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的養殖技術是怎樣的
鰻魚的養殖技術是怎樣的
鰻魚是指屬于鰻鱺目分類下的物種總稱,是一種外觀類似長條蛇形的魚類,具有魚的基本特征,似蛇,但無鱗,一般產于咸淡水交界海域。其具有清涼解暑、滋補強身的作用,養殖價值非常高,那么鰻魚如何養殖呢?
鰻魚的養殖條件有哪些
1、水源:平原地區以河、湖水為主,山區以溪水、泉水為主,最好要有地下水,以便于提取深井水備用,適宜的水質是pH值7~8,透明度20厘米以上,無工業污水危害。
2、電源:養殖場需充足的電源,一般每畝鰻池需配備1千瓦動力的增氧機,一個年產100噸食用鰻的養鰻場,至少需要150千伏安變壓器一臺,而且要保證常年不停電。
3、其他:建場土質以壤土為最佳,地形要求平整,氣候溫暖,若能利用熱電廠的溫排水或溫泉水則效益更為明顯,此外要求水陸交通方便,以便運輸飼料和商品鰻。
鰻魚怎么養殖
1、水質環境:選擇水面開闊、水質良好、風速較小,且低潮時水深能保持4米以上的河口附近海域設置網箱為宜,要求水溫范圍在8℃-30℃,海流速度1米/秒以下,以流速0.5米/秒的水域為最好。
2、網箱規格:鰻魚海水養殖采用3米×3米×3米或6米×3米×3米的無接縫網片網箱為宜,網目規格為養黑仔鰻、幼鰻0.5厘米,養成鰻0.8厘米,在網箱內放置1米×0.5米×1米的多層網架為鰻魚休息臺,網箱敞口留置15厘米的防逃網檐,以防鰻魚水緊時逃跑。
3、苗種投放:放養鰻魚以幼鰻最好,其投放密度為每平方米投入150尾,若無幼鰻而投放黑仔鰻,則密度為每平方米放500尾,鰻苗投放前應先用藥浴消毒,以防染病。
5、水質管理:鰻魚養殖的水質管理特別重要,要求海水比重為1.01-1.02,溶解氧為每生5毫克以上,pH值7-8.5。近年有些水產養殖場使用中日合作生產的微生物制劑EM原露,調節水質、浸拌飼料、預防魚病等取得了成功經驗,獲得了好的經濟效益。
6、投喂飼料:飼喂鰻魚應做到“四定”。
①定時:除初春和冬季于每天晚上8時投喂1次飼料外,其余時間均于每天早上5時和晚上8時各投喂1次。
②定位:投喂在固定設置的餌料臺上。
③定質:投喂加入鰻魚特用多種維生素的全價配合飼料。
④定量:日糧總量以鰻魚體重總量的百分比計算,成鰻期為15%,幼鰻期為3%,黑仔鰻期5%左右,高溫、越冬期為0.5%-1%。
7、及時分箱:鰻魚經過一個月左右的飼養后密度大增,個體差異也更懸殊,必須及時篩選分箱飼養,按體質強弱、個體大小分開,篩選分箱過程中操作要小心細致,避免擦傷魚體,預防感染,并且進行藥浴消毒。
8、更換網箱:為保持網箱清潔衛生,預防疾病和保障水體交換暢通無阻,應及時更換網箱,夏秋兩季每10天更換1次,初春和冬天每50天更換1次,換下來的網相應馬上清洗干凈,以備下次使用。
9、日常管理:對網箱實行分組管理,每天檢測水質,做好氣象、水溫、pH值、投餌、防治疾病等詳情記錄,觀察鰻魚攝食、生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