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惠農政策盤點
進入新世紀, “三農”問題備受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為了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帶動農村經濟發展,黨和政府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如資金補貼、土地流轉、加強農田水利和生態建設、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農合和新農保等。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惠農政策,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惠農政策大盤點
一、城鄉統籌
“落戶”城鎮將進一步加快
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寬城鎮落戶條件,建立健全“人地錢”掛鉤政策。擴大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范圍。居住證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要加快覆蓋未落戶的城鎮常住人口,使他們依法享有居住地義務教育、就業、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
小城鎮幫農民掙錢顧家兩不誤
發展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容納更多的農民工就近就業創業。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逐步納入公租房供應范圍。
二、就業
培訓2100萬人次以上農民工
著力擴大就業創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高達765萬人,要落實好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促進多渠道就業創業。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提供托底幫扶。完成2100萬人次以上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任務。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扶持。切實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和就業創業服務工作。
三、教育
向中西部和邊遠、貧困地區傾斜
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邊遠、貧困地區傾斜力度。統一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善薄弱學校和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加快健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學雜費。落實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政策。繼續擴大重點高校面向貧困地區農村招生規模,落實和完善農民工隨遷子女在當地就學和升學考試政策。
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
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引導農民適應市場需求調整種養結構,適當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保障農民合理收益。積極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完善對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政策,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鼓勵農戶依法自愿有償流轉承包地,開展土地股份合作、聯合或土地托管。
推進農業現代化
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建立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
強化農業基礎支撐。全面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并實行特殊保護,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保障財政對農業投入,建立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和農村金融服務,引導帶動更多資金投向現代農業建設。
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
改善農村公共設施和服務。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要加快通硬化路、通客車。抓緊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兩年內實現農村穩定可靠供電服務和平原地區機井通電全覆蓋。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四、脫貧
1000萬以上農村人口將脫貧
實施脫貧攻堅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其中易地搬遷脫貧200萬人以上,繼續推進貧困農戶危房改造。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增長43.4%。在貧困縣推進涉農資金整合。解決好通路、通水、通電、通網絡等問題,增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能力。
惠民政策向貧困地區傾斜國家各項惠民政策和民生項目,要向貧困地區傾斜。深入開展定點扶貧、東西協作扶貧,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
五、醫療
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補助提高到420元
今年要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中央財政安排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160億元,增長9.6%。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加快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結算。
人均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提高到45元
加快培養全科醫生、兒科醫生。在70%左右的地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從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進醫療資源向基層和農村流動。
二孩配套政策將完善
完善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配套政策。要加快健全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嚴守從農田到餐桌、從企業到醫院的每一道防線,讓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放心。
六、養老
城鄉低保人均補助分別提高5%和8%
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推進多種形式的醫養結合。落實臨時救助、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制度,合理確定救助供養標準,完善工作機制。城鄉低保人均補助標準分別提高5%和8%。
加快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使困難群眾遇急有助、遇困有幫,讓社會充滿關愛和溫暖。
農村宅基地六項惠農政策
1、完善土地征收相關法律法規
在征收土地過程中農民勢必和開發商有牽扯不斷地糾紛,因此在將來的征收過程中盡量縮小公用地的范圍,減少土地征收對農民帶來的損失。
土地出讓
2、土地出讓、租賃、入股
城鄉一體化過程中,農民可以通過土地進行出讓、租賃、入股權能,實現農村土地的利益最大化。
宅基地政策
3、改革農村宅基地政策
在新出臺的政策里,基本上是一戶一宅,對于一部分自愿退出農村宅基地的,國家可以在經濟上進行補償,農村住宅區實現“一戶一宅”。
4、土地利益分配制度
在農村經常發生因個人和集體在利益分配不公而引起的沖突。因此要完善土地利益分配制度,提高農民收入。把農民進城后的大量空余宅基地進行靈活的處理,兼顧多少的利益,讓農民進城后足以生活有保障,實現雙贏。
5、農村宅基地買賣
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宅基地所有權是農村集體,如果進行有必要的買賣,必須經過村委會的同意,且只能在同村的村民內部流轉。然而,據地合君了解的情況,現在有部分的農村地區對此審核的并不是很嚴格,導致一部的農村宅基地無故流失甚至當作工業用地,極大的損害了農民的相關權益。
在農村的新宅基地政策實施之后,如若發現不符規定的入地買賣,村委不僅有權沒收其手中的宅基地,還可以將其起訴至人民法院。所以,新規定實施之后,會讓一部分發土地財的人的日子很不好過。
6、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
新政策實施之后,再遇到宅基地拆遷的情況,就要實行“分開補償”的方式了。一是宅基地補償,二是房屋補償。由于宅基地的產權屬于村集體,因此,這部分補償歸村集體所有,不會直接給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產權屬于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補償歸村民所有。補償之后,然后再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宅基地,讓其在宅基地上蓋新房。
2017惠農政策相關文章:
1.2017惠農政策
2.2017惠民政策
2017惠農政策盤點





上一篇:2017黃標車報廢政策
下一篇:2017婚假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