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是怎么來的_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起源
很快就要到三八婦女節了,你知道婦女節是怎么來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于三八婦女節是怎么來的_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起源,希望你喜歡。
節日發展起源
設立國際婦女節的想法是最先產生于20世紀初,當時西方各國正處在快速工業化和經濟擴張階段。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廉的工資使得各類抗議和罷工活動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盡管后來當局出動警察攻擊并驅散了抗議人群,但這次抗議活動促成了兩年后的3月第一個工會組織的建立。
接下來的數年里,幾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類似的抗議游行活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當時有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十小時工作制),增加工資(最低工資標準)和享有選舉權(婦女選舉權)等,并喊出了象征經濟保障和生活質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號。
1911年3月19日,歐洲一些國家的無產階級婦女舉行了歷史上第一次慶祝國際婦女節的活動。德國各地舉行了爭取選舉權的集會,僅柏林一地就有5000多名男女工人參加。丹麥、奧地利、瑞士等國的婦女也都舉行了集會和游行。總共超過一百萬人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
1921年9月9—15日,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在莫斯科舉行,28個國家的82名代表出席會議。會上,保加利亞的女共產黨人建議,為了紀念俄國女工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的英勇斗爭,把每年的3月8日定為國際勞動婦女節。第二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采納了這個建議,通過決議將3月8日這天定為國際婦女節。
而在1975年的國際婦女節上,聯合國正式給予國際婦女節官方確認,井且被許多國家的政府采納接受。現在,國際婦女節在中國、亞美尼亞、俄羅斯、阿塞拜疆、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馬其頓、摩爾多瓦、烏克蘭和越南等國家作為一個節假日,人們在這一天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國際婦女節在中國
抗戰爆發前,“三八”國際婦女節的慶祝活動成為了中國各界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重要場域。女作家謝冰瑩曾經寫過《多難的“三八”》一文,紀念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滬抗戰時期,她和她的朋友們自費創辦《婦女之光》雜志,投身抗戰,并計劃在3月8日舉行示威游行,結果卻在婦女節當天遭到巡捕查禁的遭遇。
1936年的“三八”節,雖然當時政府已下令禁止集會游行,但北平、上海等地仍都舉行了盛大的示威運動,中國共產黨更是組織各界婦女2000多人舉行了紀念大會,提出“婦女界團結起來”等口號,會后并舉行規模巨大的示威游行。這是日后全民抗戰中婦女運動的先聲。而抗日戰爭期間,無論是重慶、延安、西安、成都,還是孤島上海,每年“三八”國際婦女節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
以1940年為例,有記載指出:“不但重慶、成都、金華、昆明、桂林、貴州……等大城市里熱烈的舉行紀念‘三八’大會,有千萬人行列的游行,發行特刊……在各處偏僻的鄉鎮也都舉行了紀念‘三八’。為了爭取全民抗戰的勝利,在這一年的‘三八’各地婦女一致地提出了要‘實行憲政’、‘反汪肅奸’及‘全國婦女大團結’的口號”。
“三八”國際婦女節作為國共兩黨領導中國婦女運動的重要場域,這一點是值得重視的;而中國的“三八”紀念活動背后的革命性、斗爭性也是值得銘記的。
三八婦女節是怎么來的_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起源




