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有什么
2017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有什么
國務院常務委員會決議5月1日起全面推行“營改增”,要打通這最后一領域,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希望對您有幫助。
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
自2012年1月1日“營改增”在上海進行試點推行以來,近期召開的國務院會議決定將于今年8月開始從地區和行業兩方面同時擴大“營改增”的試點范圍。
“營改增”是指以前繳納的營業稅改成增值稅。過去我國對產品和勞務分別征收營業稅和增值稅,但兩稅并征會引起嚴重的重復征稅現象,而增征稅僅針對產品或服務增值部分納稅,因此“營改增”可以避免企業重復納稅情況。
“營改增”于2012年1月1日在上海首次推行,主要涉及試點行業包括交通運輸業、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和簽證資訊服務。同年7月召開的國務院會議決定,2012年8月1日到年底,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范圍由上海逐漸擴大到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廣東、廈門等12個省市。
最近決定2013年8月1日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一方面,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擴大到全國范圍,同時將現代服務業范圍擴大到廣播影視制作、播映、發行等。另一方面,將“營改增”擴大到鐵路運輸和郵電通信等行業,開始由試點地區向試點行業擴張。
此次“營改增”對于降低企業稅負效果顯著,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目前全國納入試點范圍的納稅人已超過100萬戶,12個試點省市共為企業直接減稅426.3億元。從試點情況看,這是一項總體減稅的改革,參與試點的小規模納稅人普遍實現減稅,減稅幅度達到40%。
以首個試點地區上海的情況來看,官方數據表明,截止2012年年底,在被納入試點范圍內的15.9萬戶企業中,全年減負面超過90%,全年整體減少稅收200億元左右。2012年新增試點納稅人4.1萬戶,總體稅負下降幅度超過40%。受益于此項稅改,去年上海第三產業增長了10.6%,增加值占全市GDP首次突破60%,拉動經濟增長6.2%。稅收減收還將帶動GDP增長0.5%,拉動出口增長0.7%,同時可以帶來新增就業崗位約70萬個。
然而,在實際推行過程中,一些中小型企業卻出現稅負增加的情況。由于“營改增”減低稅負的前提是將銷售稅額與進項稅額進行抵減,但是部分企業由于生產周期、成本結構等原因,進項稅額較小,而且試點范圍有限,在非試點地區就難以取得進項稅 票或增值稅專用發 票,另外還有一些中小企業的供應商規模較小,無法開具增值稅發 票,這些情況都會造成企業稅負增加。
而這種情況主要反映在中小型企業身上,對于年銷售額500萬以下的小微型企業來說,他們不需要抵扣,因此就不存在無法取得增值稅發 票的情況,征稅方式不變,稅率由5%下調至3%。而大型企業體系較為規范,產業鏈涉及面廣,每個環節抵扣,減稅效果較為明顯。因此,在試行階段“營改增”主要幫助了小微型和大型企業降低稅負。
然而,隨著試點范圍不斷擴大,稅負不減反增的情況也在不斷減少。據權威統計數據,12個試點省市增稅企業所占比例有所不同,但最高不到10%,一般在5%左右,并呈下降趨勢。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認為,部分企業稅負增加這一現象并非稅制設計的問題,隨著試點行業的逐步擴大,抵扣鏈條完整,相信這一問題將逐步解決。
按照7.25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定,今年8月完成第二階段將“營改增”以部分行業在全國范圍推廣之后,第三階段預期在2015年前完成全國范圍內大部分行業實行“營改增”,徹底取消營業稅。期待未來更全面地推行“營改增”,同時配合更完善的增值稅制度,避免某些中小型企業稅負不減反增的情況,實行全國企業稅負減低的期望。
而對于企業來說,特別是此次稅改重點的生產性 服務企業,需要憑借此次稅改,不斷提升服務能級,提高技術含量,向產業鏈中的環節延伸。正如上海華誼(集團)公司總裁劉訓峰所說:“營改增給企業帶來的最大利好絕不僅僅是減點稅收,而是促使企業擴大了市場,提升了能級,這比減稅重要多了。”企業只有抓住機遇,加速產業升級轉型,才能加強自身競爭力。
營改增的計算規則
應納稅額
轉型后應納稅額計算規則
(一)轉型后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的,可按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計算抵扣進項稅額,如取得外地或本市非試點納稅人的原屬于營業稅可差額征收范圍的發票,可按發票金額在銷售額中扣除;如取得稅務機關代開的專用發票可按發票注明的稅款抵扣銷項稅額
(二)轉型后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的,交通運輸業、國際貨運代理業務納稅人取得的外省市和本市非試點納稅人的原屬于營業稅可差額征收范圍的發票,可按發票金額在銷售額中扣除;其他行業如取得外省市和本市非試點納稅人的原屬于營業稅可差額征收范圍的發票,也可按發票額在銷售額中扣除,但取得的本市試點一般納稅人或試點小規模納稅人的發票,不可扣除銷售額。
稅率檔次
根據試點方案,在現行增值稅17%和13%兩檔稅率的基礎上,新增設11%和6%兩檔低稅率。新增試點行業的原有營業稅優惠政策原則上延續,對特定行業采取過渡性措施,對服務出口實行零稅率或免稅政策。
新增四大行業營改增的實施:
建筑業:一般納稅人征收11%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選擇簡易計稅方法征收3%的增值稅。
房地產業:房地產開發企業征收11%的增值稅;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額繳納增值稅;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增值稅。
生活服務業:6%。免稅項目: 托兒所、幼兒園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務,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等。
金融業:6%。免稅項目: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國家助學貸款、國債地方政府債、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貸款等的利息收入等。
營改增的試點行業
(一)、交通運輸業:包括陸路、水路、航空、管道運輸服務
(二)、部分現代服務業[主要是部分生產性服務業]
1、研發和技術服務
2、信息技術服務
3、文化創意服務(設計服務、廣告服務、會議展覽服務等)
4、物流輔助服務
5、有形動產租賃服務
6、鑒證咨詢服務
7、廣播影視服務
(三)、郵政服務業
暫時不包括的行業:建筑業、金融保險業和生活性服務業
(四)電信業
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并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上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上的為一般納稅人,并不是500萬為標準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