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秋節各地有哪些習俗_中秋節傳統食物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就要準備到了,是一個具有團圓寓意的日子,大家知道中秋節各地習俗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2中秋節各地有哪些習俗_中秋節傳統食物,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2中秋節各地有哪些習俗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于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后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于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中秋節的來歷
我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禮俗,據《周禮》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農歷八月中旬,又是秋糧收獲之際,人們為了答謝神祗的護佑而舉行一系列儀式和慶祝活動,稱為秋報。
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因此,后來祭月的成分便逐漸為賞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漸褪去,而這一節慶活動卻延續下來,并被賦予了新的含義。這就是中秋的來歷。
中秋節的其它稱呼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關于“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于明代。《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節有什么風俗習俗
拜月
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風俗。傣族傳說,月亮是天皇第三個兒子巖尖變的。巖尖是個英勇剛強的青年,他曾率領傣族人民打敗過敵人,贏得了傣族鄉親的愛戴。后來,他不幸死后,變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給傣族人民帶來光明。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如今,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博餅
起源于泉州,是閩南地區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對歷史的一種傳承。近些年傳至廈門、漳州、金門等閩南地區。博餅據傳是民族英雄鄭成功所創。當年,鄭成功為了鼓舞思鄉將士們,命令其下屬發明此游戲。經過幾百年的變遷,成為一種獨特的中秋文化。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博餅文化逐漸推廣到臺灣地區,成了臺灣老百姓喜愛的一種中秋文化活動。
閩南博餅風俗,講究的就是一個開心,就是博一個好彩頭,大多數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狀元的人,一年運氣總是會特別好,這當然是因為博餅活動里傾注了人們的感情寄托,其中尤以廈門地區為甚。所以,閩南人總是對中秋節格外重視,甚至有“小春節,大中秋”的說法。
中秋節的傳統食物
1、中秋節的傳統食物之月餅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直到明朝才盛行,至今已是約定俗成。月餅圓又圓,又是闔家分吃,象征著團圓和睦,是中秋節必食之品。
2、中秋節的傳統食物之柚子
柚子也是中秋節的必備品之一,“柚”因同“佑”,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
3、中秋節的傳統食物之板栗
板栗,也是中秋必吃的小食。板栗性味甘寒,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作用,最適合秋天食用。老齡體弱者或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適量品嘗。
4、中秋節的傳統食物之菱角
中秋節吃菱角,據說能讓孩子長得聰明伶俐。菱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幼嫩時的菱角可當水果生食。
5、中秋節的傳統食物之糍粑
中秋吃糍粑據說是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為紀念楚國大將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做法是:糯米蒸熟后倒進石碓窩里,兩個人一組用粑捶或木杵搗糯米,最后用模具制成各種形狀,或直接做成團狀或餅狀。
6、中秋節的傳統食物之桂花糕
桂花酒,八月桂花香,的確,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中秋節時許多人家都會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無論是桂花糕還是桂花酒都無一例外地散發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7、中秋節的傳統食物之田螺
在廣東許多地方,中秋節還會有吃螺螄的習慣。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而且螺肉營養豐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
8、中秋節的傳統食物之大閘蟹
這是江浙一帶的習俗,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一輪滿月,一壺清酒,幾個老友,一盤大閘蟹,個中滋味讓神往的。回到世俗的生活:不過今天的大閘蟹一定夠貴,不妨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留到明天吃也罷。
2022中秋節各地有哪些習俗_中秋節傳統食物相關文章:
2022中秋節各地有哪些習俗_中秋節傳統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