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消防知識培訓
社區消防知識培訓
社區工作直接服務于千家萬戶,做好社區消防工作對改善全社會的消防安全狀況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社區消防知識培訓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當前社區消防安全工作現狀
2007年至2013年,全國共發生火災1235140起,直接財產損失158.55億元,其中居民住宅火災357027起,占總數的28.9%;直接財產損失23.4億元,占總數的14.8%。當前社區消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消防安全責任制未全面落實。消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消防工作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它有利于增強全社會的消防安全意識,調動各部門、各單位和廣大人民群眾做好消防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全社會整體抗御火災的能力。街道辦和社區居委會普遍存在消防組織機構的作用發揮不明顯,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逐級消防安全責任人不明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一些街道居委會無人抓消防管理、執行和落實工作,使消防工作處于被動局面,居民家庭火災難以得到有效遏制。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阻礙了社區的健康發展。
2、社區居民消防安全意識淡薄。一些基層消防組織不能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宣傳教育活動,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差。一些社區群租房和小作坊火災隱患突出,違章違法作業時有發生,養患成災。一些居民家庭為了追求美觀,往往使用大量可燃物材料進行室內裝修,電氣線路、設備、選型、安裝不合規范,任意增設大功率電器,線路老化等現象,增加了火災荷載。
3、消防應急設施、器材短缺,建筑布局不合理,耐火等級低。由于歷史遺留等諸多原因,消防設施建設與經濟發展不同步,原有建筑布局和耐火等級不符合現行規范的要求,一旦發生火災,將可能延誤撲滅初期火災的有利時機,使火災迅速蔓延擴大。
4、管理人員不足,素質不高,資金短缺。一些社區管理人員不熟悉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常識,不能滿足管理范圍正常開展工作的需要,消防工作經費開支無法保障,影響了社區消防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社區消防安全管理職責
社區居民委員會,又俗稱為居委會,是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和城市基層政權的重要基礎,也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之一。居民通過居民委員會制度直接行使憲法賦予的自治權和民主管理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一)消防安全責任人
其中,居委會主任是本社區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社區消防工作全面負責。主要工作任務是:
1、在居委會委員中確定專人作為消防安全管理人,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本社區日常消防工作。
2、組織建立防火安全責任制。與消防安全管理人、居民住宅區物業服務企業負責人等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落實消防安全責任。
3、掌握社區消防安全情況,及時向上級部門和公安消防機構報告消防管理工作情況。
(二)消防安全管理人
由居委會主任從居委會委員中選定,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本社區日常消防工作,具體的工作任務有:
1、擬訂消防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2、定期組織召開消防工作會議,協調處理社區重要消防安全問題;
3、每月組織業委會主任、物業公司負責人、社區民警等人員對居民樓院(小區)和沿街門店、家庭式作坊、群租房等單位、場所開展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社區內道路是否設置了影響消防車通行的障礙物,車輛停放是否占用消防車通道;居民樓道內是否設置障礙物或堆放物品影響安全疏散;檢查是否設置公共消防器材箱,箱內的消防器材是否完整好用;室內外消火栓,檢查配件是否齊全,并進行放水試驗,檢查壓力是否充足;消防公益廣告牌、戶外消防宣傳欄等宣傳設施是否完好;社區內的小學校(幼兒園)、小醫院、小商場、小餐飲場所、小旅館、小歌舞娛樂場所、小網吧、小美容洗浴場所和小生產加工企業、群租房等場所及居民家庭是否落實用火用電用油用氣措施;檢查社區內是否違章生產、經營、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和燃放煙花爆竹;居民住宅區物業服務企業消防安全職責是否履行。
4、建立社區志愿消防隊,督促其開展日常業務訓練;
根據需要,從熱心公益服務、身體條件允許的社區居民或保安中選取人員成立社區志愿消防隊,開展消防宣傳、防火巡查和撲救初起火災工作。
符合條件的志愿者,可通過專項注冊,成為“中國消防志愿者”,開展消防志愿服務。
(1)消防志愿者招募條件。凡年滿14周歲以上(14歲至18歲只參加適合此年齡段的活動,并須有其監護人同意),熱愛消防事業、具有奉獻精神,具備與所參加的志愿服務項目及活動相適應的基本素質,遵紀守法的社會成員,無論職業、學歷、民族、國籍、信仰,進行專項注冊,都可以成為“中國消防志愿者”,就近就便、力所能及地開展消防志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