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企業稅率一覽表分享
企業所得稅率是企業應納所得稅額與計稅基數之間的數量關系或者比率,也是衡量一個國家企業所得稅負高低的重要指標,是企業所得稅法的核心。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企業稅率相關表格。具體內容如下,歡迎查看。
企業稅率表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 |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
1 | 不超過15000元的 | 5 | 0 |
2 | 超過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 10 | 750 |
3 | 超過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 20 | 3750 |
4 | 超過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 30 | 9750 |
5 |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 35 | 14750 |
注:
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于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勞務報酬只對80%的部分征稅;
級數 | 每次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級距) | 不含稅級距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
1 | 不超過20000元的 | 不超過16000元的 | 20% | 0 |
2 | 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 超過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 30% | 2000 |
3 | 超過50000元部分 | 超過37000元的部分 | 40% | 7000 |
企業稅率計算方法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三險一金)-3500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扣除標準:2011年9月份起,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1-20%)*20%
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收入總額-財產原值-合理稅費)*20%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應納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每次收入額*20%
企業稅率的關系
因為凈資產收益率的分子是凈利潤即稅后利潤,因此,所得稅率的變動必然引起凈資產收益率的變動。通常.所得稅率提高,凈資產收益率下降;反之,則凈資產收益率上升。
下式可反映出凈資產收益率與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
=(息稅前利潤-負債×負債利息率)×(1-所得稅率)/凈資產
=(總資產×總資產報酬率-負債×負債利息率)×/凈資產
=(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負債/凈資產-負債利息率×負債/凈資產)×(1-所得稅率)
=[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負債利息率)×負債/凈資產]×(1-所得稅率)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