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河南拆遷補償新政策
2017河南拆遷補償新政策
2017農村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河南的拆遷補償有哪些新的政策值得關注的地方。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河南拆遷新政策,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河南拆遷補償新政策
全省征地補償安置費均有上漲
據了解,按照規定,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地價標準每過兩三年就應調整一次。征地區片的綜合地價,由各地政府根據經濟發展條件、居民生活水平、土地供求關系等因素決定,并要綜合考慮物價上漲、區位條件、人均土地數量、當地群眾對土地依賴程度等多種因素。
河南省此前執行的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自2013年10月開始實施,和3年前的標準相比,城鄉綜合地價此次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鄭州市建成區三環以內和部分辦事處的村莊,新的征地補償安置費為每畝22.5萬元,而在2013年調整后的標準中,與此區域大致相當的地區征地補償安置標準為每畝20萬元。駐馬店市上蔡縣韓寨鄉康湖村,在此次調整前,補償安置費用為每畝3萬元,調整后為每畝3.7萬元。
鄭州市中牟縣官渡鎮,此前的征地補償安置費為每畝4.2萬元,如今調整到5.5萬元,上漲了近31%。而“地王窩”鄭州龍湖區域,此前龍湖辦事處除陳崗村的部分土地外,其他集體土地每畝地的征地補償安置費為6.88萬元,而此次調整后已經達到10萬元,同比上漲了45%。
補償多少錢登錄網站可查詢
新的河南拆遷賠償標準已經公布,社會各界均可以查詢。
進入官網查詢的具體步驟是這樣的:打開“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官方網站,下拉頁面至“市場信息”欄目,在頁面右側有“征地補償標準”字樣,單擊之后即可進入搜索頁面。搜索得到的頁面包含“區片編號”“征地補償安置費”“區片范圍描述”等,其中“征地補償安置費”分別依每畝和每公頃的標準予以表示,“區片范圍描述”分為“鄉鎮名稱”和“行政村”兩欄。
河南省農村宅基地新政策
一、嚴格規范確認宅基地使用權主體
宅基地使用權應該依法確認給本農民集體成員;非本農民集體的農民,因地質災害防治、新農村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等集中遷建,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相關規劃的前提下,經本農民集體大多數成員或村民代表同意并經有權機關批準異地建房的,可按規定確權登記發證。
農村村民進城落戶的,其原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應依法予以確權登記。
二、切實落實“一戶一宅”的規定
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應嚴格落實“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法律規定;通過繼承房屋等其他合法形式取得農村宅基地的,可按規定登記發證。符合當地政府分戶建房規定而尚未分戶的農村居民,其現有的宅基地沒有超過分戶建房用地合計面積標準的,可按現有宅基地面積確定宅基地使用權。
三、妥善處理已有的土地登記成果
原有證書記載內容、登記資料與實地一致的,新舊登記資料合并歸檔,可以換發新證。
原有權利證書記載內容、登記資料與實地不一致的,原有登記資料可作為權屬來源證明,并依規重新登記發證。
原有權利證書沒有登記資料的,證書有關記載信息可參考使用,應依規重新登記發證。
原有權利證書換發新證書或領取新證書的,原有權利證書應同時廢止。
四、按照不同歷史階段對超面積宅基地進行確權登記發證
1982年《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前,農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在《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后至今未擴大用地面積的,可以按現有實際使用面積進行確權登記。
1982年《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實施時止,農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過當地規定的面積標準的,超過部分按當時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處理后,可以按實際使用面積進行確權登記。
1987年《土地管理法》實施后,農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應按照批準面積填寫使用權面積。實際占用面積超過批準面積的,可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內注明超過批準的面積,宗地圖按實際占用范圍繪制,能確定超占范圍的,要在宗地圖上用虛線標注超占部分。
五、認真做好無權屬來源證明或權屬來源證明不齊全的宅基地確權工作
無權屬來源證明或權屬來源證明不齊全的宅基地,在2009年12月31日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束之前已建成使用、并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確定的村莊和建制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應當查明土地歷史使用情況和現狀;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相關規劃的,由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委會)出具證明,對土地權利人、面積、范圍、取得時間等進行確認,并公告30天。公告無異議的,經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審核后,報縣(市、區)人民政府審定,確定宅基地使用權。
六、充分發揮村民組織作用
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應發揮村委會、村民小組的重要作用,通過“村民自治”方式,妥善解決農民集體成員資格認定、使用宅基地年代、土地權屬認定、是否經過處理等歷史遺留問題。
七、嚴格規范宅基地登記發證行為
嚴格禁止搞虛假土地登記,嚴格禁止對違法用地未經依法處理就登記發證。對于借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或者擅自通過“村改居”等方式非經法定征收程序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轉為國有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非法出讓或出租集體土地用于非農業建設、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等違法用地,不得登記發證。
八、持續推進宅基地確權登記各項工作
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權屬爭議調處機制,妥善處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權屬爭議。全面核查整理和完善已有土地登記資料;做好宅基地使用權登記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保證登記資料的全面、完整和規范;強化信息系統建設,推進土地登記檔案資料的數字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