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統公共安全知識考試試題與答案
教育系統公共安全知識考試試題與答案
教育系統公共安全知識試題(1)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15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 。
A、責任和義務 B、責任和權利 C、權利和義務
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自 年6月1日起施行。
A、2005 B.2004 C.2007 D.2006
3、父母因某種原因不能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應當委托 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
A.祖父母 B.外祖父母 C.叔父 D.有監護能力的
4、學校食堂的食品在烹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過( )。
A、2個小時 B、1個小時 C、0.5個小時
5、當你走到馬路中間的時候,有一輛車開了過來,你該怎么做更安全?( )
A、緊往回跑 B、趕緊沖過馬路 C、招手讓車停下
D、站在馬路中間的橫線上讓車輛通過
6、劉某,15周歲,無心向學,多次參加團伙搶劫自行車、摩托車20多輛,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依法對他:( )
A、拘留期間,可以把他與成年犯人關押在一起
B、為了不影響學校的聲譽,應該取消其學籍
C、報紙、電視新聞要對他的犯罪行為真實報道,對青少年起到警戒作用
D、送交少年法庭審理
7、校園內發生火災、食物中毒等突發安全事故以及自然災害時,學校應當( ),及時組織教職工參與搶險、救助和防護,保障學生身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
A、啟動應急預案 B、撥打救助電話
C、保護學生安全 D、分工負責
8、根據規定,學校門前( )米半徑內不準開辦網吧、臺球廳、游戲廳、歌舞廳。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9、當你遇到燈光信號、交通標志或交通標線與交通警察的指揮不一致時,應該:( )
A、服從指揮信號燈 B、服從交通標志、標線
C、服從交通警察指揮
10、在運動中發生意外傷害事故后,下列哪些做法是錯誤的?( )
A、碰傷、摔傷較嚴重的時候,不要輕易搬動傷者,以免加重傷勢
B、如果傷口出血教多,要用布條緊緊纏住,兩個小時后再松開
C、如果手指不幸被弄斷,應把斷指用干凈的布或紙包起來,和傷員一起送往醫院,讓醫生將斷指接上。
D、發生傷害事故后,及時給受傷者治療。
11、媒體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報道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 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A、姓名 B、住所 C、照片 D、圖像
12、每年的( )是中國的全國消防日。
A、11月9日 B、3月5日 C、4月份的第一周的周一
D、9月18日
13、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 )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
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 B、簡陋的
C、臨時修建的 D、租賃的
14、從防止觸電的角度來說,絕緣、屏護和間距是防止()的安全措施。
A.電磁場傷害 B.間接接觸電擊 C.直接接觸電擊
15、7、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應當通知 到場。
A.老師 B.同學 C.朋友 D.監護人
二、判斷題:請認真閱讀后在題后的( )內分別用√或×表示該題表述的正確或錯誤。(每題1分,共15分)
1、根據《教育部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職業學校、普通中等學校、小學、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的食堂可以制售冷葷涼菜。 ( )
2、如果符合實際工作需要,學校可以聘用曾經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擔任工作人員。 ( )
3、學校對校舍、體育設施、消防設施各種儀器設備安全狀況,應當每日檢查一次。 ( )
4、學校每學年至少開展一次針對洪水、地震、火災等災害事故的緊急疏散演練,使師生掌握避險、逃生、自救的方法。 ( )
5、教學樓發生火災,如果樓道中只有煙沒有火時,同學們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采用低頭彎腰的姿勢逃離現場。 ( )
6、加工食品必須做到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塊食品,其中的溫度不低于100℃。 ( )
7、學生在校自殺、自傷的,學校已履行了相應責任,行為無不當的無法律責任。 ( )
8、貓也能傳播狂犬病。 ( )
9、救助觸電者,如果不能通過開關切斷電源,可以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絕緣柄的鉗子,將電線在不同位置一根一根切斷。 ( )
10、被蒼蠅叮爬過的食物會帶有許多病菌。人吃了被蒼蠅叮爬過的食物,就可能得霍亂、痢疾、傷寒等疾病。 ( )
11、我們應遠離艾滋病,盡量少與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毒感染者接觸。( )
12、因學校教師或其他工作人員在履行職務中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賠償后,可向有關責任人追償。 ( )
13、青年黃某積極參加無償獻血,僅在2001年,他就無償獻血4次,
被樹為青年學習的榜樣。 ( )
14、一名13歲的小學生未經父母同意,將一只價值500元的手表送給同學做生日禮物,其家長可以要求受贈的學生返還手表。 ( )
15、家長自愿讓孩子乘坐社會上的接送車輛,學校多次教育、勸告無效并上報上級有關部門,出現傷害事故學校不負任何責任。 ( )
三、簡答題(每題1分,共30分)
1、當青少年獨自在家時,應如何預防陌生人進入而發生意想不到的危險?
2、簡述從哪幾方面加強對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3、學校對學生宿舍的安全要求是什么?
4、發生火災應如何報警?
5、學校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應采取什么措施?
6、校內易發生幾種類型的安全事故? 易發生在什么的地方或環節?
四、典型案例分析(共2個小題,每題10分,共20分):
(一)教師對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要耐心:在2002年10月的某一天,某校中學生何某趁陳老師上課在黑板板書之機,偷偷地在下面抽煙。老師發現之后,便叫何某交出煙來,但何某再三否認抽了煙。于是,陳老師怒氣沖沖地罵了他一頓,并打了他兩個耳光,恰好是打在何某的左耳上,致使何某左耳失聰。后來,陳老師賠償了該同學的經濟損失。
(二)2000年春,某天早晨,初一四班3名男生發生煤氣中毒,這幾名男生在南門崗值班室居住,由于室內放著煤球,當時的氣溫還很低,他們用磚砌了一個爐子,由于煤燃燒不充分,產生大量一氧化碳,使這三名學生煤氣中毒。上第一節課時,班主任張某發現班內少了三名學生,立即報告給校長,并且問班里的學生,學生告之他們沒有上早操,班主任老師立即趕到南門崗值班室,撞開門,見三名學生都躺在地上,校長立即撥打了急救電話求助醫院,并立即通知家長,幸虧搶救及時,這三名男生脫離了危險。在整個事故中,校方與家長相互體諒,積極配合,及時治療,醫護得力,使三名男生第二天就參加了正常學習。
五、論述題(兩個命題,任選一題20分)
1、當代中學生如何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避免意外傷害,做合格中學生?
2、述論述如何做好當前的“平安和諧校園”創建工作?
一、選擇題:
1、C 2、C 3、D 4、A 5、D 6、D7、A 8、B9、C10、B 11、ABCD 12、 A 13、A 14、C 15、 D
二、判斷題:1.×2.×3.√4.√5.√6.×7.√8.√9.√10.√11. √12.√13.×14.√15.√
三、簡答題:
1、答:①獨自在家,要鎖好院門、防盜門、防護欄等。②如果有人敲門,千萬不可盲目開門,應首先從門鏡觀察或隔門問清楚來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應開門。③如果有人以推銷員、修理工等身份要求開門,可以說明家中不需要這些服務,請其離開;如果有人以家長同事、朋友或者遠方親戚的身份要求開門,也不能輕信,可以請其待家長回家后再來。④遇到陌生人不肯離去,堅持要進人室內的情況,可以聲稱要打電話報警,或者到陽臺、窗口高聲呼喊,向鄰居、行人求援,以震懾迫使其離去。⑤不邀請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給壞人可乘之機。
2、答:(1)、強化交通安全常識的普及教育(2)、學會走路(3)、外出安全常識(4)、不要在道路上玩耍(5)、乘車安全常識(6)、起自行車的安全常識
3、(1)嚴禁違章用電、點蠟燭、抽煙、焚燒雜物、存放易燃易爆品;(2)防止學生宿舍被盜;(3)嚴禁留宿外人 ; (4)嚴禁在學生宿舍開展娛樂活動。
學生宿舍,特別是女生宿舍,也常常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目標。學生宿舍的安全防范應注意:
(1)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警惕性,不給壞人可乘之機。(2)晚上人睡前要關好門窗,并檢查插銷是否牢固。(3)夜晚有人來訪,不輕易開門接待;陌生人生來訪,一定不要開門,堅決拒之門外。(4)夜晚到室外上廁所,要穿好衣服,結伴同行,最好攜帶電筒以及防衛用具等。(5)假期不回家的學生,應集中就寢,避免獨居一室。(6)宿舍中可以準備一些木棍等防衛用具,一旦遭受襲擊,要團結一致;堅決自衛,與壞人搏斗;同時大聲呼救或者設法報警,以求得援救。
4、如果發現火災發生,最重要的是報警,這樣才能及時撲救,控制火勢,減輕火災造成損失。
(1)火警電話的號碼是119。這個號碼應當牢記,在全國任何地區,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火警的電話號碼都是一樣的。(2)發現火災,可以打電話直接報警。家中沒有電話的,要盡快使用鄰居、電話亭或者附近單位的電話報警。(3)報火警時,要向消防部門講清著火的單位或地點,講清所處的區(縣)、街道、胡同、門牌號碼或鄉村地址,還要講清是什么物品著火,火勢怎樣。(4)報警以后,最好安排人員到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車,指引通往火場的道路。(5)不能隨意撥打火警電話,假報火警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6)在沒有電話的情況下,應大聲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鄰居、行人注意,協助滅火或報警
5、(一)、立即停止生產經營活動,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二)、協助衛生機構救治病人;(三)、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四)、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五)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6、答:擁擠踩踏(主要集中在樓梯通道臺階廁所校門),運動傷害(跑跳投,運動器械設施損壞),打斗傷害(課間活動),食物中毒(餐廳),煤氣中毒(冬季升煤球爐),火災事故(電器事故、主要發生實驗室、宿舍、餐廳),危險建筑(樓道欄桿低于1.2米及建筑中的禁區),校內交通事故(有校車的學校和允許校外車進入而無人指揮)。
四、典型分析:
(一)【分析】
在此案例中,陳老師面對課堂突發事件,應冷靜處理,調查了解情況,以正面教育為主,講清道理,使學生知錯改錯,而不能憑一時沖動體罰學生。因為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陳老師打了何某兩個耳光致使其左耳失聰的行為,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規定,侵犯了學生的身體健康權。所以,陳老師的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學校應承擔全部責任。陳老師體罰何某造成何某失聰,法醫將根據何某失聰程度鑒定何某傷殘等級:輕微傷、輕傷、重傷。如屬輕微傷,陳的行為屬一般違法行為,不構成犯罪;如屬輕傷或重傷,陳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根據《刑法》第234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屬輕傷,加害人與受害人可以和解,受害人不向法院起訴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如屬重傷,無論受害人是否向司法機關控告,司法機關將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責任。
(二)本案例給我們很大的教訓。一是:由學生的責任,也有學校的責任。上早操時三名學生沒有上操,體育教師及值班教師都沒有查出,上早自習時,任課教師也沒有查出。值班教師必須按時檢查個班人數,有缺少的一定要問清他們的去向。教室內施行教室日志制,任課教師必須清點本班人數,如有異常及時上報班主任或學校。二是:由于條件有限,學校冬天的取暖還使用煤球爐子,學校要求教室內通風良好,并安裝合格的煤氣排除設施,有條件的安裝一氧化碳濃度測試儀,預防學生煤氣中毒。
五、論述題
1、(1)要自覺學法、知法、守法,懂得什么是合法行為,什么是違法犯罪行為,了解違法犯罪的危害,要依法自律,防微杜漸;(2)要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做法律允許做的事,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要遵守社會公德,要有自尊、自律、自強意識,不做不道德的事。
(3)要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增強辯明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4)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2、答:①牢固樹立責任意識。校長、園長是“平安和諧校園”建設的“第一責任人”。我們一定要從保證師生生命安全出發,從維護教育形象出發,從穩定社會秩序出發,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對學校師生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真正把學校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②要建立健全學校安全保衛組織。各中小學一定要建立健全治安保衛組織,配齊配強治安保衛人員,有條件的要聘請保安公司保安進駐校園承擔安全保衛工作。完善門衛值班、巡查管理、考核獎懲等保衛工作制度。要重點加強學校門衛的管理,未經允許,外來人員嚴禁進入校園,更不得擅自進入餐廳、宿舍、教室、辦公室等場所。③加強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嚴禁學生攜帶管制刀具入校。④強化對學生的法制和德育教育。⑤進一步密切與相關部門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