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溫州人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
2017年溫州人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
溫州大學生創業會不會有補貼?具體政策是什么?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2017年溫州人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希望對您有幫助。
2017年溫州人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如下
創業福利來襲,溫州連發三大紅包
日前,我市出臺《溫州市“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以下簡稱“成長計劃”),旨在大力促進小型微型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快推進溫州經濟轉型升級。
這次公布的“成長計劃”為小型微型企業量身定制,包括優化小微企業準入環境、推進小微企業提質升級、構建小微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等八大舉措,重點引導小微企業從事信息、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產業,進入現代農業(家庭農場)、服務業、社會事業、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等領域。
“服務紅包”:
政府提供無償代辦
“成長計劃”的第一項舉措就是優化小微企業準入環境。包括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全面推進“五證合一”登記模式,確保2015年底前實現“一照一號”;組織實施《溫州市放寬企業住所和經營場所登記條件實施細則》;推動“先照后證”改革措施落地;全面推行網上審批機制,依托省、市政務服務網,采用信息網絡技術,通過窗口申報、網上受理、實時傳送、數據交換、網上審批等實現跨平臺、跨地域網上審批服務;實行無償代辦服務機制,方便小微企業設立、轉型、升級。
“資金紅包”:
國有擔保公司助力
根據“成長計劃”,我市下一步將結合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點,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小微企業金融產品創新和服務力度,全面拓寬融資渠道。加強小微企業貸款專營機構建設,實施和完善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制度,加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力度,提升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全市企業貸款余額比例。
同時,要發揮國有擔保公司作用,進一步拓展小微企業擔保物范圍,提高無形資產在小微企業抵押擔保物中的比重。
“人才紅包”:
高校科技人員可在職創業
“成長計劃”規定,科技人員領辦創辦科技型小微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和不損害本單位利益的前提下,征得同意后在職創業的,其收入在照章納稅后歸個人所有;支持職務成果轉化工作,應用職務發明成果轉化所得收益,除合同另有約定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可按60%~95%的比例劃歸參與研發的科技人員及其團隊擁有。
另外,深入實施溫州市“580海外精英引進計劃”、“551人才工程”等重點人才工程,對頂尖團隊特別重大項目實行“一事一議”,最高給予1億元的科技項目資助。
“稅收紅包”:
小微企業可享減免
根據“成長計劃”的內容,從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20萬元(含20萬元)的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含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月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含3萬元)的納稅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免征營業稅。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對外投資分回的利息、股息、紅利,個人投資者取得的所得,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適用20%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此外,該“成長計劃”還為大學生創辦的小微企業提供場所、公共服務和資金支持,對優秀創業項目給予5萬~50萬元資助。
2016大學生創業政策法規
1、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以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是什么?
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1]16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8]111號)等文件規定,髙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稅收優惠是:持《就業失業登記證》(注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附著《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指畢業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從事個體經營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小型微利企業,按國家規定享受相關稅收支持政策。
2、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以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支持政策是什么?
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1]16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8]111號)等文件規定,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支持政策是: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可在創業地按規定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從事微利項目的,可享受不超過10萬元貸款額度的財政貼息扶持。對合伙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根據實際需要適當提高貸款額度。
3、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以享受的免收費政策有哪些?
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1]16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8]111號)等文件規定,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4、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以享受創業服務有哪些?
一是享受培訓補貼:對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參加創業培訓的,根據其獲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或就業、創業情況,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
二是免費創業服務:有創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可免費獲得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提供的創業指導服務,包括政策咨詢、信息服務、項目開發、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各地在充分發揮各類創業孵化基地作用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并給予相關政策扶持。對基地內大學生創業企業要提供培訓和指導服務,落實扶持政策,努力提高創業成功率,延長企業存活期。
5、高校畢業生怎樣提升自主創業的能力?
有意愿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可以參加創業培訓和實踐,接受普遍的創業教育,以系統學習創辦企業的知識、完善創業計劃、提高企業盈利能力、降低風險、促進創業成功。
目前,許多高校已經開設了創業培訓方面的課程和創業實踐活動,在校大學生可以選擇參加;另外,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也開辦了創業培訓班,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參加有補貼的培訓,以提高創業能力。如“GYB”(產生你的企業想法)、“SYB”(創辦你的企業)、“IYB”(改善你的企業)。
6、國家有哪些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扶持政策?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各項創業扶持政策,改善創業環境,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創業。持《就業失業登記證》(注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附著《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指畢業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從事個體經營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發揮小額擔保貸款政策促進就業的積極作用,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可在創業地按規定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從事微利項目的,可享受不超過10萬元貸款額度的財政貼息扶持。對合伙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根據實際需要適當提高貸款額度。
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小額擔保貸款+信用社區建設+創業培訓” 聯動工作機制。有條件的地區要加大財政投入,并積極引入風險投資資金,探索財政資金、風險投資等與大學生創業賽事的對接模式,規范發展民間融資,多渠道加大創業資金投入。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等優惠政策,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適當放寬市場準入條件,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
7、國家有哪些鼓勵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服務?
各高校要廣泛開展創業教育,積極開發創新創業類課程,完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將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學分管理。積極推廣成熟的創業培訓模式,鼓勵高校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和實訓,提高創業能力。對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參加創業培訓的,根據其獲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或就業、創業情況,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要根據高校畢業生特點和需求,組織開展政策咨詢、信息服務、項目開發、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在充分發揮各類創業孵化基地作用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并給予相關政策扶持。對基地內大學生創業企業要提供培訓和指導服務,落實扶持政策,努力提髙創業成功率,延長企業存活期。
8、國務院在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方面出臺了哪些新政策?
一是從事個體經營的稅費減免政策。持《就業失業登記證》從事個體經營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二是小額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通知》規定,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在創業地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從事微利項目的,可享受不超過10萬元貸款額度的財政貼息扶持。這一政策一方面明確了髙校畢業生可以在創業地申請貸款,同時還將貸款額度提高到10萬元(以前最多只能貸款5萬元),并明確從事微利項目的,中央財政給予全額貼息,有利于引導和促進更多高校畢業生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