國家整體與部分之間、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正式的、穩定的關系。128

      15、單一制國家政策結構特點。被劃分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兩個基本層級。128

      16、聯邦制國家政策結構特點:被劃分為聯邦政府或中央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三個層級。129 人大的四項職能: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17、中國和美國公共政策的縱向結構比較:

      中國—

      (1)中國是單一制、基本政策制定權屬于中央,地方政策是中央政策的具體化;

      (2)中國地方政府一般由省、市、縣、鄉四級構成,各級地方政策都必須以中央政策為指導,同時又存在著階梯式的等級關系;

      (3)地方政策和基層政策在單一制的框架內仍然具有一定的能動性;

      (4)中央政策具有宏觀性,地方政策具有中觀性,基層政策具有微觀性。

      美國—

      (1)美國是聯邦制國家,中央政策和州政策之間不存在決定與被決定、服從與被服從關系;

      (2)州與地方關系具有單一制性質,州政策與地方政策之間存在著決定與被決定、服從與被服從關系。

      (3)廣泛實行地方自治,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基層政策。134

      18、公共政策的內容構成

      (1)以同一政策體系中各項政策之間是否存在著涵蓋與衍生關系劃分: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門政策。

      (2)將同一政策體系中各項政策從時間和空間相結合的角度劃分:戰略、策略、戰術。137

      (3)依政策的社會內容進行劃分: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科技、文化。

      (4)其他按照內容的分類:(共11種)143

      以一項政策謀求達到的目標數量為標準劃分:單目標政策與多目標政策;

      以政策主體決策時有無現行規范可遵循進行劃分:程序性政策與非程序性政策;

      以同一政策的始創或調整為標準劃分初始政策和反饋政策;

      內容構成 以政策結果的可預測性為標準劃分確定政策與不確定政策、風險性政策與競爭性政策。 以政策主體希望的行為選擇的范圍為標準劃分鼓勵性政策與限制性政策。

      以政策主體是否行為為標準劃分積極性政策與消極性政策;

      以面向未來還是面向現實為標準劃分能動性政策與被動性政策;

      以政策協調社會生活的方式為標準劃分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再分配政策。

      以政策是否改變客觀對象為標準劃分:是指實質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以政策效果為標準劃分:物質性(或實質性)政策和符號性(或象征性)政策

      19、公共政策的結構:

      (1)含義——指政策系統的構成要素在時空上的排列、組合的方式及各要素間互動的相對穩定方式,是政策系統構成要素的組織形式和程序。147

      (2)類型——塔形結構:鏈形結構;圈形結構;網狀結構;矩陣結構;群落結構。

      20、研究政策結構的必要性;合理的政策結構對于任何單項政策實現理想的政策目標、達到預期的政策效果,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合理的政策結構的標準:結構的有序化(政策協調分布、相輔相成,有利于發揮政策的整體效果);有效的分級控制(環環相扣、層層銜接,政策運行機制運轉自如);嚴格的組合秩序(配套運作;彌補缺口;統籌安排,嚴格管理)

      第三節 公共政策的本質、特征與功能

      1、公共政策產生的三個初始條件:公共政策問題的形成;公共決策機關的產生;公共強制機構的出現。

      2、近代社會以來公共政策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1)公共政策問題形成中的公民參與;

      (2)公共政策形成中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3)公共政策領域向社會管理方面的大規模擴展;

      (4)以政策過程的民主化和科學化來保證政策質量。

      現代國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權在民。

      現代政策科學的始作俑者是:拉斯韋爾。

      3、公共政策的本質——是公共權力機關為著一定的目標而進行的社會資源的配置和社會價值的分配。

      4、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七個):政治性;階級性;權威性(是公共政策的兩個本質性規定);普遍性;目標取向(公共政策的靈魂);穩定性與變動性;預見性。155

      5、政策與理論的關系:政策是聯結理論與實踐的中介或橋梁。理論是政策的理念依據,政策是理論的具體化。159

      6、政策與實踐的關系:政策是實踐經驗的原則化并在實踐中得以完善和發展,實踐須以政策為出發點并貫穿其整個過程。161

      7、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管制功能;引導功能;調控功能;分配功能。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學科要素

      第一節 什么是公共政策學

      1、公共政策學的含義?以公共政策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具有跨科學的視野、知識、理論和技術手段,它的顯著特征是:可檢驗、可驗證性(方法論上的基本特征);跨科學或多學科交叉、滲透性(理論上的)和功利性等。

      現有的公共政策動態分析模型有:公共政策過程分析模型(西方國家,以美國的經驗為依據)和上下來去模型(中國基于革命和建設的經驗而形成)

      2、學科概念內涵: 研究對象——公共組織,尤其是公共權力機關的公共政策。 研究方法——類似于自然科學的的程序和方法。 研究內容——政策系統;政策系統和環境之間的關系;政策過程諸環節之間的關系;政策過程諸環節與政策系統內外諸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 研究目的——改進政策系統、提高政策質量并成功地改造社會與自然。

      第二節 公共政策學的研究對象和概念體系

      公共政策學的學科要素:研究對象;概念體系;研究方法。

      1、公共組織的類型:強制型公共組織;半強制型公共組織;非強制型公共組織。

      公共組織就是以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協調和增進公共利益為目的的組織。

      2、公共政策學研究公共政策時的三個方面(角度):公共政策;政策系統;政策過程。

      3、公共政策學與決策科學的主要區別:各類組織的決策。

      4、公共行政學與行政決策學的主要區別:行政組織的決策。.

      5、公共政策學與立法學的區別:立法機關和國家行政機關制定法律和行政法律性規范文件的活動。

      6、作為公共政策學研究對象的公共政策的三個層次:具體的個別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鏈;政策一般。

      7、公共政策系統的構成:政策主體系統(三個子系統——政策制定、政策執行、間接主體);政策支持系統(四個子系統——信息、監控、咨詢、評估);反饋系統。

      政策的直接主體系統:公共權力機關

      8、在研究政策系統時,應該注意的四個問題:(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統中決策者的類別差異;(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體系統對對象系統的地位的相對性;(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體與政策支持系統的地位的相對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統內部的結構。

      9、政策過程的含義:是一個自始至終不斷地進行選擇的過程。

      10、決策行為和政策過程的關系:決策行為是選定目標和選取最優化方案并付諸實施的行為。決策行為是一個有一連串相互銜接的階段、環節或程序組成的完整的政策過程。

      公共政策概念系統的三個層次:核心概念;次概念;邊際概念。

    >>>下一頁是2017公共政策自考資料

    2017公共政策自考資料(2)

    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含義、構成與功能 第一節 什么是公共政策. 1、蘭德公司的4W決策思考模式。即:發生了什么?為什么發生?采取哪條行動路線?前景如何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35246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电影一区二区|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图片|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羞羞视频免费看| 欧美中日韩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对白在线观看|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韩国免费特一级毛片|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一卡二卡3卡4卡四卡在线| 一级毛片免费在线| 毛片试看120秒| 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两个体校校草被c出水| 永久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最新75|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老司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国内露脸中年夫妇交换视频| 久久综合色综合| 青青青国产在线| 天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美国式禁忌免费|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久久 |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黄色毛片在线观看| 女欢女爱第一季| 亚洲Av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中文字幕伊人久久网| 欧美性天天影院欧美狂野| 四虎影院免费视频|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掩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