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營改增對互聯網金融的影響
2017營改增對互聯網金融的影響
國務院常務委員會決議5月1日起全面推行“營改增”,要打通這最后一領域,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2017營改增對互聯網金融的影響,希望對您有幫助。
2017營改增對互聯網金融的影響如下
早前國務院常務委員會決議5月1日起全面推行“營改增”,要打通這最后一領域,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隨著“五一”小長假結束,昨日迎來營改增試點全面推行的首個工作日。
什么是營改增
增值稅顧名思義就是對于增值部分來征收稅收,一件產品買來500元,賣出去1000元,那么增值部分就是500元,乘以一個稅率,這就是要交給國家的。
而營業稅呢,就非常簡單,一個產品賣出去1000,那么你就乘以一個稅率,就是你要交給國家的。
增值稅最最核心的地方在于他可以設定一個基數,這個基數是可以被扣除的,這樣就可以縮小繳稅基數。
營改增將促進互聯網金融更好發展
參照國務院“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承諾,實際繳納稅金肯定是降低的。因此,營改增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是很好的支持,稅負將更加公平,稅負負擔也會減小。
首先,行業整體運營成本降低。金融業納入營改增試點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利潤將相對提高,這有助于行業更健康規范增長。降低企業成本,增加企業活力也是推行營改增的最主要目的。
其次,增值稅復雜的計稅方法,能在客觀上推動平臺制定更符合稅收政策的服務流程,側面上也會使平臺運營更加規范。
最后,在營改增落地后,平臺的普通投資者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利好傳導效應,獲得更滿意的服務和更多的收益。
營改增對我們的其他好處
1
餐飲發票“價”“稅”分離
自5月1日起,消費者拿到的餐飲企業開具的發票與現在的發票會有所不同:監制章將由“地稅局監制”改為“國稅局監制”,并加蓋國稅監制章。由于增值稅為價外稅,因此發票上“金額”和“稅額”會分開顯示,兩者合計則是消費者的實際消費金額。
5月1日起,紀念館、博物館、文化館、文物保護單位、美術館、展覽館、書畫院、圖書館在自己的場所提供文化體育服務取得的第一道門票收入將免征增值稅。門票也會改為國稅部門監制。這也意味著新中國稅制中有著66年歷史的營業稅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2
營改增≠應該增
借機漲價是價格欺詐,營改增≠應該增,但前幾天一些酒店居然借營改增漲價。這需要監管者有所作為,實際上一些地方的監管當局已經約談了漲價酒店。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規范酒店業價格行為提醒書,正告各酒店經營者不得實施價格欺詐,努力避免價格違法行為發生。
根據最新消息,在稅務、物價、旅游等多部門聯合約談上海部分借營改增價的知名酒店后,被約談酒店已經有所動作,5月1日起全部酒店取消了原來的漲價計劃。
3
二手房交易辦稅“三不變”
營改增后,個人二手房買賣維持5%的稅率,雖然稅率保持不變,但是稅負卻減少了。比如,一套計稅價100萬的房子,過去征收營業稅5%,計稅公式為100萬×5%,應繳5萬營業稅;營改增后,計稅公式變為100萬÷1.05×5%,應繳47600元增值稅,少交稅2400元。
由于個人二手房交易涉及群體眾多,營改增后個人二手房交易和出租仍然委托地稅部門代征、代開發票,保持不變。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汪康表示,“原來怎么申報還怎么申報,原來填什么表、在哪個地方辦,一切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