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保轉社保最新政策
農村養老保險有哪些新政策,關于農業養老保險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熱點問題。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寧夏農村養老保險政策,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寧夏農村養老保險政策
一、基本原則
新農保工作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逐步解決農村居民老有所養問題。新農保試點的基本原則是“?;?、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一是從農村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籌資標準和待遇標準要與經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二是個人(家庭)、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三是政府主導和農民自愿相結合,引導農村居民普遍參保;四是中央確定基本原則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訂具體辦法,對參保居民實行屬地管理。
二、任務目標
探索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新農保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農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試點覆蓋面為全國10%的縣(市、區、旗),以后逐步擴大試點,在全國普遍實施,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
三、參保范圍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愿參加新農保。
四、基金籌集
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準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A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準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準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五、建立個人賬戶
國家為每個新農保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目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六、養老金待遇
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對于長期繳費的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于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七、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
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
要引導中青年農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長繳多得。具體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規定。
八、待遇調整
國家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全國新農保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
2017寧夏養老金上調政策
日前,記者從寧夏自治區人社廳獲悉,經自治區政府批準,從2017年1月1日起,全區所有符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員,統一提高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據介紹,全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人每月115元提高到120元,即增加5元。此次增加的基礎養老金不得沖抵或替代各地此前自行提高的基礎養老金,自治區增加的基礎養老金由自治區財政全額下撥,各地于4月20日前發放到位。
記者從自治區社保局了解到,截至2016年底,寧夏城鄉居民養老參保人數達到186.2萬人。
寧夏《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養老金方案》第一次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同步調整。此次調整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范圍包括2015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職)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生活費)的人員,調整時間自2016年1月1日起。按照國家人社部、財政部“總體調整水平為2015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的要求,寧夏調整總水平按2015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加權月人均養老金2770元的6.8%左右確定,人均調整189元。其中,企業退休人員按其月人均養老金水平7%調整;機關事業單位按其月人均養老金的6.28%調整。
據介紹,寧夏所有符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都可以按照增加的標準相應提高基礎養老金待遇水平,統一于2017年4月20日之前將提標部分發放到每一位符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的人員手中。這是寧夏繼2012年、2013年和2015年分別提高全區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后,第四次統一提高全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將有38.4萬多城鄉老年居民直接受益,惠及數十萬城鄉家庭。
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2017年民生實事任務分工的通知》(寧政發〔2017〕2號)精神,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決定提高我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F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標時間和范圍
從2017年1月1日起,全區所有符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員,統一提高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二、提標幅度
全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人每月115元提高到120元,即增加5元。此次增加的基礎養老金不得沖抵或替代各地此前自行提高的基礎養老金。
三、補助資金渠道和發放時間
自治區增加的基礎養老金由自治區財政全額下撥。各地于2017年4月20日前發放到位。
四、組織實施
當前,在自治區經濟下行壓力大、財政增收幅度減少的情況下,決定統一提高全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充分體現了自治區黨委、政府對廣大城鄉居民老年生活的關心和扶持。各市、縣(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財政部門要周密安排,精心組織實施,嚴格按照上述幅度、時間和范圍,及時足額發放到位;要借助這次基礎養老金提標的有利契機,進一步加大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的宣傳力度,積極引導適齡城鄉居民早參保、勤續保、多繳費,進一步提增廣大城鄉居民對社會保障預期的信心。自治區社保局將對各地發放情況進行調度。
農保轉社保最新政策相關文章:
農保轉社保最新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