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稅收新政策出臺
2017稅收新政策出臺
稅收有哪些新的政策,關于稅收有哪些新的變化。稅收政策出臺后將會帶來哪些新的變化。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稅收新政策,希望你們喜歡!
2017稅收新政策
一、車輛購置稅
小排量汽車優惠幅度調整為7.5%
12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了最新的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2017年將延續購置稅減免的政策,但優惠幅度由原來的5%調整為7.5%。其中,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對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減按7.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復按10%的法定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
所稱乘用車,是指在設計和技術特性上主要用于載運乘客及其隨身行李和(或)臨時物品、含駕駛員座位在內最多不超過9個座位的汽車。具體包括:(一)國產轎車:“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以下簡稱合格證)中“車輛型號”項的車輛類型代號(車輛型號的第一位數字,下同)為“7”,“排量和功率(ml/kw)”項中排量不超過1600ml,“額定載客(人)”項不超過9人。(二)國產專用乘用車:合格證中“車輛型號”項的車輛類型代號為“5”,“排量和功率(ml/kw)”項中排量不超過1600ml,“額定載客(人)”項不超過9人,“額定載質量(kg)”項小于額定載客人數和65kg的乘積。(三)其他國產乘用車:合格證中“車輛型號”項的車輛類型代號為“6”,“排量和功率(ml/kw)”項中排量不超過1600ml,“額定載客(人)”項不超過9人。(四)進口乘用車。參照國產同類車型技術參數認定。
乘用車購置日期按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或《海關關稅專用繳款書》等有效憑證的開具日期確定。
新車購置稅額金額=購車價格(含稅價)÷1.17(增值稅率17%)×10%(2017年新規為7.5%),簡單來說就是,用車輛的發票價格除以1.17,再乘以7.5%即為消費者2017年所應繳納的車輛購置稅。
二、增值稅
正式啟用增值稅普通發票(卷票)
為了滿足納稅人發票使用需要,國家稅務總局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啟用增值稅普通發票(卷票)。增值稅普通發票(卷票)的發票代碼為12位,編碼規則:第1位為0,第2-5位代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第6-7位代表年度,第8-10位代表批次,第11-12位代表票種和規格,其中06代表57mm×177.8mm增值稅普通發票(卷票)、07代表76mm×177.8mm增值稅普通發票(卷票)。
增值稅普通發票(卷票)的基本內容包括:發票名稱、發票監制章、發票聯、稅徽、發票代碼、發票號碼、機打號碼、機器編號、銷售方名稱及納稅人識別號、開票日期、收款員、購買方名稱及納稅人識別號、項目、單價、數量、金額、合計金額(小寫)、合計金額(大寫)、校驗碼、二維碼碼區等。
增值稅普通發票(卷票)的發票號碼為8位,按年度、分批次編制。增值稅普通發票(卷票)稅徽使用光變油墨印制,直視顏色為金屬金色,斜視顏色為金屬綠色,顯示效果明顯、清晰。增值稅普通發票(卷票)由納稅人自愿選擇使用,重點在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中推廣使用。
三、印花稅
發布印花稅管理規程(試行)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關于發布<印花稅管理規程(試行)>的公告》(以下簡稱《管理規程》),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管理規程》適用于除證券交易外的印花稅稅源管理、稅款征收、減免稅和退稅管理、風險管理等事項,其他管理事項按照有關規定執行。納稅人應當如實提供、妥善保存印花稅應納稅憑證等有關納稅資料,統一設置、登記和保管《印花稅應納稅憑證登記簿》,及時、準確、完整記錄應納稅憑證的書立、領受情況。《登記簿》的內容包括:應納稅憑證種類、應納稅憑證編號、憑證書立各方(或領受人)名稱、書立(領受)時間、應納稅憑證金額、件數等。應納稅憑證保存期限按照《征管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納稅人書立、領受或者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列舉的應納稅憑證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時,即發生納稅義務,應當根據應納稅憑證的性質,分別按《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對應的稅目、稅率,自行計算應納稅額,購買并一次貼足印花稅票。
一份憑證應納稅額超過500元的,納稅人可以采取將稅收繳款書、完稅證明其中一聯粘貼在憑證上或者由地方稅務機關在憑證上加注完稅標記代替貼花。同一種類應納稅憑證,需頻繁貼花的,可由納稅人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是否采用按期匯總申報繳納印花稅的方式。匯總申報繳納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個月。采用按期匯總申報繳納方式的,一年內不得改變。
實行核定征收印花稅的,納稅期限為一個月,稅額較小的,納稅期限可為一個季度,具體由主管稅務機關確定。納稅人應當自納稅期滿之日起15日內,填寫國家稅務總局統一制定的納稅申報表申報繳納核定征收的印花稅。
印花稅實行減免稅備案管理,減免稅備案資料應當包括:納稅人減免稅備案登記表;《登記簿》復印件;減免稅依據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資料。多貼印花稅票的,不得申請退稅或者抵用。
四、關稅
1.關稅調整方案發布實施
12月23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通知稱,《2017年關稅調整方案》已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并報國務院批準,自2017年1月1日起實施。
根據《方案》,對部分信息技術產品最惠國稅率自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繼續實施首次降稅,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第二次降稅;自2017年1月1日起對822項進口商品實施暫定稅率,自2017年7月1日起,將實施進口商品暫定稅率的商品范圍調減至805項;對鉻鐵等213項出口商品征收出口關稅,其中有50項暫定稅率為零。
2017年關稅調整將秉承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繼續鼓勵國內亟需的先進設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進口,以進口暫定稅率方式降低集成電路測試分選設備、飛機用液壓作動器、高分辨率硬盤式數字電影放映機零件、熱裂解爐、天然軟木塞等商品的進口關稅。為豐富國內消費者的購物選擇,還將降低金槍魚、北極蝦、蔓越橘等特色食品和雕塑品原件等文化消費品的進口關稅。
另外,為擴大雙邊、多邊經貿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2017年我國將繼續對原產于25個國家或地區的部分進口商品實施協定稅率,其中需進一步降稅的有中國與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秘魯、哥斯達黎加、瑞士、冰島、巴基斯坦的自貿協定。
2.新增香港澳門享受零關稅貨物原產地標準
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公布2017年1月1日起新增香港澳門享受零關稅貨物原產地標準及相關事宜的公告》(2016年第77號)。
根據《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香港CEPA)和《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澳門CEPA)及其相關補充協議,海關總署制定《2017年1月1日起香港CEPA項下新增零關稅貨物原產地標準表》《2017年1月1日起澳門CEPA項下新增零關稅貨物原產地標準表》,對部分享受貨物貿易優惠措施的香港貨物原產地標準進行了修改:
《2017年1月1日起香港CEPA項下新增零關稅貨物原產地標準表》《2017年1月1日起澳門CEPA項下新增零關稅貨物原產地標準表》使用簡化的貨物名稱,自2017年1月1日起執行。新增香港、澳門享受零關稅貨物的范圍與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中相應稅號對應的商品范圍一致。
對海關總署公告2011年第82號附件1《享受貨物貿易優惠措施的香港貨物原產地標準表(2012年版)》所列的稅號32061900、63079000等貨物的原產地標準進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原產地標準自2017年1月1日起執行。
五、稅務行政處罰
實施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規則
為規范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規則》(以下簡稱《行使規則》),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行使規則》主要通過規范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切實解決執法實踐中裁量空間過大、尺度不統一等突出問題,進一步規范稅收執法,尊重和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促進執法公平,預防稅收爭議,促進納稅遵從。
《行使規則》分為4章28條,定位于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原則和程序性規則。稅務總局負責對相關制度和規則進行總體規劃設計,省稅務局負責制定處罰裁量基準并監督執行,各執法單位負責遵照執行。《行使規則》從總則、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制定、行政處罰裁量規則適用、附則四個方面,建立起一整套規范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的制度。一是確定了合法、合理、公正、公開、程序正當、信賴保護、處罰和教育相結合7項基本原則;二是規范了裁量基準的制定程序和標準,對省稅務機關出臺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提供了統一“標尺”;三是規定了行政處罰裁量規則,明確了首違不罰、文書說理、案例指導等工作要求,強調了一事不二罰、責令限期改正、不予處罰、從輕及減輕處罰等裁量規則適用;四是規范了一般程序性制度,列明了告知、回避、陳述申辯、聽證、重大處罰事項集體審議等程序制度;五是健全了相關保障措施,對組織領導、執法協作、信息化管理、監督問責等配套制度建設提出了要求。
車輛購置稅新政策
根據通知,乘用車購置日期按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或《海關關稅專用繳款書》等有效憑證的開具日期確定。在一年前,為促進新能源車和小排量汽車發展,國務院發布通知,自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對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由10%稅率減到5%稅率。
減免后,小排量汽車購買量增長迅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6年1—11月,1.6升及以下乘用車銷售1562.8萬輛,比同期增長22.5%,占乘用車銷量比重為72.1%,比上年同期提高3.8個百分點。而在今年最后兩個月,為了趕上購置稅減半的最后列車,中國車市出現了火爆的消費場景。
購置稅優惠政策的繼續與否是車企在判斷明年市場發展趨勢的重要依據。從此前的諸多跡象來看,購置稅優惠政策的延續可能性十分大。在今年12月初,有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高層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由于汽車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汽車行業購置稅優惠政策應該會繼續實行,而政策會趕在12月下旬左右出臺。
在購置稅即將到期的國慶期間,不少地方出現趕搭最后一班車的情況,小排量汽車銷售量大增,并帶動車市整體上漲。在今年10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已經正式向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提交建議,將這一稅收優惠政策延期。一個月后,國家發改委、交通部、財政部等多個部委在11月1日召開閉門會議,就是否延續該政策做商討,一些企業人士也列席其中。
有某部委相關人士在現場表示,希望企業能夠做好兩手準備,如果購置稅減半政策無法延續,在替代政策上,現場提出重啟汽車下鄉、以舊換新以及控制限購城市增加,對已經限購城市定向增加限量等。但在經過幾輪商討之后,拿出來一個折衷的辦法。“這是協調各方之后的方案”。中汽協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中國政府曾在2010年推行1.6L以下車型購置稅減半,當年國內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2.37%,乘用車銷量增長33.17%。但是在政策結束后的2011年,汽車銷量增幅僅為2.45%,增速為13年來最低水平。不過,經過兩年的休養生息,再加上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刺激,今年汽車市場表現超乎預計。
今年11月,汽車產銷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當月產銷環比和同比增速均超過10%,產銷量創歷史新高。1-11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02.7萬輛和2494.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3%和14.1%,高于上年同期12.5和10.8個百分點。1-11月汽車產銷穩定增長,增幅比1-10月小幅提升。
盡管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優惠幅度收窄,購置稅升至7.5%,但在業內看來,這對企業影響不會很大。“還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畢竟政策明確指出了2018年會完全退出。”一位自主品牌企業高層對記者表示。
在其看來,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升至7.5%不是“打雞血”式的刺激,但也是一種吸引人的促銷手段。而一些廠家也在醞釀繼續延續去年的補貼購置稅,實施全免購置稅的商務政策。
但對于購置稅減免這種政策,汽車企業也是又愛又恨。在一些企業看來,這種幾乎等同于“打雞血”的做法,只是提前消化了需求。
業內人士表示,不管是購置稅減半政策還是何種刺激政策,汽車產業鏈一定要保持冷靜。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曾警告說,廠家和供應商不能把“購置稅減半”這個短期政策的扶植導向當作長期的戰略。“
不過,在2016年的汽車消費中,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半的負面影響似乎并沒有想得大。“在今年的購置稅減半政策中,出現的消費高潮主要集中在附加值比較低的小排量車型上,它的購買對象多是對價格敏感的中低收入群體。但是我們看到B級、C級車市場,今年的銷量情況并不好。”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這也就是說,今年僅僅是對這部分消費群體所在市場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透支,而其余板塊在經過修養生息之后,明年市場情況可能轉好,這可能對市場增長起到帶動作用。而中汽協相關人士認為,2016年全年汽車銷量為2800萬輛,同比增長可達13.9%。
而在2017年,如果小排量購置稅減半政策延續,全年銷量為2968萬輛,同比增長6%。“甚至可能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一位中汽協高層私下對記者表示。
2017稅收新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