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成語常見近義詞
兩者都不能走極端,正確的道路是中庸之道,我想他們是一些務實的理想主義者。關于成語中庸之道的那些可以摘抄的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成語中庸之道的近義詞,供大家參考。
一、中庸之道含義
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示例】:他一面想,這既無閉關自守之操切,也沒有開放門戶之不安:是很合于“~”的。 ◎魯迅《彷徨·幸福的家庭》
二、中庸之道近義詞
不偏不倚 [ bù piān bù yǐ ]
宋朱熹《中庸章句》題下注:“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 原是朱熹對儒家中庸之道的“中”的解釋。后泛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三、中庸之道造句
1.他的做事原則是不離中庸之道,所以無大成就。
2.他的做事原則不離中庸之道,所以無大成就。
3.如果律師都能秉持一種和諧的人文精神,理性的揚棄中庸之道,將傳統的人文道德精神融入律師固有的氣質,律師將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4.執兩用中是衡量善惡的方法,中和至善是檢驗中庸之道的標準。
5.在中華民族悠久的發展中,作為一種根本的處世之道,中庸之道一方面使人們普遍認識到行為的適度性,從而避免過激行為的出現,這使得中國社會有著某種特殊的穩定性,這是它積極的一面。
6.凡事應該講求中庸之道,過猶不及,于事無益。
7.新聞記者要堅持不偏不倚、公正客觀的“中庸之道”。
8.林彪,用中庸之道影射攻擊周恩來同志。
9.牟鐘鑒先生認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宗教觀體現了中庸之道的特色,這不僅是一種合乎情理的態度,而且在實際上也符合宗教在社會現實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10.在道歉問題上的中庸之道,體現在非常重要的場合,很多被冒犯的一方會選擇以大局為重,忍辱負重。
11.因為盡管國人在歷史上即有不偏不倚崇尚中庸之道的傳統,后世之人也常言看待人物和事物應該一分為二,但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而引發嚴重后果的事例卻又屢見不鮮。
12.中庸之道是孔門的看家本領,同時也是人生處世的真諦,更是社會發展所應遵循的準則。
13.它表現在人的行為中,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中庸之道,表現在社會存在中,是禮治仁政的“群居和一”之道。
14.“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倡導的是對待自然、社會和人類自身的“不偏不倚”、“中行”、“適中”和“執中”。
15.美國的政策必須不只是政治上的中庸之道,讓每一方都來利益均沾,這種政策就是在不了解客觀規律的情況下守株待兔。
16.福慧雙修,悲智雙運的中庸之道,真的是那么難知難守嗎?
17.所以,中庸之道成為“學而優則仕”的學問之道,被視為是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所必須達到的理想境界。
18.因為采取直入本質的方式,所以佛教浩如煙海的被歷代僧人研習,但并不拘泥,故中國的佛教的門派之間沒有發生激烈的矛盾沖突,而這正合乎儒家哲學的中庸之道。
19.中產階級的財富和權力基礎是自己的辛勤勞作和占相對優勢的集體力量,而富人的財富和權力基礎是土地所有權和騎兵部隊,這使得亞里士多德有些擔心,然而他堅持中庸之道,在政治領域的中庸之道意味著以多數中產階級為基礎的政府。
20.同時指出基于原子式個人主義的現代自由主義由于個人與社群之間的緊張而導致的一系列理論與實踐上的困境,也唯有儒家兼顧個體與全體的中庸之道方可解決或避免。
21.從認識論的角度看,中正與兩端保持等距離,是最完美的均衡狀態,無論偏向任何一端,都將破壞均衡,同樣這與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本質上是完全一致的。
22.流通性是金融立法中應考慮的首要原則,但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各種因素動蕩不定,立法者未必能清楚預見法律施行后果,因而金融立法中多行中庸之道,流通性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23.他一面想,這既無閉關自守之操切,也沒有開放門戶之不安:是很合于"中庸之道"的。
24.從社會文化角度看,幾千年來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它所遵循的是一種中庸之道,在這種中庸取向的價值觀所構成的文化氛圍中實施自主創新,會使創新活動因重重阻力而功虧一簣。
25.我國傳統文化崇尚禮義、智慧,人們很早就認識到情緒對身體的影響,提倡心平氣和、中庸之道。
26.在這種情況下,是應該不斷地完善傳統管理會計還是接受新生事物發展戰略管理會計,筆者認為兩者并舉互補是可行之路,這種選擇并不能簡單看作是人的中庸之道。
27.漢斯昆認為,各大宗教的共同點就在于六種觀念,即關注人類的安寧,無條件地確認最基本的人性原則,遵行中庸之道,信奉"金律",確立一種道德榜樣,期待意義和目的。
28.如果說二戰后的凱恩斯主義和工黨的國有化和公有制的執政理念是激進的左派,而奉行市場自由主義和推行私有化和傳統價值的撒切爾主義是激進的右派的話,那么第三條道路就是力圖吸納二者基本價值理念的一種中庸之道。
29.所以我沒記住什么,對誰也不恨,按若干年前的說法,是典型的中庸之道,缺乏立場。
30.在學習領域里,從本質上看,我們的學生個個都是循規蹈矩,少有創新的中庸之道。
31.我在哈佛法學院還看過一部介紹我國南京某法院為一對打離婚的年輕夫婦作調解的記錄片,教授還特地為此作了說明,指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是各類成功調解的思想基礎。
32.在處世態度方面,主觀、武斷而不留余地,自我中心,固執己見等都不符合中庸之道。
33.個人要進步要發展,企業要成長要做強,要在新時期的激烈競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中庸之道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對接,無疑會對企業的發展創造動力。
34.做人要腳步穩重,手要端莊有規矩,眼睛不要無禮亂視,整體外表要莊重肅穆,說話要適可而止,昂首挺胸氣宇軒昂,呼吸要勻暢,平時要行中庸之道,要有良好的道德規范。
35.對少年兒童只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忽略了對他們的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認為只要讀好書就行了,從而使少兒從小就養成按部就班思維定勢,恪守中庸之道桎梏著少兒活躍的思維。
36.如果我們不以告別自己的傳統為走向現代的依據,也不以全盤西化作為明天的方案,那么充分挖掘中庸以及類似中庸之道的傳統自由精神資源,乃是一條較為切實的途徑。
37.而就是因為這樣的一種不言明的潛規則,每個人在這個潛規則里都顯得無所適從,隨著時間的推移,初衷失去了狂熱,理志失去了方向,倒回來而不得不佩服祖宗留下來的中庸之道是明哲立身之本。
中庸之道的成語常見近義詞相關文章:
中庸之道的成語常見近義詞





上一篇:死去活來成語解析及近義詞
下一篇:始終不渝成語的常見近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