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項規定對會議產業有什么影響
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是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開會議確定,會議審議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分析研究2013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主持會議。
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八項規定對會議產業的相關影響。八項規定對會議產業究竟有什么影響呢?來看看以下的具體內容吧:
近期,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提出,要精簡會議活動,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嚴格按照規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機場迎送,嚴格控制以中央名義召開的各類全國性會議和舉行的重大活動。這對黨風、政風乃至整個社會風氣產生了重大影響,給會議市場帶來強烈震動,未來會議產業的主體結構、運營方式、產業文化和消費習慣等都將發生深刻變化。
會議市場刮起講求實效新會風
“八項規定”給會議市場帶來了變化,正能量占據主導地位。先是各地政府積極落實“八項規定”,紛紛向社會公布了具體實施細則。隨后在各地陸續開幕的“兩會”中,會期變短,材料變薄,沒有警車開道,取消鮮花、水果、地毯,降低餐飲標準,開支減少,會議風氣煥然一新。與此同時,整個會議市場刮起勤儉節約、講求實效的“新會風”。“新會風”有助于政府的廉政建設和改變社會上鋪張浪費的風氣,在社會各界受到好評和支持。未來會議活動將更加重視內容建設而不再是形式上的肆意鋪張,更加重視創意策劃而不再是浮夸虛設。
當然,近期一些不適應“新會風”的現象也接踵而來。據媒體報道,年底本是會議旺期,但因政府會議活動精簡、各類會議相繼縮短會期或取消,會議中心尤其是高星級酒店會議市場相對縮水。北京一家酒店負責人透露,一個月前就已談好的會議前幾天被取消了,甚至該酒店的場地出租率從之前的90%直降到10%。這樣的情況在全國各地多有發生。
要解決會議市場不適應“新會風”的現象,需要解決其背后的深層次問題。
要擺正浪費與消費的關系
行業應對杜絕鋪張浪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行深刻認識。鋪張浪費不僅僅是簡單的消費問題,還受消費背后隱形力量的操控,正是這些隱形力量讓會議消費難以健康發展。現在一些會議酒店不能適應“新會風”,對“八項規定”理解得不夠透徹。針對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八項規定”要求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同提出的以促消費擴內需推動經濟有效增長有異曲同工之處。
事實上,在杜絕浪費的同時做好促消費工作非常重要。譬如,各地方在全面貫徹提出的“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的要求中,積極擴大消費規模,改善城鄉居民生活,促進城鄉居民便利消費、實惠消費、熱點消費、循環消費、安全消費、品牌消費,并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特點,利用會議產業體系龐大、拉動消費強、污染性較小、提升城市影響力等優勢,通過發展會議產業拉動消費擴大內需。
浪費與消費屬于內涵不同的兩個概念,反對會議鋪張浪費,不等于反對正常的會議消費。正常的會議消費要擴大,對綠色會議消費還要加大扶持力度。杜絕浪費是為了更好的消費,不能把擴大消費與反對浪費對立起來。
當下,正是企事業單位舉辦年會的旺季,按慣例全體職工都要參加企業年會。“新會風”帶來正常辦會的理念是建立在群眾消費基礎上的,這種理念倡導理性消費、適度消費、綠色消費。可是一些企業領導對“新會風”的認識存在誤區,為了節省開支取消年會的娛樂活動,取消正常用餐、取消抽獎等活動,將原本一個春節前熱熱鬧鬧、高高興興的群眾聚會,搞得冷冷清清、松松散散。還有一些企事業單位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干脆取消了年會。“八項規定”把改進工作作風與密切聯系群眾擺在同等地位,可以理解為杜絕鋪張浪費目的就是讓群眾更好的消費。不能因杜絕浪費而影響正常消費。“八項規定”要求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良好的黨風帶動政風民風。道出了鋪張浪費屢禁不止的關鍵。總在說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卻不愿把群眾參與的會議安排在酒店,這豈不違背為群眾謀福利的宗旨,削弱了會議產業的拉動作用?
杜絕會議鋪張浪費需從限制公款消費入手
會議之所以成為獨立的產業,主要是因為其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為解決某個問題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進行討論、交流的活動。現代會議已經成為一種消費產品,會議的辦公屬性正在向消費品轉變,而參會費用由主辦方負擔的狀況卻沒有太大變化。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多元化發展,雖然會議消費不再清一色地由主辦方負擔,但其主要來源仍是公款,可以說公款已成為我國會議產業增長的主要支撐。《2011年中國會議統計分析報告》顯示,現在酒店辦會,每1元的會場租金可以給該會議場所帶來2.24元的餐飲消費和2.65元的住宿消費,兩項相加可計算出會場費對本會餐飲和住宿消費的“拉動系數”。
2011年會議拉動系數情況為:政府會議1:6.4、事業單位1:5.49、企業會議1:4.56、社團會議1:3.78。可以看出,政府會議在餐飲和住宿消費上是最高的。對此,報告認為原因有二:一是社團會議對會場要求最高,會均消費為19萬元,消費水平最高,而政府會議對會場要求最低,對食宿消費要求卻比較高,“拉動系數”最高;二是社團會議多數是商業化運作,住宿消費要參會代表自己支付,因此部分代表自行解決住宿。社團會議餐飲支出相對比例最低,也是商業化運作的結果。
由于政府會議是公款消費,雖然2011年已經呈現遞減趨勢,但因其“拉動系數”高,成為各酒店非常樂于承辦的項目,會議公司也爭相尋找政府會議項目。若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公款消費考慮在內,我國的會議公款消費將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如果將會議產業的發展建立在公款消費,而不是規范市場運營的基礎上,那么會議產業將很難得到長遠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會議公款消費最容易滋生鋪張浪費的陋習,因為公款消費的會議大多有領導干部參加,主辦方往往不計成本打造形象,愛面子、講排場、拉關系。另外,會議公款消費還給腐敗以可乘之機,一些不屬于公款消費項目的單據,通過所謂“高端論壇”“國際會議”報了銷,這讓會議經濟背上了“腐敗經濟”的黑鍋。“新會風”已經傳遞出會議消費能量開始向中低端轉移的信號,一些會議酒店還沒意識到支撐會議消費的增長點不再是公款消費,包括政府會議在內不計成本的高端會議消費將越來越少,把政府會議當成“大買家”的經營之路已快走到盡頭。但一些不適應“新會風”的酒店還沒有完全轉變經營和服務觀念。這反映出會議酒店中低端服務品種少、質量低的現狀,表明酒店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從會議市場反映的情況看,“嫌貧愛富”的酒店最不適應“新會風”,特別是那些長期靠政府會議占有公款消費市場的會議酒店,營業額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新會風”給會議產業鏈中不同環節的合作關系也會帶來改變,會議消費習慣將出現可喜的變化。現在明智的會議服務商已開始針對中低端會議市場策劃服務和營銷方式。據悉,一些高星級酒店已采取措施進行“自救”,如將客戶開發重點轉移至會獎旅游和商務會議。預計未來支撐會議消費市場的主力是企業會議和科研會議。
“新會風”促會議產業主體結構發生變化
通過對會議的消費理念、文化、習慣、方式等進行深入分析,可發現“新會風”正促使會議產業的主體結構發生深刻的變革。
長期以來,認為會議產業主體包含政府會議,并要把“兩會”作為會議產業市場化的說法,顯然已經站不住腳了。因為政府會議是反映政府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的一面鏡子,在會議消費方面受限力度還會進一步加大。而會議產業是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風向標,在市場運營中要拉動經濟增長,在大眾消費方面要不斷擴大內需,兩者有著完全不同的內涵和發展目標。
在一些會議產業發達的國家,政府會議并沒有納入會議產業的發展規劃。會議市場調查數據主要是國際會議和商務會獎旅游,由于政府會議由于在內容、地點、人員、時間、采訪、安全、保密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很難進行準確的統計。有專家認為,政府會議進入會議市場,是指購買會議用品和服務,政府會議的主體不能進入市場,比如,不能商業化運作、不能整體外包、不能進酒店消費等,政府會議占有社會資源越多,就越容易產生浪費和腐敗。
當前,我國深化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理順政府與產業的關系。據悉,有關部門正在制定會議產業行業標準,已經發布了《會議經營與服務規范》系列標準的第一部分,關于會議產業是否包括政府會議的問題,還有不少爭論。而中央“八項規定”的出臺,將加快解決會議產業與政府會議之間的深層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