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生黨員抗擊疫情思想匯報范文8篇(3)
關于學生黨員抗擊疫情思想匯報范文8篇
06
雖然隨著疑似病例轉化為確診病例,全國上下感染“新冠疫情”的人數仍有上升之勢,但是黨中央的每一次部署都飽含著對人民的深情,不僅為確保社會大局穩定做出了科學指南,提供了根本遵循,還無疑在每一個中華兒女地心中樹立了一根“定海神針”。
始終與黨中央的步調保持一致的還有地方各級黨委和基層黨組織。雖然疫情肆虐,但是隔離病毒卻無法隔離愛,而基層黨員干部就是連接群眾的最緊密的紐帶。
“最困難的工作、最辛苦的崗位,黨員必須先上,這個沒有商量。這是我們入黨宣誓時的承諾,是職責”,這是一個黨員干部的呼告;“我是黨員,疫情面前,沖在一線,我責無旁貸”,這是一個普通黨員的吶喊。災難就是檢驗黨員干部的試金石。“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一大批黨員,無論是年近七旬的年邁老人,還是正值青春的熱血九零后,都放棄了春節的休假,一馬當先,沖在前線——救治前線、科研前線、建設前線……即便他們只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都完美地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在疫情面前,確保更多的人民能夠平平安安過年。
疫情無情人有情,災難從不會擊垮我們,災難只會讓我們的民族愈益團結!正如這個夜曾被月與無數的星、燈照亮,光明也從未讓位于黑暗,而黑夜亦不曾獨占天空!我愿化作一顆星,在銀河的指領下,為黑夜增添一抹光,讓中華大地亮一些,再亮一些。
07
我的家鄉重慶,于1月24日啟動了重大事件一級響應,公共設施和娛樂場所陸續關閉,我便也和父母一起響應國家號召,老老實實地待在家里,除非必要絕不出門,也謝絕了所有親戚的邀請和拜訪。由于寒假前父親出差的防護需要,家里備有十余個口罩,加之我所居住的小區是老小區,居民多為老年人,社區管理也較為松懈,我便動了去社區幫忙的念頭。
要做的事情是以下八件:確定哪些區域已經排查過,那些是尚未排查的,并且決定接下來要排查的區域;決定接下來的排查區域后,與小區的物業取得聯系,提前告知并要求物業安排接待;將在場人員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安排各個小組工作的區域;社區有兩種宣傳資料,每一戶都要各拿一張;沒有開門當面接收宣傳的門戶要拍照記錄門牌號;給派出所提前報備;宣傳重點是要求住戶減少出門次數、出門必戴口罩;疑似湖北住戶或者外地來的住戶要仔細詢問和宣傳。
社區工作完成回到家中,和父母商量后決定此后就不出門了,因為父親出門買菜和跨區工作需要不少口罩,家里的口罩也只夠他一個人使用了。我給社區領導打電話表達了自己的歉意,希望他們的后續工作能順利完成。
至今我都沒有踏出過家門一步,不斷給家里親戚朋友宣傳防護措施的重要性,每天通過新聞了解疫情最新進展,轉發求助者的微博讓他們的呼吁被更多人看到,同時也沒有落下理論學習和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我十分敬佩奮斗在抗疫一線的黨員前輩們,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總會被戰勝!
08
一段時間以來,尤其是最近的防疫期間,在黨組織的教育之下,我每天關注新聞熱點,了解疫情的最新動態,看到了各個領域無數的“逆行者”的前仆后繼,關鍵時刻,也看到了無數黨員沖鋒陷陣,發揮著先鋒模范作用。現將這一時期本人的思想情況匯報如下。
第一,疫情爆發的時機恰處于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武漢緊急封城,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速度”,千千萬萬的醫務人員奔赴沙場去為武漢療傷,她有條不紊,像久經沙場的將軍,指揮著這一切。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治療費用由國家財政兜底,無疑是一種安撫,國人的背后有強大的國家作為后盾!
第二,在這次疫情防控狙擊戰中,黨員的身影隨處可見。“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無論是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第一時間奔赴武漢,還是身患漸凍癥還依然堅守一線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或是獲“中國兒科醫師終身成就獎”的董宗祈,86歲卻依然開著電動輪椅到門診部坐診,他們共同的身份是共產黨員,他們也承擔起了更多的責任。“我是黨員我先上!”依然是最響亮的口號,也是最壯麗的誓言。
第三是在困難面前的萬眾一心,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封城令下,解放軍守城,醫護人員沖鋒陷陣,一張張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若有戰,召必回”是鐵骨錚錚的誓言。社會各界自發的捐款籌物資,工廠加班加點的生產物資,國內與國外早已形成了抗疫的統一戰線,火神山和雷神山直播建造過程,使宅在家的人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眾志成城的力量。
特殊時期,在家自行閉關,不外出不聚會,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根據學院老師的安排,對接班級,每天進行健康打卡,關注疫情的發展,提醒身邊的人,不添亂也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吧。在此期間,也讓我們暫時抽離往日春節的喧鬧,回歸安靜的家,認真規劃和思考一些問題,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