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養老保險新政策解析
2017年國家養老保險新政策解析
養老保險有哪些新政策,關于養老有哪些新的消息值得關注。國際出臺的養老保險政策有哪些。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年國家養老保險新政策,希望你們喜歡!
2017年國家養老保險新政策
自新農保實施以來,內蒙古6次調整基礎養老金,經過此次調整,基礎養老金達到每人每月110元,惠及222.8萬名待遇享受人員。
北京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由每人每月470元增加到510元;河北省自2017年1月起,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0元;
杭州主城區基礎養老金標準由原每人每月170元提高到190元,蕭山區、余杭區、富陽區與主城區同步調整,其他統籌地按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的標準調整。
從2017年1月1日起,濟南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每人每月增加10元,從現在的100元提高至110元。
每個人都有退休、都要需要養老的一天,對于普通百姓,養老金就是一顆“定心丸”,是活命錢,有單位給交社保的,太幸福了,沒單位交的,視自己情況而定。
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年輕人更要為未來養老早作準備,為了我們在退休以后能安享晚年,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為自己的養老做點什么了……
每個月70,一年840,這在農村老年人的心里也是很知足的,畢竟這些錢基本可以抵上一個兒子的年養老費。
在我們農村,人到老時,若窮了,兒女都看不起,但老人若有退休養老金的話,很多兒女都愿意爭著搶著養,若是退休職工的話,每年的退休金至少都是萬八千的,兒女更是當寶,誰家要是爭不到老人的話,覺都睡不好。
我希望,我們的政府在財政收入允許的前提條件下,能夠逐年增加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讓全社會的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了沒有勞動能力也能有錢花。
不過,現在,農業戶口取消了,農民也可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最高每月可領1300元養老金:
只要男滿45歲、女滿40歲的農民就能夠進行補繳,但是最高只能夠補繳10年,補繳10年需要交納62952元;
而男滿60歲、女滿55歲的農民,則能夠補繳15年,總共補繳94428元,最高每月可領取到1300元。
一起來看看福建的上調標準: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達到70周歲的企業退休人員,在本次定額調整、掛鉤調整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發40元;
2017年12月31日以前達到或超過70周歲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同樣在本次定額調整、掛鉤調整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增發40元。
此外,在2017年12月31日以前辦理退休手續的企業軍轉干部,如果2017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低于2200元,則補齊至2200元,然后再參加本次基本養老金調整。
國家再一次提高農村養老金
依照我國目前的養老保險制度,還是按照多交多得的方式來發放,城鎮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多,所以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也會相對更多。而為了解決農民的養老難題,國家針對失地農民出臺了相關的養老政策,失地農民也能領到上千元養老金。另外,2017年國家又再一次提高了農村的養老金基本水平,由原來的55元調整到75元。目前能領取75元的養老金人群是以前從來沒有繳納過農村養老保險,且年滿60歲的農村老人。
農民可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最高每月可領1300元養老金
很多農民朋友抱怨75元現在連買油鹽醬醋茶都不夠,還怎么養老?這確實是現在比較嚴峻的問題。但由于農村人口多,資金存在缺口,暫時不可能實現為每位農民都發放上千元養老金。但農民也可以通過像城鎮職工一樣繳交養老保險,領取更多養老金。
根據農村養老保險的補繳要求,只要男滿45歲、女滿40歲的農民就能夠進行補繳,但是最高只能夠補繳10年,補繳10年需要交納62952元;而男滿60歲、女滿55歲的農民,則能夠補繳15年,總共補繳94428元,最高每月可領取到1300元。
一次性補繳15年到底劃不劃算?
很多農民朋友會計算,擔心補繳這么多到時候領不回本,其實這個倒是不用擔心,即便參保人在未領回本的情況下就去世了,剩下的個人繳納的部分也會一次性支付給法定繼承人,也就是說無論如何,你的本金都能夠領回,關鍵是有多少農民能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錢?
所以,劃不劃算才是更值得根據自身情況思考的問題。因為目前補繳養老保險后,不同地方能領取的金額也有所差異,一般是800-1300元,如果按照最高1300元計算,農民在年滿60歲之后總共補繳94428元,至少需要6年時間才能回本;如果每月800元,則需要9.8年才能回本。
需要這么漫長的回本時間,如果農民手中真有將近10萬元,直接花出去,或做其它的投資,是不是能更好規避通脹風險呢?你們覺得呢?
2017年國家養老保險新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