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觀后感心得體會5篇精選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讓我們一起努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觀后感心得體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歡!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觀后感心得體會(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越到最后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曙光在前、重任在肩,組織部門作為黨的重要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涵養“四種情懷”,在決戰脫貧攻堅中譜寫新篇章。
要涵養“斗士”情懷,筑牢“橋頭堡”。立下愚公志,搬走貧困山。幫錢幫物,不如用心用情幫助建個好支部。組織部門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應注重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持續增強組織功能和組織力量,建強筑牢黨在貧困村的戰斗堡壘。果斷按下增收脫貧“加速鍵”,不松勁、不畏險、不懈怠,真做真為、善作善成。拿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斗志,瞄準最突出的短板、最明顯的弱項、最棘手的難題,完善并強化幫扶舉措,集中火力、盡銳出戰,推動打贏脫貧攻堅的硬仗。
要涵養“工匠”情懷,下足“繡花功”。行百里者半九十,脫貧攻堅是靠干出來的,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解決的。扶貧貴在精準,關鍵在于精準施策、精準到戶、精準幫扶。針對脫貧攻堅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和節點問題,要下足“繡花功”,扎實幫助貧困群眾樹信心、立斗志、摘窮帽。引導帶動貧困群眾發展特色農業,積極參加就業,實現由“輸血”到“造血”的質的飛躍。在吃透上情與摸準下情上做文章,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著力解決貧困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迫切的利益問題。
要涵養“醫生”情懷,提振“精氣神”。近年來,雖然脫貧攻堅連續捷報頻傳、戰果輝煌,但目前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面對最后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要涵養“醫生”情懷,把剩余的老大難問題逐一“過篩子”。運用好望聞問切,科學把脈問診,找出致貧的癥結所在,逐戶開出針對性的“藥方”,對癥下藥、靶向攻克。同時做好分類指導,對缺乏創業路子、發展資金不足、因病因殘致貧等情況,實行“一戶一策”,銷號“清零”。
要涵養“伯樂”情懷,激發“動力源”。脫貧攻堅既是磨礪干部的“大熔爐”,亦是考察干部的“試金石”。作為干部之家的組織部門要涵養“伯樂”情懷,擴大選人用人視野,以精準扶貧能力選人才,以脫貧攻堅成績論英雄。主動出擊,在脫貧一線賽馬識馬,把脫貧攻堅作為考察干部的“大平臺”、識別干部的“三棱鏡”、選拔干部的“主渠道”。樹立重擔當實干的選人用人導向,把準“刻度尺”,及時將表現突出的扶貧干部用起來,激勵他們精神飽滿地去攻堅克難,堅決啃掉剩下的“硬骨頭”。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決勝脫貧攻堅戰,需要搶抓時間、不負韶華;團結奮進、一鼓作氣,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滿懷豪情向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觀后感心得體會(二)
“村里因為種白茶致富,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愿意捐贈茶苗幫助貧困地區。”20_年4月,浙江省安吉縣20位農民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道。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這句話講得很好。增強飲水思源、不忘黨恩的意識,弘揚為黨分憂、先富幫后富的精神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很有意義。”總書記回信說。
近日,央視綜合頻道播放了這則總書記和農民黨員間書信交流的新聞,其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挖井人”一詞。“挖井人”出自小學語文課本《吃水不忘挖井人》,原意指的是毛主席給鄉親們挖井,鄉親們很感激毛主席,所以在井的旁邊立了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吃水不忘挖井人”。簡言之,“挖井人”就是給別人帶來幸福或利益的人。那么,在決勝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又當如何與時代同頻共振,戰“貧中貧”,當好群眾的“挖井人”呢?
對脫貧攻堅而言,“挖井人”就是要“挖掉貧根”,讓群眾脫貧致富。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剩下的脫貧任務看似很“輕”,可這“貧中貧、困中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站在關鍵之年的重要節點,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廣大扶貧干部戰“貧中貧”,做群眾的“挖井人”貴在發揚雷鋒同志的“釘子精神”,端正思想迎難而上,轉變作風咬緊牙關往前“擠”,鍥而不舍往里“鉆”,直至讓群眾擺脫貧困,喝上“幸福泉水”。
發揚釘子善于“擠”的精神,掀起戰“貧中貧”做群眾“挖井人”的新高潮。眾所周知,釘釘子先要想好往哪里“釘”,即確定好一個點,這個點就是“目標點”。決勝脫貧攻堅同樣如此,需要像釘釘子一樣先找準“窮根”和攻克的“目標點”,做到心中有數,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為了完成脫貧摘帽任務,盲目地拿起“釘子鐵錘”東一榔頭西一棒地敲,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搞變通、打折扣、做選擇應付了事。“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脫貧攻堅越到最后沖刺關頭,越要沉著冷靜,警惕出現不良心態,如拔苗助長急于求成的急躁心態,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的疲勞厭戰心態,索性放之任之撤攤子的心態等都必須力戒克服。在脫貧攻堅中,每位扶貧干部要把自己當成是一顆小小的“釘子”,咬定目標不放松,自覺參與,積極主動把自己融入到攻堅戰中去,用韌勁和力度一點一滴使勁兒地往前“擠”,掀起決勝決戰脫貧攻堅做群眾“挖井人”的新高潮,讓“釘釘子精神”融入到鄉村振興戰略,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發揚釘子善于“鉆”的精神,實現戰“貧中貧”做群眾“挖井人”圓滿收官。想讓釘子輕易“鉆”進木板,一要看釘子本身是否有銹,二要看釘尖是否鋒利。倘若釘子銹跡斑斑,釘尖愚鈍,就不容易釘進木板。另外,要把釘子釘牢釘實,還離不開持續發力用勁,一錘接著一錘地敲。同理,基層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中要成為群眾的“挖井人”同樣需要靜得下心、沉得住氣、耐得了煩,尤其是找差距時也要像檢查釘子生銹一樣先檢視個人問題。若發現思想上有“銹”則必先清除干凈,作風上“愚鈍”則必先磨其鋒利,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戰“貧中貧”準備工作雖然重要,但紙上談兵絕不行。決勝脫貧攻堅最關鍵是求真務實見行動,需要擼起袖子加油“挖”,鍥而不舍地往里“鉆”,才能挖到甘甜的泉水。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們黨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無不突出黨員干部要勇于擔當實踐。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當前的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更需要廣大扶貧干部講實效、出實招、辦實事,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一茬接著一茬干。只要我們大力發揚釘子善于“鉆”的精神,就能奪取戰疫脫貧雙勝利,喜獲戰“貧中貧”做群眾“挖井人”雙豐收。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當前向最后貧困堡壘發起總攻時,格外需要扶貧干部發揚“釘釘子”精神,始終以飽滿的精氣神昂揚上陣,以不懈沖鋒的姿態增強戰斗力,方能在戰“貧中貧”中成為群眾出色的“挖井人”!新“長征”路上我們雖然只是一顆顆平凡的“釘子”,但只要我們一起發揚不平凡的“釘釘子”精神,與新時代同頻共振,做群眾最需要的“挖井人”,我們無限幸福!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觀后感心得體會(三)
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一書中曾經說過:“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過硬的農村黨支部,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就不能在農村得到具體落實,就不能把農村黨員團結在自己周圍,從而就談不上帶領群眾壯大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生產力,向貧困和落后作戰。”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是黨聯系廣大農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實現黨對農村工作領導不可缺失的重要環節,是領導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力量。
扶貧工作就是一項解決民生實際問題,聯系群眾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開展扶貧工作,實現貧困地區脫貧奔小康,離不開黨的關心與支持,更離不開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奮斗。做好扶貧工作,最需要走群眾路線,最應持之以恒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一是加強動態管理。廣大農村基層,是扶貧工作的基礎,扶貧檔案的管理,科學的統計,精準的識別。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動態管理的具體體現。因此,有一個好的統計管理體系,是我們扶貧攻堅的重要內容。
二是加強扶貧工作隊員的管理。現目前,扶貧工作開展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駐村工作隊員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農村缺少的是發展的意識和路徑,農村不是沒有好的東西,但是因為缺少對外溝通的橋梁,導致越來越落后,因此,只有加強對扶貧工作隊員的動態管理,讓他們發揮出橋梁作用,那么扶貧才能更成功。
三是加強督促貧困戶動起來。經過近幾年的扶貧,各項優惠政策涌入基層農村,農戶受益頗豐,但也產生了負面性,貧困戶越來越懶了,針對此類問題,我們只有加強排查,加強督促,讓貧困戶動起來,真正做到貧困戶有事可干,“逼”著他們干,最后實現自己也能干,這樣我們才能把扶貧做好,做成功。
四是讓主體貧困對象動起來,做得再好的工作,如果貧困戶不參與,不行動,都只能成為表面現象,只有讓貧困戶參與進來才是重中之重,因此關于扶貧我們是牽線人,主體是貧困主體,讓他們真的參與了,動起來了,那么我們就成功了。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觀后感心得體會(四)
堅持脫貧達標目標不動搖,在提質量的同時,更加注重強弱項。
一、更加注重“扶志扶智”。扶志扶智扶業是脫貧攻堅工作的根本。當前,“扶志扶智”工作還很滯后,扶智還更多地停留在技能培訓層面,產業發展也較為薄弱,必須抓緊補齊短板,切不可掉以輕心。
二、更加注重信息化。盡管全縣在全省率先啟動實施脫貧攻堅信息化建設,但現在反而滯后了,務必要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迎頭趕上,確保走在省市前列。
三、更加注重群眾工作。當前,群眾工作仍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從思想層面看,有的干部嫌棄群眾、看不起群眾,工作不盡心。從能力水平上看,有的干部做群眾工作缺思路、缺方法,法規政策不熟悉,人情世故不懂得,導致工作無所適從,沒辦法跟群眾交心,難以贏得群眾信賴,有的干部處事不公,甚至違法亂紀,導致越級訪、重復訪、纏鬧訪不斷。
四、更加注重工作創新。近年來,我們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先后探索推行了“支部+X+貧困戶”、村級幫扶機制、能人興村戰略、企業“愛心”模式等一系列創新性工作,但從工作層面來看,我們抓落實的效果還不夠好、質量還不夠高,還沒有抓出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樣板和典型,缺乏深度總結和提煉,宣傳的力度和效果欠佳,甚至有些工作雖為我們首創,但卻“花開別家”。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觀后感心得體會(五)
脫貧攻堅是時代賦予每一個扶貧工作者的時代任務和光榮使命。共產黨員作為先鋒隊要識時局,順時勢,不辱使命,勇于擔當,加快脫貧進程。
黨員干部要爭做脫貧路上的“帶頭羊”,要充分認識當前脫貧攻堅的任務,向脫貧攻堅路上的模范學習;要發揚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把脫貧攻堅工作抓好抓實,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為脫貧攻堅獻計獻策、出力出汗。
黨員干部要把握“四個意識”,把脫貧攻堅當成最大的政治考驗來抓。脫貧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最大的政治任務、發展任務、民生任務,也是重大發展機遇。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我們要認真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用理論武裝頭腦,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把“三嚴三實”作為一種作風、一種精神,作為一個標準、一個境界。始終把黨和國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擔責不誤、臨難不卻、履險不懼、受屈不計,在脫貧攻堅戰斗中彰顯黨性,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脫貧攻堅有利于實現鄉村振興,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
完善村級基礎設施。一是完善村級基礎設施。有句老話說的好,要致富先修路。完善好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才能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打造強有力的村兩委。脫貧的關鍵還是要靠本村穩定有力的班子,只有把“腦洞開、點子多、有原則、有責任、會致富”的黨員群眾納入到兩委班子,提升班子戰斗力、影響力、號召力,才能為脫貧工作提供最直接的幫助。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鄉鎮干部必須要下鄉駐村,不要走馬觀花看風景,要“沉下身子”實實在在的進村到戶開展扶貧工作。不斷加強對扶貧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一方面是要加強扶貧工作人員和村兩委班子的扶貧業務培訓,提升脫貧攻堅能力,研究討論符合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可行途徑,努力幫助貧困戶找對致富門路;另一方面要對貧困戶的進行思想引導,集中學習和個別座談結合宣傳政策法規,引導貧困戶轉變思想,激發主觀能動性,消除等靠思想,引導群眾積極主動發展。
我們廣大工作人員要實實在在接地氣,少喊口號,多辦實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才能取信于民,堅定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增強幫扶脫貧工作的助力。
2020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觀后感心得體會5篇精選相關文章:
2020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觀后感心得體會5篇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