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對體育的扶持政策(2)
2017年國家對體育的扶持政策
體育產業五個重點領域
1> 體育競賽表演領域
足球、籃球、排球、網球、乒乓球等項目的職業賽事仍將是熱點。2017年全運會將是國內競技體育的重頭戲。各種商業賽事層出不窮,作為投資者,要緊緊抓住一些賽事IP,才能獲得價值。
2> 大戶外運動領域
現在,城市太過于擁擠了,戶外運動實際是產生于進了城的人對鄉村的一種懷念,進到城里的人血液里面仍存對鄉野的眷念,有回歸大自然的需求。
3>體育的商業綜合地產和體育主題小鎮領域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精神,明確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體育小鎮也是特色小鎮的建設內容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對于體育的需求越來越大,而體育類小鎮能夠集合體育、旅游、文化、健康等多種產業,對于帶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作用顯著。
4> 冰雪運動領域
隨著冬奧會的臨近,冰雪產業越來越“熱”。冰雪設施的建設企業將從中受益。隨著“三億人上冰雪”口號的提出,冰雪器材和用品的需求量將激增,壓雪機、造雪機等各類冰雪裝備市場就會很大。馬上要辦冬奧會,在建冰場、雪場,都需要造雪機等各種裝備,這個產業從商業角度來講是可以掙錢的。另外冰雪運動培訓和冰雪旅游業也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5> 體育與大健康對接的領域
最近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大健康被預測將是僅次于房地產的產業,是未來中國引導性產業之一,體育對接健康產業的未來空間非常大。現在國際上最流行的就是exercise is medicine,運動是良藥,對于大健康來講,講的是健康關口前移、健康重心下移,與其吃藥,不如先吃 exercise 運動這副藥。體醫結合將是未來很好的一個商業機會。
中國體育產業自國務院2014年發布里程碑式的46號文件,吹響了中國體育體育產業未來黃金十年,5萬億市場規模沖鋒號。后續2016年密集集中發布體育產業“十三五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配套政策文件。目前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僅1.46平方米,室內場館人均0.19平米,到2025年我國人均體育場地將達到2平方米,預計未來需要建設將近8億平米體育場地。
冬奧加速了冰雪大市場培育,2016年體育總局、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發布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體育總局發布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計劃(2016-2020),規劃提到到2020年我國冰雪產業規模達到6000億。體育旅游度假占據旅游度假份額超過四分之一,預計2017年將繼續保持年20%以上增勢。
可以大膽預測,2017年作為2022年冬奧啟動元年,體育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體育市場急劇擴大,體育人口倍增。體育產業與房地產產業融合力度加大,房地產業急需供給側改革的形態下體育產業作為供給側形成一個重要突破口。特色小鎮項下的體育特色小鎮將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與地產產業高度關聯性的體育主題旅游度假、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場館運營、體育IP等迅猛發展,體育圈獨角獸企業開始萌芽。預計2017年體育產業投資更趨于理性,體育小鎮、場館運營和體育消費等將被重點關注,冰雪大市場將是政府、資本和企業關注焦點。
體育產業的分類
以體育產品和勞務生產方式分類經營型體育產業:由體育的社會團體、企業、個人舉辦的以盈利為目的的,以休閑、娛樂類體育項目為經營對象的產業部門。半經營型體育產業:由政府舉辦或資助的帶有公益性質的體育服務。非經營性體育產業:如政府、社會團體等出資進行的群眾性體育活動。
按管理體制分類體育主體產業:以體育資源為開發基礎直接進行的生產與經營活動。體育相關產業:以體育為載體,向消費者間接提供各種產品與服務的生產與經營活動。體辦產業:行政部門內活動或單位利用體育資源為彌補經費不足進行的生產經營活動。
體育產業的特征
空間依存度大:體育產業經營首先要考慮為從事體育活動的消費者提供必要的體育健身活動場地場館,還要考慮經營地點的區位因素等。
時間消費明顯:大多數體育消費者只有在擁有相對充裕的余暇時間的前提下才可能進行體育消費。
消費層次要求高:只有大眾有了一定程度的消費能力和較高層次的精神娛樂需求之后,才可能誕生體育產業。
服務質量要求高:體育服務業是體育產業的核心,體育消費者要通過時間和金錢的消費換取運動滿足感、體質增強等多層次消費需求。
猜你感興趣:
2.2017體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