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貴州省考加分政策詳情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長生加分政策,主要為了彌補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貴州省考加分政策,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年貴州高考加分政策
2017年貴州高考加分政策:
1、競賽、運動員加分5分
有關獎項、名次、稱號的應屆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生,經審查公示后,可享受總分加分5分的政策照顧。
2、烈士、華僑子女、少數民族加分10分或20分
烈士子女、華僑子女、歸僑子女、臺灣省籍考生、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總分加分10分。
3、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總分加分20分。
4、具有貴陽市云巖區、南明區、花溪區、烏當區、白云區、觀山湖區,遵義市紅花崗區、匯川區,安順市西秀區戶籍的少數民族考生,總分加分10分;具有其他縣(市、區、特區)戶籍的少數民族考生,總分加分20分。
5、農村獨生子女戶女孩考生加分10分
在貴州省農村連續居住五年以上,具有農村戶籍的獨生子女戶女孩考生和二女結扎戶女孩考生,總分加分10分。
附:2017年貴州高考政策
11月25日,記者從貴州省招生考試院獲悉,我省2017年高考報名將于2016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進行。
報考內容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體育及藝術類專業考試、英語聽力考試、英語口語考試、中職單報高職考試、民族語言口語測試報名。
這幾種情況不得報考
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的在校生;
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
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非應屆畢業年份以弄虛作假手段報名并違規參加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包括全國統考、省級統考和高校單獨組織的考試招生,以下簡稱高考)的應屆畢業生;
因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定,被給予暫停參加高校考試招生處理且在停考期內的考生;
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采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這些人員可以報考
具有我省戶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報名參加我省2017年高考: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
外來人員隨遷子女考生具備上述三項條件,且符合《貴州省外來人員隨遷子女報考普通高等學校暫行規定》報考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我省2017年高考。
報考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的考生,可以報名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育或藝術類專業考試:符合我省2017年高考報名條件;具有一定體育或藝術特長。
符合我省2017年高考報名條件的考生,可以報名參加2017年3月高考英語聽力考試。
符合我省2017年高考報名條件、欲報考外語外貿類等有英語口語考試成績要求的院校或專業的考生,可以報名參加高考英語口語考試。
符合下列條件的我省公民,可以報名參加全省統一組織的中職單報高職考試: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我省中等職業學校(含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級中學、技工學校)應、往屆畢業生;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 。
報名手續
應屆高中畢業生原則上在本人戶籍所在地的縣(市、區、特區)招生辦指定的報名點辦理高考報名手續。經考生本人申請,就讀中學所在地縣(市、區、特區)招生辦同意,也可在就讀中學所在地縣(市、區、特區)招生辦指定的報名點報考。
應屆少數民族考生政策照顧加分按考生戶籍所在地民族加分政策執行。
往屆高中畢業生及同等學歷考生必須到本人戶籍所在地的縣(市、區、特區)招生辦指定的報名點辦理高考報名手續。
應、往屆高中畢業生及同等學歷考生報名時均須提供本人戶籍、法定監護人戶籍、二代身份證、學籍證明或學歷證明原件和復印件。
符合《貴州省外來人員隨遷子女報考普通高等學校暫行規定》(黔府辦發〔2012〕63號)報考條件的外來隨遷子女考生,在戶籍居住證(或暫住證)所在地的縣(市、區、特區)招生辦辦理高考報名手續。
中職應屆畢業生由學校集體組織在市(州)招生辦指定的報名點報名(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不能報考);中職往屆畢業生須持本人戶籍、畢業證、二代身份證等證件在戶籍所在地的市(州)招生辦指定的報名點報名。
報考保送生、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自主招生、單獨招生、中職推優招生、體育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等特殊類型招生的考生,都必須先辦理高考或中職單報高職報名手續。
2017高考加分政策
2017高考加分政策:
其中,家長最關注的加分照顧政策中新增了一項規定:在2017年高校招生中,經共青團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聯合激勵系統認定,獲得5A級青年志愿者的,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其他可享優先錄取政策的考生條件與去年相同,包括一至四級殘疾軍人的子女、因公犧牲軍人的子女、退出部隊現役的考生、散居在漢族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等十幾類。
在加分方面,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可加10分投檔;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可加20分投檔。
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烈士子女等幾類考生,由省級招委會決定,可在高校投檔分數線下適當降低分數要求投檔,降分幅度不得超過20分。
2015年1月1日前在高中階段獲得省級優秀學生,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者等稱號、獎勵或名次的考生,可在統考分數上適當加分投檔,增加的分值不得超過5分。
距離高考還有三個多月,《規定》一出,瞬間攪動了上千萬考生和家長的心弦。
那么,如何才能成為5A級志愿者?
依據《志愿服務記錄辦法》《中國注冊志愿者管理辦法》,以“志愿中國”網站注冊志愿者數據為基礎,以志愿服務時長、頻次、單次服務時長三個主要因素,綜合考慮獲獎、社會評價等方面因素,建立青年志愿者信用評價的指標體系,將青年志愿者劃分為1A-5A五個等級。5A級青年志愿者約占青年志愿者總人數的5%。
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表示,目前,評選1A-5A五個等級的詳細標準尚未公布。根據民政部發布的《志愿服務記錄辦法》,志愿服務記錄時間累計達到100小時、300小時、600小時、1000小時和1500小時的志愿者,可以依次申請評定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志愿者。
以北京市為例,目前全市通過“志愿北京”平臺記錄注冊志愿者服務信息,平臺上一共有373萬注冊志愿者,其中最高級別的五星級志愿者已評選680人,還有800多人正處于公示階段。
也就是說,成為5A級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務記錄時間累計要達到1500小時!
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現在學校、家長和孩子都慢慢有了這個意識,也有需求,但是孩子忙于學業,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做志愿服務。”一名高二學生家長李女士焦慮地說,之前女兒就有去圖書館做義工,這也是她最認可的一個志愿服務的選擇,可是每次去做了一個小時志愿服務,就要早早回家學習。
李女士說,圖書館的環境安靜、安全,與書為伴,氛圍好,家長最放心。相較博物館,這里服務的內容上手也快,主要是清理打掃書架,把圖書歸類整理,不需要復雜的培訓。
記者還聯系上了兩名志愿服務超1500小時的中學生,都在杭州念書——
講述人:朱瑜俊
杭州建設職業學校高三學生
4年志愿服務達2900小時
起初加入志愿者隊伍,朱瑜俊是和媽媽在杭州火車東站看到一個志愿者微笑亭,里面的志愿者熱情的幫助感動了他,“那時恰逢暑假,媽媽說讓我去鍛煉鍛煉,并非一時沖動,也不是突然愛心泛濫,就是志愿者的眼神,鎖住了我的心。”
2014年,朱瑜俊加入了杭州市青年志愿者協會,除了在火車東站提供志愿服務外,他還去特殊兒童學校,教孩子寫字、畫畫和讀書。在時間和天氣允許的情況下,他會帶行動方便的小朋友到樓下曬太陽、蕩秋千。
只要周末沒課,不是在火車東站和地鐵站,朱瑜俊就是在艮山路的培智學校,4年2900小時,平均下來一天近2個小時。每次志愿服務時,他都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一服務起來就是一整天。
“這里的孩子都特別單純,我想給孩子們提供一些精神或學習上的幫助。”雖然朱瑜俊當時也才讀高一,但他僅僅就想著陪著這群需要關注的孩子。
講述人:柴彥佳
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學高一學生
3年志愿服務達2000小時
得知新增的規定,柴童鞋有些驚訝:“從來沒想過做志愿者能在高考時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的優勢,這算是我的‘小幸運’,雖然如此,我還是會繼續做志愿服務。”
3年2000小時,仔細一算,大約每天要做足1.8個小時。才讀高一,她哪來這么多時間做志愿者?
柴彥佳是從初一開始做志愿者,只要周末和假期都會出現在志愿者活動場地。她的志愿服務場地很“專一”,大部分時間在書店,小部分時間會去社區尋訪老人。
“我一直服務于慶春路的這家新華書店,志愿服務項目還蠻簡單的,就是整理書和幫顧客找書。”柴彥佳從小就喜歡看書,能在書店里做志愿者她表示很滿足,“空閑時我也可以看看書,感覺特充實。”
對于女兒長時間做志愿者服務,柴爸爸覺得非常有意義,“剛開始的初衷也是想讓她多參加一些活動,多積累點社會經驗和閱歷,沒想到她竟喜歡上志愿服務,我覺得至少讓愛心不斷輻射和傳播擴散,是值得鼓勵的。”
2017貴州省考加分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