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遼寧醫保新政策
2017年遼寧出臺的關于醫保的政策有哪些,醫保又有哪些新政策。關于醫保又有哪些值得關注。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年遼寧醫保新政策,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年遼寧醫保新政策
變化一:農民工納入基本醫保
根據《意見》,新的制度將覆蓋除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參保人員以外的其他所有城鄉居民,《意見》明確要求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困難的可按照當地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醫保。
《意見》提出,遵循保障適度、收支平衡的原則,均衡城鄉保障待遇,逐步統一保障范圍和支付標準,為參保人員提供公平的基本醫療保障。其中,《意見》明確,城鄉居民醫保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參保人員發生的住院和門診醫藥費用。
變化二: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
對于整合兩項醫保制度后,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籌資問題,《意見》提出,繼續實行個人繳費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為主的籌資方式。逐步建立個人繳費標準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銜接的機制。合理劃分政府與個人的籌資責任,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意見》強調,各統籌地區要于今年12月底前出臺具體實施方案。
遼寧“城居保”政府補助380元/年
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明確指出“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達內記者了解到,我省城鎮居民醫保政府補助已提至380元/年,報銷比例在70%-75%之間。
目前全國已有上海、天津、山東、重慶等至少八個省市出臺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有關政策,遼寧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并軌”的方案,需待國家出臺有關政策后才會啟動并執行。屆時,遼寧將有2687萬人受益,并在2016年1月1日起執行。據了解,城居醫保和新農合在參保人員、待遇、基金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實現“并軌”后,不僅兩者在定點醫院范圍、用藥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服務設施目錄等方面可以實現資源共享,而且對參保人來說,門診病種有望增多,結算也將快捷省事。
城鎮居民醫保政府補助標準漲到380元
今年,沈陽城鎮居民醫保的政府補助標準提高了60元,達到380元。這是自2007年建立居民醫保制度以來,各次調整中幅度最大的一次,約140余萬居民受益。據統計,沈陽市連續多次提高城鎮居民醫保政府補助標準,起初政府補助標準只有40元,后來提高到80元、120元,之后又提到了200元、240元、280元,提高到320元。今年,政府補助標準提高了60元,達到380元,漲幅也比去年增加了20元。目前,沈陽市的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已達95%以上。與最初的補助標準40元相比,漲幅接近9倍。
低保邊緣戶人員個人繳納部分減為32元
與政府補助標準的成倍提高相比,個人繳費標準并沒有增多。低保邊緣戶人員個人繳納部分也比之前減少。比如,在校大學生、中小學生及其他未成年人中,屬于低保邊緣戶人員,以往個人需要繳納80元,今年調整后,個人繳納僅為32元。降低原因是政府幫這類人群繳付了60%,以此減輕了該群體的參保壓力。新調整的個人繳費標準將自今年9月1日起開始執行,政府補助的新標準從今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
年度累計超過1.6萬元由大病保險按50%—85%支付
沈陽市已確定在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發生的年度累計負擔范圍內醫療費用超過1.6萬元以上及超過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后的費用,按50%—85%的比例由大病保險支付。按照《城鎮居民大病保險實施細則》,大病保險將按醫院等級、個人自付醫療費用累計檔及相應遞增比例進行補償。
截至目前,已有天津、青海、山東、重慶、廣東、寧夏、浙江等七個省份完成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整合,并建立起統一的、城鄉一體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此外,新疆建設兵團也實行統一的居民醫療保險制度。
除了上述省份,部分縣市也展開城鄉醫保并軌的實踐。江西省南昌市將從2016年1月1日起基本實行“保障范圍和項目統一、籌資標準統一、待遇水平統一、經辦流程統一、基金管理統一、網絡信息系統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疆烏魯木齊市、四川省宜賓市、江蘇省南通市等地的城鄉醫保整合并軌也將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運行。
據了解,制度并軌后,不屬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范圍的城鄉居民,包括農村居民、城鎮非從業居民等,均可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地區內實行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實現統一的管理部門、籌資標準和信息系統。
新農合基金和城鎮居民醫保基金統一為城鄉居民醫保基金。
從執行上看,在實現城鄉居民醫保并軌的地區,絕大部分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管理和經辦,但也有并軌到新農合系統的地區,如安徽省界首市、寧國市。
根據人社部的最新統計,目前我國三項基本醫保制度(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農合)覆蓋人數已經超過13億人。
隨著全民醫保體系基本形成,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體制也被確定為既定方向。2013年3月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曾提出,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職責要整合為由一個部門承擔,并明確整合工作要在當年的6月底前完成。
2017年遼寧省異地就醫報銷最新政策
2015年12月30日,在省政協第十一屆十三次常務委員會議上,省政府相關負責人通報了省政府關于省政協提案和省政協會議建議的辦理情況。針對社會各界十分關心的異地就醫結算問題,省政府組織相關部門進行了調研論證,在沈陽、撫順、錦州、鐵嶺、盤錦等5市開展試點。
目前,試點工作結束,省級異地就醫結算平臺搭建完畢,2016年春節前將有沈陽、大連、撫順、錦州、鐵嶺、盤錦、本溪、營口、遼陽等9個市納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
異地就醫 聯網結算十幾秒就搞定
沈陽、撫順、錦州、鐵嶺、盤錦成為首批試點市,服務對象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退休人員、在職職工長期異地工作人員等異地居住人員,異地住院結算時,醫保可以直接報銷,自己只承擔自己應付的部分。
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醫保處處長劉紅濤告訴記者:“辦理者只需向參保地的醫保經辦機構提出申請,再到居住地醫保經辦機構備案就可以了。 ”記者了解到,這種申請是終身有效。
已經辦理審批備案的異地居住人員拿著社會保障卡和居住地醫保手冊,在居住地異地結算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結算時按居住地的結算標準,患者只需支付應個人承擔的那部分費用,統籌基金支付的部分由醫院和醫保經辦機構直接結算。
患者在醫院結算時手續也不麻煩,沈陽軍區總醫院信息科高級工程師高軼測算了一下,從上傳費用明細、預結算到打印發票,整個流程下來也就十幾秒的時間。
醫患信息報銷結算過程全聯網
只需把社會保障卡一插,十多秒就辦結了異地就醫結算手續。其實,支撐起這個終端的是一個設計嚴謹、四通八達的“高速路網”。
看似簡單的異地就醫持卡結算,實則是醫保管理中的一個大難題。既有各市醫保標準的不同,又有各市結算平臺的應用技術差異,無法實現互聯互通。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得從政策設計和網絡建設兩個方面同時入手。
經過多方研究論證,我省決定執行居住地醫保目錄、實施參保地報銷政策、按照居住地醫保結算、省級平臺清算的管理辦法,實現異地居住人員持卡就醫、聯網結算。省平臺還設計了藥品、診療、醫療服務項目的“目錄”,以解決因各地政策差異和代碼不統一而造成的信息傳輸障礙。
此外,異地居住人員所享受的大額及補充醫療保險待遇將在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結算完畢后進入理賠程序,所報銷費用匯入本人社會保障卡的金融賬戶中。
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擴至9個城市
在沈陽等5市的異地居住人員走上就醫“高速路”時,其他市的異地居住人員也有望早些享受這種快捷。
省人社廳已經開始擴建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的高速路網,將新增大連、本溪、營口、遼陽4市。目前,大連、本溪正在進行聯網測試。
在擴面的同時,加強全省醫保信息化和經辦能力建設是重點。目前,全省正在逐步統一“三個目錄”的信息代碼,縮小各統籌地區待遇政策差異,為全面實現省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掃清制度壁壘。
2017年遼寧省醫保報銷比例及流程
其報銷是按比例進行的,一般為70%左右。其報銷的比例和多少跟自己的檢查和用藥情況,醫療等級等因素有關。舉個例子就比較清晰了,A類藥品可以享受全報,C類就需要全部自負費用。
某人用掉醫藥費總計15000元,而報銷公式是這樣的:(15000-500《起付線》-自費藥)*70%,如果說自費藥占據很大比例,其報銷下來是沒有多少金額的。
另外需要到指定醫療機構就醫,這點很重要./>/>問題補充:企業還每年給交了一份叫大額險的保險,一年只交12元錢,這個險對醫藥費報銷是如何規定的?/>顧名思義簡單講,就是針對重大疾病的醫療費用支出的報銷,比如腫瘤,燒傷等情況,就可以享受相關報銷待遇。當然以上兩者都有限額要求,一般根據當地社平工資,生活水平而定金額的。
2017年遼寧醫保新政策相關文章:
2017年遼寧醫保新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