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情開學思政第一課觀后感學習心得800字精選5篇
2020疫情開學思政第一課觀后感學習心得800字精選5篇
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很多學校也都開始復學,有些高三初三學生已經開學了。但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學校需要做好相關的疫情防控措施,舉辦相應的疫情防控第一課。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0疫情防控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2020疫情防控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1】
每天清晨,我想大家和我一樣,第一件事是在手機上查看疫情情況,每看到確診人數、疑似人數持續增加、居高不下時,心理都有種莫名的痛感。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到20天時間內,組織召開三次常委會,親自指揮、部署,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同抗疫,但新冠病毒傳播快、易感染的特點,導致這場戰“疫”依然是當前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相信經全國上下努力,我們戰勝疫情指日可待。
或許在一開始大家都沒想到會如此嚴重。記得在1月25日晚九點多,我接到分局局長的電話那一刻,才意識到此次事態的緊急,當時我本來要按原計劃回單位接替值班工作,結果還沒等我到單位,電話接令,形勢嚴峻,全面抗疫戰斗在大年初一的夜晚拉響,提前接班,進入戰備狀態。農歷春節,本該是全國人民共度的傳統佳節,但面對當時新冠疫情擴散程度,國家領導人緊急召開了常委會研究防疫工作,全國多省在當日啟動了抗疫一級響應。煤監人在大災面前自然反應迅速,出手快捷:立即摸底排查分局所有人及家屬出入情況、身體狀態、與武漢人接觸史等,隨后制定方案 、成立機構、分工協作、采購設施,全力應對。第二天主要負責人返崗,駐地指揮、全員調度、層層傳遞,做好防護、減少流動、自覺隔離……天天跟蹤,日日上報,一系列行動在緊張有序中進行,大家克服一切困難,自覺貫徹落實國家、省局及地方政府相關防疫政策和要求,在單位的同志主動擔責,齊心協力,做好全面防護,抓好工作落實,與之相應的防疫制度、措施及規定通過視頻會議研究,逐項制訂出臺。抗疫同時,不忘煤監人使命,明察暗訪,定期調度復工復產煤礦,采取電話詢問、遠程監測等方式,掌握動態、確保安全,使各項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
這是一場戰疫,也是一場戰役,更是一場生與死的博弈,要戰勝它,需要病人的堅持,需要對疑似的隔離,需要醫護人員的努力,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付出和堅持。這場戰疫奪走了好多無辜的生命,我們為之痛心,也涌現出一大批英雄,前線有醫護人員,后方有公安干警,為搶救生命和社會安定再次展現出崇高的職業素養和大無畏奉獻精神。作為煤監人,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奮戰在抗疫一線挽回生命,至少能做好自已,不添亂、不攪局、抓安全、保穩定,為疫情的控制和煤礦生產領域的平穩守土盡責。在這場戰役中,我們為逝去的生命惋惜,對成長的英雄敬畏,同時,更需要對自身的工作深思,煤礦安全和抗疫工作有好多相似之處,如何提高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如何利用科技促安保安,這將是我們需要不斷提升和努力的方向。
思其源,要提升風險意識。我們在經歷了2003年非典后,依然沒有吸取教訓,再次挑釁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關系,破壞生態,挑戰風險,招來禍端。煤礦的安全風險意識更為重要,自然災害大、風險高、人員素質低等特殊的環境和群體,導致這個領域存在風險的特殊性和未知性,而且隨采動影響風險也是動態變化的,如果沒有風險管控意識,“預防為主”的安全無法體現,綜合治理的措施就無法落實。
防其傳,要提升規矩意識。在這場戰役中,好多病例都是抱著僥幸去聚餐、打牌后傳染,不做好自我隔離,一個染病,全家遭殃。因此對大多數國人來說,預防疫情最好的妙方無疑是“不出門”。預防煤礦事故,同樣要守規矩、不越位,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負責人不蠻干,崗位工不違規。
制其變,要強化責任意識。在這場戰疫初期,有責任心的醫生開始就有了警覺和提醒,后來明確了人傳人的危險性后,我們的黨員沖在前面,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舍小家為大家,再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將至高無上的醫德和責任心表現的淋漓盡致,不惜獻出生命。對煤礦事故防范來說,安全責任心尤為重要,無論一線工人還是管理人員,對隱患的識別都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小患不改必會引發大禍來臨。雖然不是每條隱患都能導致事故發生,但每起事故背后都有“想當然”意識作祟和失職行為所致。
勝其滅,要強化科技興安意識。在戰疫中,所有的理性思維、強制舉措、信息傳遞、貫徹落實都是借用科技手段或以科技作為載體,最終戰勝它都將通過科研攻關。對于煤礦監察工作,在這個出門不便的特殊時期,手機視頻會議使用,電話、視頻等遠程監察開展,都是科技引領煤礦管理的又一次更好的詮釋,是對傳統方式的一次升級,視頻會議可及時掌握情況、傳達上級指令和精神,遠程監察與傳統監察相比,雖然到不了現場,但能更加快捷方便掌握煤礦的安全動態,更及時地督促煤礦消除隱患、落實責任。戰疫過后,隨著5G建設應運,勢必將進一步研究增加遠程監察范圍的廣度和深度,更好發揮科技在煤礦安全中的引領作用,逐漸替代人工去現場進行保姆式檢查,更快捷、有效監督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同時,利用科技更好地掌握隱患的先知先覺或預測預警,力爭做到防患于未然。
面對這場大考,用總書記的話講:既要立足當前,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更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找差距、強弱項、補短板,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等管理體系建設。預防煤礦事故,也需從中借鑒和總結。
戰“疫”仍在持續,但終將敗給國人的齊心協力。
安全任重道遠,煤監人初心不變、繼續努力。
2020疫情防控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2】
“最困難的工作,最辛苦的崗位,黨員必須先上,沒有商量!”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黨支部書記張文宏在組織生活會上的講話在全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擔當作為的先鋒模范作用,主動投身抗疫一線,牢牢捍衛“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言,生動踐行“契約精神”和初心使命。
踐行契約精神,做黨和國家的忠實擁護者。
災難面前書寫忠誠,危急時刻彰顯本色。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不期而至的防控疫情斗爭,既是對初心使命的一次檢驗,也是對黨性修養的一場洗禮。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決策部署,在思想上對黨忠誠、對黨真情,在行動中真抓實干、沖鋒在前,面對疫情大考,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信仰之光構筑起抗御疫情的堅固防線。
踐行契約精神,做人民群眾的強大守護者。
醫護人員、人民警察、鐵路職工、鄉鎮干部……還有許許多多平凡崗位上的最美逆行者,懷揣初心、為愛集結,星夜兼程、投身戰場,不畏生死、勇敢逆行。他們當中,有人堅守隔離區全力救治患者義不容辭,有人前一秒崩潰大哭后一秒拭去淚水互相加油鼓勁,有人嚴控交通要道盤查往來車輛晝夜未眠,有人全力搶運救援物資打通阻擊疫情“生命通道”,有人挨家挨戶上門登記排查起早摸黑。國家危難時刻,人民苦難之際,一個個黨組織戰斗堡壘堅如磐石、屹然挺立,一名名黨員干部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用單薄的身軀守護著祖國和人民,用強大的信念抗擊著肺炎疫情,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堅定著人民群眾戰勝疫情的決心,他們是黨和人民的孩子,是生命的守護者!
踐行契約精神,做身邊人的有力帶動者。
面對災難心存恐慌,乃人之常情。疫情雖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面對疫情道聽途說、胡思亂想,盲目跟風、自亂陣腳,使得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艱難。作為黨的骨干力量,國家的參謀助手,人民的堅強后盾,黨員干部更要旗幟鮮明顧全大局,堅定信念聽從指揮,杜絕謠言科學應對,帶頭防控加強宣傳,督促親友積極引導,身先士卒堅守崗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帶動身邊人積極“抗疫”,爭做黨和人民的“守衛軍”,為人民群眾筑起生命健康守護線,為堅決遏制疫情擴散、奪取防控斗爭勝利貢獻力量。
17年前,我們眾志成城抗擊“非典”;17年后,我們依然從容面對“新冠疫情”!
2020疫情防控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3】
在戰火彌漫的艱苦歲月中,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舍生取義,帶領中華兒女勇往直前;在爭分奪秒的自然災害前,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舍己為人,救助受災群眾共克時艱;在沒有硝煙的新冠疫情時,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怕犧牲,攜手各方力量沖鋒在前。這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也是一個從不缺乏英雄的時代,不同的時代造就不同的英雄,但英雄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有崇高的信仰、堅定的信念、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他們在平凡的崗位,平凡的生活,卻做了許多不平凡的事,無形中影響著社會,傳遞著正能量。這次新冠疫情,正是這些“平凡之輩”忠實的履行自己的職責,讓疫情一點點向好的態勢發展。
疫情當前,英雄是沖鋒陷陣的白衣天使。在疫情發生后,全國各省積極響應,派出醫護骨干力量上一線抗疫,他們義無反顧的沖鋒在前,日夜奮戰向疫情爭奪時間,即使在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下,依舊是樂觀積極想對策,利用身邊所能用的一切物品進行改造,使之成為防護用品,展現了醫者仁心、堅韌不拔的崇高精神。惟其艱難,才更需要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疫情是一盞聚光燈,聚焦了廣大醫護工作者的光輝。
疫情當前,英雄是靠前指揮的黨員干部。黨員干部下社區,充分利用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行摸底登記、走訪排查、心理疏導、發放物資等等,這些都是疫情期間黨員干部們實實在在做的工作,除了醫護人員,活躍在一線的就是黨員干部,他們不畏潛在感染風險,不懼任務艱難,把社區建設成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保障了絕大部分群眾的生命安全健康。
疫情當前,英雄是舍小家為大家的志愿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在疫情期間做了一個完美的詮釋,疫情發生后的防疫志愿者招募,廣大群眾眾志成城,踴躍參與,10小時內報名人數突破1萬,后續人數持續增加,全覆蓋式開展防疫工作,微小之力匯聚起來,便是磅礴力量;微弱之光匯聚起來,便是璀璨星河,紅馬甲們的身影出現在各個地方,他們就像冬日里的陽光,溫暖了每個人的心。
疫情當前,英雄是宅家配合的廣大群眾。光有好的防疫對策、醫療團隊是不夠的,還需群眾的配合:不添亂、不僥幸、不傳謠、科學審慎。疫情考驗了人民群眾的耐力與辯證思維,宅的住,分辨信息真偽,配合基層工作人員工作,但凡做好這些,都是幫忙、負責的態度。
真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永遠都不只是一種過去式的歷史陳跡,而是一種時刻準備著的現在進行時,更是不會斷絕回響的將來時。是一種為了國家和人民利益,不怕艱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英勇奮斗,忘我工作的高尚品德,正是這種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我們一定能夠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
2020疫情防控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4】
今天我們觀看了《疫情防控思政大課》,我的感悟有很多,這次疫情對我們國家,對我們中華民族都是磨難,它既是磨難,又是考驗,我們沒有被強大的疫情所嚇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中國人民用盡全力去對抗疫情,在困難面前,只會越挫越勇。
通過網絡我們都知道,這些前往湖北馳援的醫護人員當中,都是自愿請命前往的,他們當中有的只是平常的醫護人員,有的還有另一種身份,那就是黨員。
在這種危難的情況下,挺身而出的人是誰呢?沒錯,就是醫護人員,他們不畏艱苦,日以繼夜的為病人治療,這是多么無私的奉獻精神。
針對大學生,教育部為準備了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邀請了清華大學艾四林、中國人民大學秦宣、北京師范大學王炳林、中央財經大學馮秀軍四位教授,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四門必修課教學內容,解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分析中國抗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講述防疫戰疫一線的感人故事,發揮高校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用。
對于他們來說,身為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是他們的職責;可是身為一名黨員,身先士卒就是他們的責任,在這些主動請戰的人員當中,我們都能夠看到身為一名名黨員的身影。
在“戰場”上,我們不分男女,只有同伴。
無論我們身處什么年代,當遇見困難之時,迎難而上,見招拆招,無疑是讓我們前路順風順水,最好的方法。
因為紅軍的長征為我們踏平坑洼的道路,因為老一輩的刻苦努力,為我們鋪上平坦而又寬廣的道路,他們都是披荊斬棘、排除萬難,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可當這場疫情的襲來,他們已經不能夠再次伸展羽翼護我們于身下,所以我們應當懂得,展開自己的羽翼,為他們抵擋風霜。
如今,每日與時間賽跑、與生命賽跑,儼然是一場不知盡頭的“戰爭”,這些醫護人員,親眼目睹,生命的流逝,可是對于他們來說,將患者從鬼門關拉回來,或者治愈出院,是他們此階段最大的幸福!
我們要做一朵挺立在傲雪中的梅花,因為“傲雪凌霜獨自開”。我們身為當代的大學生,應當具有梅花的品質,我們是新時代的接班者,是祖國的花朵與樹苗,因為國家的栽培,現在我們已經長成能夠撐起一半天的大樹,我們也應該明白,只要國家需要我們,我們就應當義不容辭,以及身為大學生,我們身上的重擔與責任!
2020疫情防控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5】
聽著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馮秀軍教授的那一句“曾經是你,如今是我。”令我心頭一震,久久不能平息。
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中,無論是一線的醫護人員或是義無反顧的人民軍隊亦或是千千萬萬的志愿者,無一不體現著“曾經是你,如今是我”。哪有什么無所畏懼,不過是一群群的“我”擔起責任,學著“你”的模樣奮勇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正值當年的我們更應該在奮斗中譜寫我們大寫的青春。面對此次疫情,我們首先應該辯證地看待問題。多難興邦,危機本身就包含著“危機”與“機遇”,中華民族就是在這樣的磨難考驗中艱難前行,在應對一次又一次災難的偉大斗爭中奮起,從而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因此,越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越是應該學習千千萬萬的優秀先輩們的經驗,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應該增強憂患意識,這樣我們才能越走越遠,越走越堅定。
曾經是你,如今是我。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在時代給我們出的這份卷子上答好每一道題,書寫出我們的青春。
相關文章:
1.看線下開學思政課《致敬奮斗的青春》觀后感心得5篇2020最新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