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英雄之城紀錄片觀后感5篇2020最新精選
有關英雄之城紀錄片觀后感5篇2020最新精選
《英雄之城》用鏡頭真實記錄了武漢戰“疫”2個月的重要歷史時刻,首次揭秘了一些武漢戰“疫”中“關鍵之舉”背后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英雄之城》的觀后感心得,供大家參考。
紀錄片《英雄之城》觀后感心得【篇1】
春天是帶來希望的季節,是生命伊始。那抽芽的枝條,那嫩紅的花瓣,那鮮綠葉,無一不告訴我們春天的到來。
但在這生命的季節,死神正悄然逼近。
有多少生命在這場劫難中悄然消逝?有多少人飽受失去親人的痛苦?還有多少人躲在建筑中惶恐地度日?
誰也沒有想到,在庚子年,一輪的開始,全民小康的落實,充滿希望的一年的開端,新型冠狀病毒成了熱門的詞條。
瘟疫是一場浩劫,像來勢洶洶的火災。而火舌不僅燒灼著我們生活的土地,開始向海外蔓延。
但是,醫生,這些最美的逆行者,承擔著被感染的風險來到了疫情蔓延的地方,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努力。
人類是有極限的,即使再優秀的運動員也不可能超出生理的限制,人同樣逃避不了死亡。迄今為止,已經有超三千名醫護人員感染,而我們,只能默默的祈禱。
你們或是有臥在病床上的父母,或是有獨守空房的紅妝,或是有嚎啕大哭的嬰孩,你們或許還沒有看完想看的書籍,或許還沒有與親人一一告別,或許還沒有履行為人父母的職責,但你們還是無悔的登上了去武漢的車輛,放棄了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作息,生出了天使的翅膀,為我們遮風擋雨。
每當國家陷入危難之際的時候,總有人扛起大梁,舞動赤旗,成為社會的支柱!
雖然我不知道許多醫護人員的名字,可依然要向你們表示感謝:謝謝你們,最美的逆行者!
紀錄片《英雄之城》觀后感心得【篇2】
從《英雄之城》中,我看到了一組醫務人員摘下口罩的照片,由于長時間佩戴醫用裝備,經歷了連續多日超負荷工作,很多人的臉頰都過敏紅腫了;有的為了搶時間救護病人,自己穿上了成人紙尿褲;為避免交叉感染,女護士剪掉美麗的長發,剃成光頭;還有的鼻梁被口罩和護目鏡磨出了血,著實令人淚目、心疼。但深深的壓痕、疲憊的神態,擋不住醫者之美;堅毅的目光,依然透射著必勝的光芒;年幼的孩子隔著防護欄探望幾天沒有回家的護士媽媽;有的還是20歲剛出頭的孩子,換了一身衣服,便學著像前輩一樣,“以我所學,盡我全力”,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
從《英雄之城》中,我看到了多難興邦。無論面對洪水、地震、SARS疫情,還是遭遇金融危機、貿易摩擦,我們黨始終帶領全國人民,一往無前,不懈奮斗,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五千多年的中華民族,經歷過無數次大風大浪而不倒、瀕臨絕境而不亡,反而愈發強大,緣何?答案就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疫情發生后,北京年近八旬的老黨員、小湯山醫院設計者黃錫璆主動請纓赴鄂支援建設;湖南近300名醫務人員踏上援鄂征途,許多人在“請戰書”里寫下同一個理由:“我是共產黨員”……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有一群斗士心懷大愛,慷慨請戰,逆行而上,報名去抗疫一線:“我自愿報名參加醫療救助團隊”“我執行過抗擊非典、援非抗埃任務,經過實戰考驗,我申請加入防控疫情隊伍”“我在感染科工作10年了,可以勝任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護理工作”……放棄和親人團聚的時光,無懼被病毒感染的風險,沖鋒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不計報酬,不畏生死,不講條件,這些閃爍著人性光輝、奮戰在抗疫戰場上的忙碌身影,匯聚成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中國力量!
從《英雄之城》中,我看到了什么是犧牲。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披掛上陣,沖到最危險的抗擊疫情第一線;結婚剛一年的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ICU年輕護士鄧甜甜,不顧家人的勸阻,義無反顧地趕赴武漢金銀潭醫院,她說:“作為黨員,必須沖在前面”;“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武漢“95后小護士”慷慨承諾;醫生父子隔防護玻璃彼此鼓勁打氣,是父子、更是戰友……于患者來說,“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危情時刻,白衣天使成了鋼鐵戰士;“迎著病毒走,勇做逆行者”的背后是大愛無疆的醫者仁心,他們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
烏云遮不住太陽,陰霾終究將散開,唯努力不會被辜負。在這場正在博弈的戰“役”中,誰最美?誰最累?戰斗在一線的戰友同胞,拼搏在后方兄弟姐妹!我們有理由堅信,有全國上下的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迎來春暖花開、萬家祥和!
紀錄片《英雄之城》觀后感心得【篇3】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人類走過的足跡,也給人類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環顧世界,回望歷史,人類曾經因為認知水平有限、科技水平低下,在各種疫病流行中付出慘痛代價。
《英雄之城》是首部武漢戰“疫”2個月全景紀錄片,是一部感天動地的中國抗“疫”群英譜,新華社記者勇闖“紅區”60多位記者“疫”線拍攝。
《英雄之城》讓我看到了團結協作的磅礴力量。面對疫情,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全國多個省市迅速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在防疫應對上步調一致,行動一致,織密了疫情防控網。全國各地在防疫抗疫上“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最大限度的提升防疫整體效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了中國力量。
《英雄之城》讓我領略了“基建狂魔”的驚人速度。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心的武漢市,面對給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嚴重影響的新疫情,建設者們將中國速度、中國效率發揮到了極致。多家央企協同作戰,用十余天建造了一座擁有1000張病床的火神山醫院和一座擁有1600張病床的雷神山醫院,創造了中國速度。
《英雄之城》讓我體會了“風月同天”的感人溫度。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疫情防控決勝之時,全國19個省市對口支援武漢以外湖北各地市,為湖北撐起一片天。全國各地飽含深厚情誼的物資陸續馳援湖北,助力保障湖北生活必需品供應。凡此種.種無不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一群無私奉獻的人,他們盡己所有捐款捐物。日本向中國捐贈10萬套醫用防護服和大量資金,并在物資上寫道: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善良無關國家、無關階層、無關種族,在災難面前,他們都是大美大愛之人。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只要我們堅定必勝的信心,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切實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紀錄片《英雄之城》觀后感心得【篇4】
2020年的春節,一場意外的挑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以中國武漢為中心,席卷了祖國各地。它來的悄無聲息,發展聲勢浩大。被疫情圍繞的新春佳節注定是坎坷不平的,但全國人民的眾志成城也使得它注定不凡。
口腔醫學院2015級口腔8年班圍繞理性愛國、青春報國,就此次疫情進行了探討。作為口腔醫學專業的醫學生,雖然不是本次疫情的對癥學科,不去防疫的前線與病毒抗爭,但我們都積極響應國家和政府的號召,在基層為祖國抗疫防疫戰線夯實最堅固的壁壘。
1、以身作則,做好自身防護,勤洗手、戴口罩、強鍛煉、吃熟食、少聚會,嚴格遵守秩序,不擅自提前返校,不走親,不訪友,對自己和家人負責。
2、號召親朋好友,身體力行。科學科普疫情防控信息,以醫學生的身份宣傳官方準確信息,引導身邊人正確理解、積極配合、科學防控。
3、密切關注身邊人是否有發熱干咳的情況出現,對待周圍出現的疑似病例,我們不能嗤之以鼻,應關心關懷他人,及時就醫,貫徹以人為本的醫學理念。
4、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慌,看到謠言及時阻止,不隨意發表負面或未經考證的信息,發揮正能量,共同維護社會公共秩序。
5、理性防疫,不搶占醫療用品,不過度囤積物資,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捐款捐物。
6、在家期間不恐慌,不虛度光陰,保持心情愉悅,提升自我,積極學習,為疫情結束后的學習和工作做好準備。
7、作為一名口腔專業醫學生,我們了解口腔診療過程中氣溶膠會有較大傳染疾病的風險,所以我們將勸誡身邊的親朋好友減少不必要的口腔診療,同時做好口腔衛生宣教,避免感染的風險,為控制疫情出一份微小的力量。
8、從長遠角度出發,我們應當吸取此次浩劫的教訓,杜絕野生動物,對國家和社會負責。
9、最后,向一直奮斗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你們辛苦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我們相信任何困難都擊不垮偉大的中華民族,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在全力控制疫情,在關鍵時期我們更要有堅定的意志,堅信在黨和政府的有序領導下,科學防控,中國人民一定能夠戰勝此次疫情,我們在各自家鄉,更將這份信念、這份信心傳遞給家人和群眾們,并且用我們醫學知識配合本地疫情防控工作領導組工作,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傳遞正確的防護知識,打好疫情防控戰,我們勢在必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紀錄片《英雄之城》觀后感心得【篇5】
雖說這場戰役已經打響幾個月了,在新聞中也能聽到有許多人相繼犧牲在他們的工作崗位上,也有許多人拿起筆,或是歌頌他們,或是想自己在戰役中曾獲得的感悟與收獲的感動。但是這樣都太蒼白了,以至于我后來再看到,就覺得非常麻木。一直到看到英雄之城這部紀錄片時,我才認識到,不僅是文字圖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變化,才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
比如說街上的人都減少了,武漢人民,全國人民都呆在家里,不出去惹麻煩。醫務工作者身著戎裝,在一線奮斗。這場戰役并不是歌頌絕對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集體共同努力的結果。想起自己第一次認識的惡性傳染病,是小學時的一篇課文:我只看到你的眼睛,再到電影卡桑德拉大橋的肺鼠疫…人類真正的精神,也可能只會在這些患難時刻展現出來。我們為他們所做的事所感動,但真正感動我們的,還是人獨有的品質。紀錄片中提到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華民族也是英雄的民族!這一次,他們便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體現。他們所傳遞的溫暖綿延千里,大概全世界都感受到了。
也有悲觀者總是對有些事有著不滿,但愿這些人在困難時期想一想武漢人民吧,最困難的時期,面對封城,他們不是一直在責備、埋怨,而是與各方支援人員一起獨當一面。他們以自己的頑強精神,給中國其他地區的疫情帶來緩解,不讓疫情不斷擴散。
是呀,春天來了,山里山外的桃花都開了幾波了。新冠疫情在中國上演的上半場已經快謝幕了。我們一直在傳遞溫暖,將溫暖的鏈條傳遞到世界各地。也希望全世界的春天,有櫻花遍地,有鳥語花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