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立冬吃糍粑的原因是什么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節氣,是屬于冬天的節氣,立冬表示的是冬季的開始。那么你知道關于立冬吃糍粑的原因是什么嗎?下面小編就來解答一下大家的疑問。
關于立冬吃糍粑的原因是什么
在福建漳州,立冬的時候,農家通常會做一種叫做“交冬糍”的小吃。這種小吃是以糯米為主料,在浸泡以后再放到蒸籠里去蒸熟,然后迅速放在石舀里舂,直到綿變得軟柔韌。最后再趁熱將飯泥制作成各種樣子的團狀,擱在芝麻或黃豆或花生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里滾動,即可取食。漳州人就用這種小吃來祀神祭祖,慶賀農作物的豐收。
立冬時節,在小吃之鄉沙縣,農村的老百姓會在這一天打糍粑、做板鴨。糍粑是將蒸煮后的糯米放進石臼里反復錘打,搓成團、粘著放白糖的豆粉一起吃,十分香甜。立冬時節,舂糯米糍粑是要慶豐收年景,祈望來年生活過得更美好。
立冬風俗
暖爐會
霜降后寒氣已重,因此各地開爐日期,一般常在農歷十月初。《荊楚歲時記》載:“廬山白鹿洞,游士輻湊,每冬寒醵金市烏薪為御寒之備,號黑金社。十月旦日,命酒為暖爐會。”北平一般在十月初一燒暖炕,設圍爐,稱之為開爐節,到第二年二月初一才撤去暖爐。暖爐多用一種耐燃燒的礦物)砌筑,該物比礬石更白,輕暖堅固,后來則用薄鐵做暖爐。《歲時雜記》稱京人十月初一喝酒,就在爐中烤大塊的肉,圍著火爐,邊飲邊吃,稱之為“暖爐”。《禮記·月令》記述十月有暖爐會。江蘇昆山、安徽太平、湖北鐘祥等地,也在月初開始用火御寒,期間有賣糕餅供食或者飲酒舉行暖爐會的。
煎香
香草為芳草中的一種,用衣袖在草上揮動便會芳香襲人,可縫制成香囊佩戴。焚燒香草可辟瘟疫、祛風瘴以及驅除房屋中的穢氣;佩戴香囊則可解郁悶;熬湯沐浴可以祛風寒;搽在發間可以辟穢污;以水酒煎制涂于面部,能夠祛黑斑,滋養容顏。蘭慧一類的植物也屬于香草,都是味辛之物,具發散上達之氣,足以辟除穢惡,潤肌肉,散滯結。
采桑葉
桑葉性苦,甘寒,能祛風清熱,涼血明目,以老而經霜的為佳,取其氣足力厚的特點。此時已人寒冬,得秋季肅殺之氣,桑葉更能泄降肝膽郁熱。《廣濟方》稱立冬日采桑葉一百二十片,如遇閏年,則多采十片,每次用十片。遇到需洗眼睛的日子,用桑葉煎湯洗眼,能治療各種眼病。其他如《普濟方》《集簡方》都記載有用桑葉治療青盲眼、風眼流淚以及眼紅澀痛的方法。
吃羊肉
羊肉性甘,大熱,屬火,能補元助陽,治療體虛瘦弱,可御寒益氣,安心止驚,有很強的營養作用。秋冬后的羊肉味道尤為鮮美。我國除了塞外邊睡,如內蒙古、西藏等地,一般都在深秋開始吃羊肉,到立春為止。如浙江的長興等地,農歷八月就已經設店,宰羊出售。有民諺道:,月初一羊開刀。”一直到過了除夕才停止售賣。沿太湖流域,盛產綿羊。冬令時節,羊肉也是時令之物。
修農具
隆冬時節,農事已畢,農家對所有農具都應該趁閑暇時加以檢查,進行整修。如果發現有損壞或不可使用的,要立即修理或者予以添置,以免來春貽誤農時。《禮記·月令》中有季冬之月“命農計擱耕事,修來招,具田器”。所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制肥料
各種植物,除了生長于沼澤中的之外,大都靠根部吸收土城中的養料,以維持生命。在終年無人的山野,樹木特別繁茂旺盛,正是依賴草木自生的枯枝落葉,日積月累,形成肥料。入冬草木凋零,靠近山林的地區或者家中有園圃的,枯枝敗葉,到處都是,正是農家制造堆肥的最佳時候。
迎冬
封建社會,朝廷會舉行郊外迎冬的儀式,并賞群臣冬衣、撫恤孤寡。
在《呂氏春秋·孟冬》有記載:“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渴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是日,皇帝率領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處迎冬。回來后皇帝要大大賞賜,以安社視,而且要撫恤孤寡。
祭冬神
古時候,立冬時節天子要穿黑色的衣服,騎鐵色的馬,帶文武百官去北郊祭冬神。冬神名叫禺強,字玄冥。《山海經》說他住在北海的一個島上,長相怪異:人面鳥身,耳上掛著兩條青蛇,腳踩兩條會飛的紅蛇。祭祀冬神的場面十分宏大。《史記》上記載,漢朝時要有70個童男童女一起唱《玄冥》之歌:“玄冥陵陰,蟄蟲蓋減……籍斂之時,掩收嘉毅。”意思是說,天冷了,要收藏好糧食。
立冬適合吃的蔬菜有哪些
蓮藕
生吃能涼血散淤,熟食則補心益胃,具有滋陰養血的功能。與紅棗同食,則可補血、養血。和肉一起煨可以調養脾胃。
板栗
栗子能養胃健脾、壯腰補腎、活血止血。栗子和粳米一起吃,可以健壯脾胃、增進食欲,還能補腎強筋骨。
蘿卜
味辛甘、性平,入脾、胃、肺經。民間素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處方”之說。
山藥
性平、味甘,在中醫里被列為“上品”藥材,除了有補肺、健脾作用之外,還能益腎、壯陽。
南瓜
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礦物質,以及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和兒童必需的組氨酸、可溶性纖維、葉黃素和磷、鉀、鈣、鎂、鋅、硅等微量元素,最近還發現南瓜中含有一種叫作“鈷”的成分,食用后有補血作用。
大豆
素有“植物肉”的美稱。食用時可自制“五豆漿”,用大豆、黑豆、青豆、豌豆、花生一起磨漿,每天飲用。
包心菜
包心菜其維生素C和鈣含量非常豐富。包心菜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和錳,是人體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質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進人體物質代謝,十分有利于兒童生長發育。其多量維生素C能增強肌體抗癌能力。
蘿卜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蘿卜上市,郎中下崗。”大白蘿卜是很多家庭冬季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菜肴。蘿卜中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消除體內的廢物,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紅薯
由于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芋頭
質地細軟、容易消化,是冬季調養脾胃之佳品。
苤藍
它的維生素c含量豐富,每100克高達41毫克,遠高于蘋果、梨、葡萄等水果,苤藍中還含有大量的鉀,對人體十分有益。中醫認為它性涼味甘辛,有寬胸、止痰、化咳、醒酒降火、清神明目的功效。榨其鮮汁服用,對胃病有治療作用,長吃苤藍還能促進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
大白菜
大白菜是冬季餐桌上的常客,有“冬日白菜美如筍”之美譽,營養價值較高,含有90%以上的纖維素,還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E等,在空氣特別干燥的秋冬季,多吃白菜可以起到護膚和養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