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鄉村醫生工資待遇改革
2015年鄉村醫生工資待遇改革
導語:鄉村醫生對于農村十分重要,大多數農民衛生保健和醫療康復問題必須有相應的保障。鄉村醫生是最貼近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提升醫療技能,關心他們的生活和成長,對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社會公平,讓農村居民獲得便捷、價廉、安全的基本醫療服務
國務院1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部署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更好保障農村居民身體健康,討論通過《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在會議上強調鄉村醫生的重要性,確定原則上按照每千服務人口不少于1名的標準在全國配備鄉村醫生。他表示要讓鄉村醫生的崗位真正變得“有吸引力”,要千方百計提高他們的待遇,讓有能力的村醫樂意留在鄉村。
會議認為,鄉村醫生是最貼近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提升醫療技能,關心他們的生活和成長,對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社會公平,讓農村居民獲得便捷、價廉、安全的基本醫療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在偏遠山區村醫發揮的作用,城市公立醫院替代不了
討論研究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時,說,這既符合“預防為主”的醫療衛生方針,也更方便農村居民就近、便宜就醫。
“2009年,我們統計的村醫數量只有100萬,現在已經達到130萬,這充分說明農村居民對村醫有巨大的需求。”說,“我到一些地區考察時看到,有些上千人的村莊就一個村醫,村民們對村醫甚至有點‘奉若神明’。有些村醫看上去年紀并不大,但村民們一律以尊稱稱呼。”
此前在基層調研考察時,就曾稱贊村醫讓老鄉“足不出村就能看上病,地方近、花錢少,是老百姓的‘健康衛士’”。19日的常務會議上,強調,中國仍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大力發展鄉村醫生,切合現階段農村居民的需求。
說:“中國如此之大,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在許多偏遠的山區、道路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村醫發揮的作用,城市公立醫院替代不了。”
因此會議確定原則上按照每千服務人口不少于1名的標準在全國配備鄉村醫生。采取公建民營、政府補助等方式,支持村衛生室建設和設備購置。
政府在鄉村醫生培訓上多花點錢,我覺得值得!
針對文件中“規范開展鄉村醫生崗位培訓”的內容,指出,要加大力度提高對鄉村醫生的免費培訓和脫產進修。對大專以上學歷的鄉村醫生提供到省市大醫院培訓的機會。面向村衛生室免費定向培養3年制中、高職醫學生。支持更多在崗鄉村醫生進入中高等醫學院校接受學歷教育。建立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制度。
“現在材料里面寫的,培訓主要依托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和中心鄉鎮衛生院,這個可以再開拓一點,力度再大一點。那些有一定學歷的村醫,也可以直接到省市醫院去培訓嘛!”說。
概括,鄉村醫生現在面臨兩大問題,一是整體待遇低、缺乏吸引力;二是自身水平不高、有待進一步提高。他強調,加強對村醫培訓,事實上是政府提供的必要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我在基層調研考察時,看到好幾個大專生,畢業后回到自己家鄉當村醫。他們有這個志向為父老鄉親服務,我們就該多為他們多提供點條件。”說,“政府在這方面多花點錢,我覺得值得!這比一味花錢建大醫院的效用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